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游戏——游戏疗法在成年智障人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初探论文_孙文满

寓教于游戏——游戏疗法在成年智障人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初探论文_孙文满

天津市社会福利院 300381 

摘 要:成年智障人员的教育在国内是目前特殊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特殊教育学校的对象一般为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内容未涉及18岁以上的成人智障人员。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国家对特殊群体的重视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都加大了对于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做为收养成年智障人员的社会福利性机构,自90年代开始,我们探讨在成人智障人员中开展以游戏疗法为主的教育实践,旨在改善他们在智力和适应功能方面的缺陷。

关键词:成年智障人员 特殊教育 游戏疗法

一、基本概念

1.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Intellectuai Disability,ID),简称智障,又称智力落后、智力残疾、精神发育迟滞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将其归入神经发育障碍一章,是指在发育阶段发生的障碍,包括智力和适应功能两方面的缺陷,表现在概念、社交和实用的领域中。

2.游戏疗法。

广义上的游戏,就是玩,是一种娱乐的形式。英国教育专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弱智儿童开发智力的第一位有效的方法。”游戏是对于智障人员教育及康复训练教学的重要形式,游戏不仅能激发智障人员康复训练的兴趣、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而且能使智障人员的大脑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促进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

3.游戏的分类。

心理学家比拉曾将儿童的游戏分为四类。第一类机能性游戏,着重于身体机能的发展,其中包括手足运动,例如跳舞、捉迷藏、跳绳等;口耳运动,例如唱儿歌、讲故事等。第二类体验性游戏,形式是虚拟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事,一般通过儿童的想象和操作来进行。例如玩娃娃、玩电脑游戏、过家家等,它们属于虚构游戏或想象性游戏。第三类艺术性游戏,可使儿童的艺术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听故事、看书、看动画、演戏、演木偶剧等。第四类创造性游戏,指在成人的指导下,由儿童自己动手进行创造,例如进行工艺品制作、剪纸、搭积木等,可体现儿童的创造性。

二、对于成人智障人员开展游戏疗法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1.评估。

依据智障人员的智商(IQ)分数值,智力障碍分为一至四级,分别对应社会适应行为障碍严重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此阶段工作由医生、心理学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福利院行政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评估小组完成。

这阶段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第一,了解智障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幼年发育的基本的整体情况。具体说来要了解以下情况:母亲在怀孕期间用药情况;生产情况;出生之后的发展状况;病史及用药情况;现有智力状况(智力测查);现有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社会适应力测查)。第二,必要的身体检查,了解现有健康状况。比如是否存在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共患疾病等。第三,了解以往的生活情况、受教育情况、在原生活和居住地的表现等情况。第四,由精神科专业医师判断除智力障碍外是否合并其他精神障碍,包括交流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定学习障碍、运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

2.教育诊断阶段。

该阶段包括接案和教学评量。通过评估小组的详细评估后,在确定成年智障人员成为特殊教育对象后,由专业特教教师进行接案。此时应注意,要将评估材料全部接收,以便于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参考。在教育评量上我们必须了解成年智障人员在各领域的障碍程度,优、弱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惟有做到这一步,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目标,开展智力康复教育。教育评量的依据是课程,参考国内外一些一线学校在智障人员康复方面的课程,其评量领域大致可包含运动能力、感知觉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成长能力等方面。根据选定课程,找出成人智障人员在每个领域的现有水平和缺陷水平,这是特殊教育的关键。

3.拟定教学目标。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便可以着手为成年智障人员制定长短期的教育目标。张文京教授认为,长期目标是指:较为概括、抽象、有指示性的、时间为一学期的目标。短期目标是指:达成长期目标的细致、具体的步骤或内容,是完成长期目标的保障。它以学生身心发展、知识能力掌握形成的序阶排列构成,内部联系较为严密的短程目标梯次,随着短程目标的依次完成,最后达到长期目标的完成。

4.游戏疗法教学策略。

(1)游戏疗法教学的优势:游戏以智障人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能够给智障人员带来愉快和满足以及轻松、愉悦的心情,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又能引人入胜,使智障人员喜欢、乐于参与游戏活动。游戏可以促进智障人员对康复训练的认识,补偿缺陷,发展智力。在运动与游戏活动中可以训练智障人员听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肢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反应能力和敏捷力等。在促进智障学生运动能力、身体机能增强的同时,促进智障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游戏疗法教学内容的选择 :成年智障人员由于智力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他们的智力相对同龄健全人要低,甚至较普通少年儿童的智力还要差些,即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普通人有一定差距。在游戏疗法中选择游戏要遵循“娱乐性”、“简单性”、“学习性”三个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成年智障人员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游戏的娱乐性吸引他们参加,达到教学的目的,寓教于乐。游戏规则要简单明了,易于他们接受,并不断重复玩同一种游戏,以加深记忆效果。体现游戏的学习性,要自始至终由教师带领,教师熟悉每一个活动步骤,找出难点,强化训练。

(3)我院在成人智障人员教育中的几点做法:成人智障人员的教育不同于处于智力发展期的儿童,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对于因精神发育迟滞导致的智力低下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非医学措施相当重要。非医学措施包括特殊教育训练和其它康复措施。重点是儿童,并且年龄越小、开始训练越早效果越好。因此对于特殊教育的重点多放在儿童,而给予成人智力障碍的教育很少提供。我院通过近20年的探索,运用不同的游戏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①依据兴趣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选择手工制作、声乐乐器、种植养殖、文体活动等游戏方法,

[例]:晓×,女,37岁,患脑瘫,2001年入院,IQ测试值为50,下肢瘫痪,上肢动作不协调,但是能完成简单动作,根据其特点选择贴钻石画、十字绣等活动,发展精细动作、锻炼细小肌肉群,现在能独立完成一幅很复杂的钻石画,也能完成自己动手吃饭、洗脸等生活技能。

[例]夏×,男,31岁,患轻度智障,1998年入院,IQ测试值37,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根据他动手能力和兴趣,选择学习种植植物、养殖小动物等活动,不仅生活能完全自理,还能掌握些普通人能完成的简单的生活技能。

[例]纪小×,男,33岁,患双侧股骨关节压缩变形、智迟,2001年入院IQ测试值为48,性格内向,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特点,让他选择学习手工、绘画课程,现在他能自己独立完成一幅画,也能打字,想象力也很丰富,用彩泥能捏出不同造型。

②将游戏与生活技能、康复训练相结合:为了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养成较好的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此教学科目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健康的锻炼方法和手段,养成锻炼的习惯。良好的身体条件是学习、生活的基础,对特殊成人也不例外,由于先天的自身缺陷更应加强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所以文体教学是特殊成人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展肢体康复和心理康复以及教育康复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文体活动在教育和训练中避免系统性缺陷和形成系统性补偿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缺陷补偿和康复的积极、有效手段。

[例]庆×,女,36岁,患脑瘫、智迟,1996年入院,入院时不能行走,手术修复腿部,通过康复训练,现在能独立行走,还能配合老师演文艺节目。

③加强心理复原,改善自尊:为了增强智障人员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特殊教育理论研究认为,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为第一性的缺陷,将导致认知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第二性缺陷。游戏疗法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改善和矫正学生第二性缺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游戏治疗主要是建基于多种理论整合发展而成,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将内在的焦虑外显化,并通过与游戏治疗师的互动,从而增加对自我行为和情绪的认识,并促进个人发展,增强自我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能力。我院于2017年起引入对于智障人员的沙盘游戏治疗,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操作,取得明显的效果。

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在游戏教学中的注意点:

(1)安全性原则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十分重要。残疾学生本身就有疾病,如果因为内容的选择差错造成新的伤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违背了游戏教学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

(2)场地、器材的限制,严重制约了游戏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与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康复器材、游戏器材、老师自制器材等,充分发散思维,使之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

(3)成年智障学生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要根据不同身体素质,结合学生自身缺陷补偿,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2.在教学之前进行正确的教学诊断。

以智障学生为例,按智障程度可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正常。而且由于生理缺陷还会引发心理缺陷如易冲动、易受暗示、缺乏同情心等;同时还引发认知上的问题。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特教文体教师必须与医生、心理专业人员结合,为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以以运动处方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按照智力残障程度分设班级以及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收获。

3.个别化教育的选择。

全体学生共同学习教学内容之后,再根据学生的能力、身体状况、认知程度等进行分组辅导和个别指导,教师可相对降低难度或内容形式;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加强他们的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助手。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个别需求,同时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游戏不仅是智障人员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活动,也是智障人员运动康复保健中不可缺少的补偿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成年智障人群也有享受教育的权力。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更加生活化、社会化,将游戏活动与基本身体技能相结合,根据游戏活动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接近生活的运动情境,以基本身体技能为依托,发展学生的生活能力。成年特殊教育教学游戏活动的教学措施各环节之间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一个整体实施过程。只要我们“再接再厉,不畏艰难,探索规律,创新方法”,就一定能达成我们的愿望,让智障人员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论文作者:孙文满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寓教于游戏——游戏疗法在成年智障人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初探论文_孙文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