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_李忠香,刘孝波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_李忠香,刘孝波

李忠香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中心小学 273300;刘孝波 山东省平邑兴蒙学校 273300 

摘 要:教育在改革,美术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主体,到现在的教师是课堂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预设与生成 课堂气氛 主动性

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法越来越多样化,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以精彩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猜谜语的方式师生互动,以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知识,以贴近生活的题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随着教法的层层推进,学生学习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学生就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了使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备课之初就要对课堂中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预设。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1.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再精彩的课堂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也是一节不完整的课。在师生互动环节,针对学生学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预设。低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问答互动,也有比较有新意的想法。如:在教学《繁忙的交通》一课中,通过放映马路上的情景给公路配上匆忙的行人、川流不息的车辆等,并引导他们演绎情境角色,感受创作意境。播放优美动听的配套音乐,并开始启迪、诱导,使学生们在所扮角色的引导下,开始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并进入创作的忘我境界,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你看有的同学在开公交,有的同学在开摩托车,有的同学正在费力地蹬着自行车,还有的三两个一起穿过马路……整个教室充分演绎了繁忙的交通。课堂氛围浓厚,学生就能很自如地跟着教师预设的环节进行互动。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根据学龄特点对课堂进行预设,学生比较闷,不爱回答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设师生互动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我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这课时,因为高年级学生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很强,为此,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画情景:解放军叔叔在部队的生活和训练的情景、解放军叔叔站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上的情景……然后请同学到讲台上去模仿陆军、海军、空军的标志动作,这些“解放军叔叔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高了,都争先恐后地描述小“解放军”的动作、表情,学生开扩了视野,思维顿时豁然开朗。从而不仅达到了本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也给学生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气氛,为预设的课堂环节增添了小气象。

2.在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举手回答时可以鼓励学生说。我们已经有几位非常勇敢的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想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给大家,谁还想让大家一起和你学习就赶快举起你的手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这时其他没有举手还在犹豫的同学就会勇敢地举起手,教师再适时鼓励,这样大部分的同学都会放下心中的疑虑大胆举手。学生就会配合教师的预设互动,从而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二、巧妙地教授,明确地引导

每次在课堂教学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回到原有的课堂环节中是每位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首先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给学生最简单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假如学生还回答不出来,教师就要巧妙地将答案告诉学生。例如《五彩的烟花》一课,在引导学生说烟花的表现方法时: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线条表现。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地答直线、弧线”。达到课堂预设,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巧妙地教授,明确地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意外

在每节课之初,教师都会精心准备课,并对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预设,学生是鲜活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有时学生的答案离教师预设的答案很远,这时教师就要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意外。例如:教学《今日的菜单》这一课时,我先给同学们上了一桌“大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菜,并说说原材料是什么,这时,学生极性都很高,争相回答。这时“意外”出现了,有一位同学举手,我请他回答问题,这位学生说我每周都要出去吃饭,有时和爸爸妈妈,有时和爷爷奶奶,当问到他吃的菜是用什么做成的,他摇摇头说不知道,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同学顿时羞红了脸。面对这种状况,我请这位同学再想一想你喜欢的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问题简单明了。这位学生很快就能答出来了,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使课堂回到了教师本来预设的环节中,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四、及时地进行课堂总结,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变成学生自主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预设生成的环节及时进行总结,加深学生记忆,巩固本课知识点。总结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让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充的方式,这样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总结效果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小学素质教育》。

论文作者:李忠香,刘孝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_李忠香,刘孝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