新课标下构建初中数学实效性课堂之我见论文_李贵文

新课标下构建初中数学实效性课堂之我见论文_李贵文

(万源市大竹河中学校 万源 636350)

【摘 要】:新课标明确说明:课堂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让课堂有效和高效是素质育的基本追求。也是当前数学老师们面临的教学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构建 兴趣 和谐 特点 实效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和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有效和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顺应新教学理念的要求,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有效和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教师课堂教态要端正,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易懂。

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词顺序颠倒,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所以,教师的语言课堂必须规范准确。我们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课堂语言要简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课堂效率有效提高。

二、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思维,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学,学习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比如,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数学实验,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数学事例,也可以利用知识的实际应用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育资源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些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

三、数学课堂要将学习、思考、实践有效统一和循环往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应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一思考一实践”的循环反复的过程。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能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其实,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由学习到思考,由思考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就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学习方法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完成后,将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同时,思考后就要动手实践,反复操作,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四、数学课堂应构建和谐、平等、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互助、互学的新教学关系。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用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的教育情感。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以信任为基点,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于教,学生也乐于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俯下身去,既做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领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常态地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作用的提升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

五、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践行教学的因势利导。

初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有些学生对数学图形观察不到位,语言概括不全面。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小组讨论、举身边事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教学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或指导。同结合初中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等特征,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运用实验、练习、小组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充分利用一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追星”等特点,大力宣传社会正能量,帮助他们摒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总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具有双重性。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踏实努力,精选教材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式,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主动的探知和学知,让学生爱学和乐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巨大潜能和动力,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论文作者:李贵文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构建初中数学实效性课堂之我见论文_李贵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