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_周琳棠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_周琳棠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归义镇金坡小学 543207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 主动 效果 和谐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优化教学,实现最佳学习效果的最终目的。下面我谈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几点建议。

一、深入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年龄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凭空想很难把答案想出来。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注重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的最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我在课堂教学尽可能地开展“说一说”、“做一做”、“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四、和谐教学评价, 促进师生关系。

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五、运用直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出示两辆汽车,通过操作显现两车慢慢相遇的全过程。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掌握了两地、同时、相向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电脑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这样运用电教媒体的操作演示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1期

4.《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6年第5期

5.《现代教育技术》 2016年07期。

论文作者:周琳棠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4月总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_周琳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