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

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

应兰茴[1]2004年在《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Hopper&Thompson的广义及物性理论观照汉语的重迭动词句,认为这是一种及物性较低的句子,在篇章中主要作背景句,传达非焦点信息。本文调查了95个动词共450个动词重迭(AA、ABAB式)句,就及物性的十个参数:参与者、动作性、体貌、瞬时性、意愿性、肯定性、语态、施动力、宾语的影响性和宾语的个体性对这些句子进行及物性计算,得出结论:动词重迭句(VV式句)较基式动词句(V式句)及物性低,进而对450个动词重迭句出现的语篇环境进行考察,证明了其作为背景句的假设。最后,本文认为动词重迭的语法意义是忽略量,或者可以说是不计量,这与VV式句通常作为背景句的语法地位是和谐一致的。

唐小琴[2]2018年在《现代汉语“V+NP1+NP2”的句法语义研究》文中认为“V+NP1+NP2”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动名组合形式,以往关于这一对象的研究多集中于双宾结构,但这一词类序列并非只有双宾这一种结构类型。本文选取词类排布序列相同的“V+NP1+NP2”作为研究对象,试对“V+NP1+NP2”这一序列涵盖的结构类型作详细的普查,梳理出它的结构类型,并讨论每类结构的句法语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引进及物性理论,具体分析“V+NP1+NP2”内部各类结构的及物性,并清理其内部的多义情况,以期对动名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梳理学界对“V+NP1+NP2”的相关研究,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旨在描写“V+NP1+NP2”的结构类型。结合“V+NP1+NP2”形式上的特点、动名间及两个名词性成分间的句法和语义关系,本文将其分为六类:C1“给他叁本书”类;C2“偷他叁本书”类;C3“训了半天小李”类;C4“编选论文48篇”类;C5“拜访旧友吴敬琏”类;C6“喜欢他大眼睛”。同时,考虑到语用因素,我们把“编选论文48篇”一类结构看作是“V+数量名”结构的变式,这种变式是为了强化语用焦点而形成的语用变异性结构。句法上,“V+NP1+NP2”的六个小类结构分别归属于双宾结构(C1、C2)、动补宾结构(C3)、单宾结构(C4、C5、C6A类)和兼语结构(C6B类)。语义上,C1侧重于表领属关系的实现,C2主要表领属关系解除或受损,C3强调动作行为的时间性,C4、C5事件性强,C6A类动宾语义不表述为事件,C6B类结构的致使义强。第叁章从及物性的角度讨论“V+NP1+NP2”。从动词、宾语和构式叁个方面分别对“V+NP1+NP2”各小类结构的及物性参数进行测算,发现C1类结构的及物性最高,最适合作为“V+NP1+NP2”型双及物的原型构式,“领属关系的实现”最适合作为双及物的原型义。其他几类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原型,其中C6类结构及物性最低,是整个连续统中最不典型的成员。第四章考察“V+NP1+NP2”内部多义情况。“V+NP1+NP2”中的多义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V+NP1+NP2”本身表义的丰富性,二是“V+NP1+NP2”内部同形多义的复杂性。分析发现,造成“V+NP1+NP2”同形多义的原因主要有一词多义、词的兼类、“NP1”的虚指与实指、不同领属关系的同形以及不同句法结构的同形等,而变化、添加等方式是分化这类多义的有效方式。第五章结语,对本文所讨论问题进行总结,说明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深入之处。

李艳芝[3]2015年在《汉语中的构式化现象与构式宾语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尤其是新式的构式化理论,探讨了汉语中叁类所谓"非常规"动宾搭配在整个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即[Vt+非受事NP]、[Vi+NP]和[VO_1+O_2]。文章将叁类动宾关系按照音节的多少,分为"单音节动词带非受事NP"与"双音节动宾式动词带NP"两类,分别探索了这两类[V+NP]结构的能产性与构式化过程,全面考察了叁类动宾搭配在整个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化承继关系,由此构建了各自的构式化过程图示,深化了对整个汉语史中非常规动宾搭配使用的整体认识,为"构式宾语"概念的提出和及物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与理论支持。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价值、语料来源以及本文的结构框架等,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做了铺垫。第二章精要介绍近期构式语法理论发展的新动向,尤其重点介绍了新式构式语法——构式化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精髓,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构式叁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构式变化、构式化概念以及构式化过程涉及的语言层面等。文章指出,构式由叁个要素构成,即图式性、能产性与组构性,叁者之间呈现不同的消长关系。图式性的增强,意味着能产性的增强;反之,能产性高的构式,图式性程度必然也高。倘若图式性增强、能产性增高,意味着组构性可能减弱;反之,组构性减弱,也可能伴随着图式性与能产性的增强。本文所讨论的叁类动宾搭配在图式性、能产性与组构性上的表现,正反映出它们的高能产性特点。叁类动宾搭配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词汇构式化与语法构式化的过程。第叁章统计汉语中叁类[V+NP]构式由古至今的使用情况。文章通过重点考察[Vt+非受事NP]与[Vi+NP]两类构式的例(token)与动词后NP语义角色类(type)的历时变化趋势,反映了"单音节动词带非受事NP"的能产性高低。通过考察可见:(1)从[V+NP]构式的使用情况来看,8个及物动词的使用情况呈现总体增长趋势(6/8=75%);4个状态类不及物动词的古今动宾搭配变化趋势升降各占50%;8个行为动作类不及物动词古今动宾搭配变化呈现总体增长趋势(6/8=75%);(2)从动词后NP语义类型的变化趋势来看,8个及物动词后非受事NP的语义类型整体呈现稳定或上升趋势;4个状态类不及物动词后NP的语义类型变化呈现总体稳定或上升趋势;8个行为动作类不及物动词所带NP的语义类型也呈现稳定或上升趋势。由此,文章对动词的及物性、动词后非受事NP的语义类型,单音节动词带非常规NP的构式化动因分别进行分析。第四章讨论单音节动词带NP构式"如何变"的问题,主要从语义承继与句法承继两方面分析了单音节动词带非受事NP的构式化过程。语义承继是构式及其构件之间意义整合的结果,涉及整个[V+NP]构式图式语义的承继及动词后NP语义类型的扩展,而句法承继是一种句法图式之间的承继关系,是功能承继。在整个承继过程中,类推性、重新分析与构式压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还指出,动词不存在严格的及物与不及物之分,其后都可能带上不同语义类型的NP成分;无论是受事NP,还是非受事NP,都处于动词后宾语的句法位置,都应根据其句法功能界定为宾语。第五章考察双音节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构式化过程。本章穷尽性统计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出现的几乎所有动宾式动词,并将其分为[VN]式动宾动词和[Vv]式动宾动词两类。通过描写这两类动词在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化过程,文章指出,(1)动宾式动词再带宾语现象实质也是一种构式化现象,内部涉及先词汇构式化,再语法构式化两个过程。词汇构式化过程中,"名词吸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语法构式化过程中,"构式压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本章还从语言内部对动词及物性的动态性、等级性以及决定及物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语言外部对动词及物性互相转化的动因进行了解释。第六章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构式宾语"。该章在结合大量跨语言语料的基础上,采用构式语法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剖析影响宾语的几个主要因素,指出本文所讨论的叁类所谓"异常"现象,实质上都是一种构式化现象,都是[V+NP]构式的下位构式类型。叁类构式中的NP无论具有什么语义角色,都是整个构式的宾语,是受到整个构式和动词共同影响和支配的论元角色,并且目前学界界定的所谓"非常规宾语"在其他语言中也普遍存在,都可称之为"构式宾语"。构式是决定句子及物与否的主导因素,及物性是整个句子结构的属性。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最后,在指出本文研究不足的同时,还对今后可以深入研究的领域进行了思考。

王明洲[4]2014年在《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通过对介词“于”的全面描写,立足于历时和共时的互相印证,力图构拟出“于”的演化模式,探究其演化动因和机制,展现介词“于”的多样性演化后果。首先,我们对介词“于”的基本性质和用法进行梳理,对这些用法的源头及发展脉络加以描写。介词“于”除了介引功能的沿用以外,还发展了一些非典型介词用法:介引比较对象、介引施事角色、介引关联对象等。另外,我们还关注了“于”的框式用法以及作为并列状语“于X1于X2”的形成及用法。其次,我们对“于”的组合形式“X+于”的演化进行了描写,这里主要涉及到“属于”、“善于”等“X于”的粘宾动词化,通过建立鉴别标准,我们界定了现代汉语粘宾动词的范围,并且穷尽地列举了“X于”粘宾动词。同时,我们还对连、介兼类词“由于”的连词特征进行了分析。除此以外,我们还探究了介词“关于、对于、至于”的词汇化历程以及话语标记功能。“X于”类词语的形成是“X+于”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结果。再次,我们还对“于”的组合形式“于+X”的短语化和词汇化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以副词“于今”、连词“于是”、习语结构“XX于X”和“X于X X”、“V于X”作为个案,对其历时演变、共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考察。“于X”类词语及相关短语的形成以及“于”的词缀化、附缀化、零形化,既有代词并入的机制,也有去范畴化的影响。最后,在前述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介词“于”的演化模式、动因及多样性后果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介词“于”以及相关介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胡孝斌[5]2007年在《现代汉语双迭四字格AABB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依据认知功能语言学有关“构式语法”的理论和语法化的观点来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双迭四字格AABB式。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是: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AABB式词语之间的连续统现象;AABB式的形成和结构;AABB式词语的历史变迁以及能够进入动词AABB式的语言成分在语义上的特征;在AABB式词语的排序中起作用的语义和认知因素。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现代汉语中AABB式词语的连续统现象:一是AABB动与AABB形的关系;一是形容词AABB词语的同形异质现象。汉语中动词AABB式既有动词的特征,也有形容词的特征,这既是一种家族相似的表现,也反映了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动词AABB式在共时的层面上表现为一个连续统:AA和BB的连用—→AABB的结合—→AABB式词。现代汉语形容词的AABB式词语间也有连续统的表现。我们的研究证明AABB形1和AABB形2在历史上只有一种,在共时层面又都表达“增量”的语义,并且拥有同样的句法形式和韵律结构。因此,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形容词AABB式可以看作是一种语言形式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而非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重迭形式。现代汉语中的AABB式,其构成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AA+BB—→AABB;一种是AB—→AABB。在历史上,它的形成方式却只有“AA+BB”一种。从结构上看,无论是哪种AABB式,其内部结构关系都是“AA+BB”。AABB式的产生和使用有着深刻的认知动因和使用动因。作为象征性的语言手段,促成AABB式的根本动因是象似动因,其中又包括对称象似动因、重迭象似动因和交替象似动因。从汉语的发展来看,AABB式的生成顺应了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趋势,之所以能大规模地使用,是因为形式的整齐和韵律的协调赋予了这类词语独特的审美功能。语义对于一个语言形式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动词性AABB式词语的形成也受到它的构成成分A和B以及AB语义的制约。利用语料库并通过古今语料的对比,考察能进入AABB式中的A、B以及AB的语义特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动词AABB式的形成条件以及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证明,A和B必须属于同一个语义场;同时A和B的语义应该相近或者相反。AABB中AB的语义拥有两个可分割的语义中心,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具体度。制约AABB式词语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AA和BB的排序。AABB式的排序包含着多种复杂的因素,词语的结构顺序、语义的强弱、语义显着度的高低、人类的认知习惯、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AABB式词语中AA和BB的排列顺序。

宛新政[6]2004年在《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叁维语法”的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汉语致使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文章认为汉语致使句是形式与意义的紧密结合体。致使句在意义上对应的是由致力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致使事件。汉语致使句形式系统主要包括叁个子系统: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由特定句法格式构成的致使句、由词语的使动用法构成的致使句。文章着重对这叁种致使句的句式特征进行全面考察和描写,发掘各种形式所具有的语义和功能特点,充分探究汉语致使句语法形式系统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并对各种致使句次类进行对比研究,在致使句系统中确立其特定位置。全文共分八章,外加前言和结语两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主旨、研究范围、研究原则和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其标注方式。第一章,汉语致使句研究综述。以时间为顺序全面梳理了从《马氏文通》至今的汉语致使句的研究脉络。文章将致使句的研究分为叁个时期:一是革新与草创时期;二是语法知识大普及时期;叁是繁荣发展时期。文章总结了各个时期致使句研究的成果和特点,并指出目前汉语致使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分析现代汉语致使句的性质、范围及类别。讨论并明确致使和致使句的含义,吸收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在深入分析致使句的语义结构和形式表现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汉语的致使句系统;并依据致使句的有关特征,对现代汉语致使句的边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尝试从新的角度为致使句进行分类。为致使句各种句式的描写和解释提供一个大致的理论背景。第叁章至第八章对现代汉语致使句的叁个大类、六个小类进行全面的描写。第叁章,分析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一种——“使”字句。详细考察“使”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使”字句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比较研究。第四章,分析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二种——致使性“把”字句。重点研究致使性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对两种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分析由特定句法格式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一种——使令句。详细研究使令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并将其与相关句式使字句进行对比考察。第六章,分析由特定句法格式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二种——使成句。研究使令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并将其与相关句式使动句和使令句进行对比研究。第七章,分析由特定句法格式构成的致使句的第叁种——V 得致使句。详细讨论其两个次类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将其与相关句式“使”字句和使令句进行对比研究。第八章,分析由词语使动用法构成的致使句——使动句。详细探究使动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将其与相关句式使成句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使动句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地位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概述全文的内容和基本观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文章末尾附有参考文献。

王芳[7]2012年在《重迭多功能模式的类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重迭多功能关联模式的类型学考察。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重迭功能已有的类型学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对本文的指导理论做了简要介绍,界定本研究的具体范围,最后是对材料的说明。第二章考察了重迭跨语言复现的多功能模式。在尽量区分重迭形式能产度的前提下,本章分别考察了跨语言中名词重迭(包括数量短语重迭)、动词重迭、形容词重迭和副词重迭的各种功能,各种功能均以不同的语言材料例示。在材料调查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概括出了重迭操作的两条性质:一是重迭语法手段的跨语类性(cross-categoriality),一是重迭手段在负载数量、性状程度和时体意义上呈现出的蕴含性倾向。第叁章主要构建了以“复数”和“反复”义为核心的重迭式的功能图。在数量(及相关)空间中,依据重迭跨语言的表现及其他数量形式的功能,本章构建了重迭式负载的“复数”、“集体性全量”、“逐指性全量”、“多量”、“各种各样”、“集体”、“状态”、“次第”等功能间的关联;在时体(及相关)空间中,本章构建了“反复”、“持续”、“进行”、“惯常”、“将来”、“去及物化”、“背景化”、“方式”、“状态”等功能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本章对汉语方言中的动词重迭获得了两点认识:一是部分汉语方言中可能同时存在区别于次生重迭的原生重迭模式,一是部分汉语方言中,次生的动词重迭开始出现功能的扩张,向原生重迭靠拢。背景化功能(backgrounding)是实现这一功能扩张的促发点,重新分析中的无标化机制是实现次生重迭向原生重迭功能靠拢的动因。第四章主要考察重迭式负载的“反身”与“相互”,“极处”、“程度增强”与“原型/典型”,“话题”、“条件”和“让步”等功能间的联系。在民族语调查的基础上,本章认为,“反身”和“相互”功能是与重迭的“复数(或反复)”义相关;“极处”是“程度增强”的一种,“程度增强”与“典型/原型”是一组常见的多义模式,在程度副词上也有同形负载的现象;最后,本章在重迭式经常充当话题、条件小句和让步小句事实的基础上,指出这叁种功能的可能来源:话题与重迭强调性的语义特点相符;充当条件分句,可能是重迭话题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能由动词重迭式经常具有的时间背景功能发展而来;充当让步分句,可能是重迭式强调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第五章主要讨论基于儿语模拟的重迭式的众多功能之间的联系。基于一些旁证,本章推测对儿语的模拟是重迭产生的另一动因,儿语重迭获得指小功能依靠的是“主体感染”的认知机制。依据前人研究和汉语方言中小称形式的功能表现,建构了小称功能图,并将具体语言中重迭式的表现在该图上加以验证。发现,一些语言中重迭表达的“只有/限量”、“假装”、“专指”、“名物化”、“程度减弱”、“动量减小”等功能与形体小功能之间呈现出蕴含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指出,至少一部分偏离象似的重迭式的功能,是小称功能引申发展的结果。第六章讨论重迭式的缩减,即去重迭化的过程。本章首先列举汉语方言及其他语言中重迭式的缩减现象,并简要考察了重迭缩减操作带来的语义后果。在介绍目前学界对完全重迭和部分重迭间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提及汉语方言中形容词完全重迭和部分重迭模式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七章讨论重迭、对称和并列之间的关系。本章从句法和功能两个角度分析强制性对称结构与重迭之间的联系,认为强制性的对称结构可以看作是加缀重迭的一种,与短语重迭距离很近。而非强制性的对称结构自由度更高,名词倾向具有指称性,整个结构多表示具体的事件,更接近并列。重迭和并列结构间也具有语义上的近邻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迭音>(语素和词)重迭>短语重迭>对称结构>并列结构”的层级模式。第八章总结全文,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张旺喜[8]2004年在《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绪论 本文以认知语义学理论为基础,重点讨论汉语中若干重要句法结构语义形成的认知基础。我们认为,对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有利于在以“形式与意义相互验证”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汉语句法结构的独特的心理现实性。而这种对句法结构的心理现实性的描述与阐释,应当符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的实际需要。 第一章 “把”字句的位移图式 本章在实际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典型的“把”字句凸显的是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空间位移的过程,而这种空间位移过程的图式通过隐喻拓展形成了“把”字句的系联图式、等值图式、变化图式和结果图式这四种变体图式,它们共同构成“把”字句的语义范畴系统。 第二章 “连”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对条件成分的映现 本章着重探讨以隐性量级序列为认知基础的连字句的句法语义问题。我们认为,人们根据“理想化的认知模型”来建立各种事物的情理关联并确定各自的情理值。依据这种情理值,人们便能够把相关事物序位化。连字句正是用来实现人们对外部事物进行序位化心理操作的一种句法手段。这种序位化的心理操作过程,在汉语中是通过有序名词的序位激活和无序名词的序位建构来实现的。当名词空间序位框架映现到动词之上时,便会形成时间序位框架,从而实现为对微观、中观和宏观叁层次的条件成分的句法映现。这样,我们便能够对汉语连字句的种种句法语义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 第叁章 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动因 本章通过对大量口语例句的分类考察认为,汉语重动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动补结构,主要表现的是结果的偏离性和动作行为的超常量这两个语义范畴。结果的偏离性以远距离因果关系为基本动因,是重动结构的典型形式;动作行为的超常量通过换喻而与结果的偏离性达成统一。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动因本质上是人们把握外部世界因果联系的一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动因可以从重动结构原因解释的语篇功能得到验证。第四章汉语句法重迭的无界性 “有界/无界”的对立是人们把握“量”范畴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汉语叁种主要的句法重迭形式(动词重迭、形容词重迭和量词重迭),无一不表现出“量”的特征。本文在大量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以《当代北京口语语料》的实际语料统计分析为基础,从“有界”和“无界”的角度,对汉语句法重迭的意义进行新的理论解说。 我们认为,汉语叁种主要的句法重迭形式反映了人们用“无界”的观念看待外部世界的叁种认知方式,即动词重迭以惯常性为基础表现“无界小量”、形容词重迭以非比较性为基础表现“无界大量”,量词重迭以时间一维性为基础表现“无界逐量”。由此,我们便可以对汉语主要句法重迭形式的语法意义在更高层次上求得统一的认知解释。第五章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降级机制 本章以非终结动词为基点来阐述汉语基本介词衍生的一种可能性。本章重点描写了汉语中衍生为基本介词的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并认为,非终结动词在句法语义上都要求后续或追加动词短语,形成连动结构或兼语结构,以满足句子语义完形的要求。而当一个句子同时出现多个动词短语时,受语言结构主从关系原则的制约,非终结动词短语就要发生语义降级。可以说,汉语介词可能是一部分非终结动词在连动结构或兼语结构中由人们心理上的语义降级机制而导致的句法后果。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给我们以下叁点启示: (l)句法的语义构造基础是人们对外部世界把握的某种心理现实,对这种心理现实性的揭示,是语言研究的根本任务之一。 (2)在语言的系统中,不仅存在着显性的范畴系统,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范畴。这些隐性范畴,对句法语义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清晰地描述和揭示语言系统中的种种隐性范畴,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语言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对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记的汉语来说,尤其如此。 (3)任何一个句法结构的形成都以特定的语义结构为基础,而词汇作为语义承载的最基本单位,与句法结构之间具有明确的互动关系:一个句法结构的形成,都要以某些特定的词汇单位为基础,而句法结构的产生和变化,也跟某些词汇项目的特别选择有关。把握句法与词汇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具有直接的实际的帮助。

谭慧[9]2008年在《“在LV”与“V在L”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在LV”与“V在L”两种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两者存在某些联系,在使用上也存在一些纠结,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以往的研究集中于“V”与“L”上,对格式整体及语用特征的研究较少,对两种格式进行专门、系统的比较研究则更为少见。本文的研究则是基于两种格式组成部分及整体结构的比较关系上。本文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从考察格式的组成部分出发,分别对两种格式中“V”、“在”、“L”进行考察再对比讨论,最后从整体上比较分析两结构。通过对这个专题的研究,我们将更清楚地了解“在LV”与“V在L”两结构内部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语法意义、语用意义及相互的联系与区别,对格式有更为深刻系统的认识。本文首先回顾现状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体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对两种格式中的“V”进行考察,重点分析其论元结构;第二部分对两种格式中“L”语义指向的条件及功能、特点进行考察;第叁部分以“L”的语义功能为出发点讨论两种格式进行转换的条件与规律;第四部分对“在”进行考察,包括“在”的性质、“在”的隐现问题,以及对比研究。第五部分分析并归纳了两种格式的语用特征。第六部分是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总结。

参考文献:

[1]. 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D]. 应兰茴. 北京语言大学. 2004

[2]. 现代汉语“V+NP1+NP2”的句法语义研究[D]. 唐小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 汉语中的构式化现象与构式宾语研究[D]. 李艳芝. 浙江大学. 2015

[4]. 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D]. 王明洲.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5]. 现代汉语双迭四字格AABB式研究[D]. 胡孝斌. 北京语言大学. 2007

[6]. 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D]. 宛新政. 复旦大学. 2004

[7]. 重迭多功能模式的类型学研究[D]. 王芳. 南开大学. 2012

[8].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D]. 张旺喜.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9]. “在LV”与“V在L”的考察[D]. 谭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