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学调查论文_沈静,张静,王姗,金虹飞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虹口 200082)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某校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的原因,明确病原体,为防控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提供检测依据。方法:依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WS 280-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第一法)》GB4789.10-2010对此次事件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检测,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PFGE分子分型的标准实验室规程对阳性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检测。结果:从病人肛拭中分离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从业人员肛拭中分离出1株金葡、食品中分离出3株金葡、病人肛拭中经荧光RT-PCR检出诺如Ⅱ型核酸阳性2例。

【关键词】 食物中毒;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中图分类号】R15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369-02

食物中毒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类别之一,2017年3月24日18时30分我中心接辖区某医院报告,称该院连续两天接诊来自体育运动学校的5名学生,均具有呕吐腹泻症状,不排除食物中毒。接报后我中心立即派相关人员赴医院进行调查,并联系该校保健老师进行核实,经调查该校累计5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均为女排队员。2017年3月25日9时30分,我中心接到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称辖区体育运动学校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接报后,我中心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工作,同日下午我中心实验室对采集的样品随即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现将过程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学生肛拭样品10件;食堂从业人员17件;食堂环境样品10件;留样饭菜10件。

1.2 检测方法

1.2.1参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271-2007,《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WS280-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第一法)》GB4789.10-2010对样品开展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诺如病毒,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病原检测。

1.2.2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PFGE分子分型的标准实验室规程对金葡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

2.结果

2.1 实验室采样检验结果

从病人肛拭中分离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从业人员肛拭中分离出1株金葡、食品(混合样)中分离出3株金葡,病人肛拭中经RT-PCR检出诺如Ⅱ型核酸阳性2例。

2.2 肠毒素检测结果

1件病人肛拭、2件食品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呈阳性。

2.3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

细菌基因组DNA经SmaI内切酶酶切后,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产生5条电泳条带,1条电泳条带被降解,结果见图1。采用BioNumerics软件对全染色体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5株分离菌的相似度较低均<100%,可见这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非来自同一克隆株,结果见图2。

3.讨论

此次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从病原菌的检测结果来看似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导致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但是,根据PFGE的同源性分析数据,结合金葡菌肠毒素测定结果,证实本起事件并非单纯的认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PFGE分型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几十年发展,被认为是目前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金标准”。该方法稳定性好、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目前以美国CDC发起,全球20多个国家参与PLUSENET就是由PFGE为核心,在世界范围的疾病检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1]。通过此次PFGE的应用让我们检验工作者认识到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此类事件在病原推测方面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不能想当然的判定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此外,我们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内的肠道致病菌的脉冲场数据库,提高分子分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食物中毒病原菌的现场及实验室诊断和卫生行政执法提供准确的依据,从而推动我国由微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爆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水平[2]。当前季节是诺如病毒的发病高发期,临床表现以呕吐、腹泻为主,常见于集体机构因消毒措施不到位,而经密切接触、气溶胶传播,此外也可经食物和饮水传播。根据本次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学校食堂卫生学调查、学生饮水饮食情况调查,初步分析认为,此次事件可能是由诺如病毒和金葡菌共同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最后建议:食品食用前要经过彻底加热灭菌,食物要在低温下存放,最好使用新鲜的原料,器皿要进行严格消毒;食品留样要及时,密封保存,防止污染,并注明留样时间、名称、留样人;从业人员要注重个人卫生,不得将可能污染物带入食堂,确保相同事件不在发生。学校应制定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监督,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应当重点进行监督指导[3]。

【参考文献】

[1] Centers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Outbreaks of shigella sonnei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eating fresh parsley-United States and Canada,july-August,1998[J].MMWRMorbMortalwklyRep,1999,48(14):285-289.

[2]张文霞,陈敏.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溯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0):2506-2508.

[3]汪郑,李友权,樊海兵.一起学校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6,22(1):70-71.

论文作者:沈静,张静,王姗,金虹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学调查论文_沈静,张静,王姗,金虹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