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刘艳华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刘艳华

刘艳华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南关校 121400

课程改革是一个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会通过启发、想象等多种途径,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唤起学生们的求知欲,学生参与其中,使学习转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养成互相抢答问题的习惯,进而逐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达到改革中优化课堂的最终目的。

一、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的教学有效性指的是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果的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1.有效的课堂教学

(1)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洞悉:课前洞悉教材,进行详细的备课,有必要时进行网上查找课文相关资料以及观看教学视频;课上洞悉课堂,包括课堂气氛、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以及接受程度,通过这些来对以后的备课方案进行调整;课下洞悉学生,通过课下学生的反映以及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做出较为全面的调整。

(2)其次做到兼顾:兼顾优生和差生,面向全体时不区别对待,但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思考加什么给“吃不饱”的学生,怎样帮助“吃不了”的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自信心,保证每位学生都不掉队,同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再次是参与:使每位学生都能随时参与到课堂中来,分好学习小组,组员共同参与,各小组全面参与,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保证所有人参与到课堂中来,并适时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使课堂由“死”转变成“活”,由“静”转变成“动”,由“教”转变成“学”,从此课堂不再沉闷。

(4)最后是多样:对教学情景多样化,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在保证教学进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倡学生“走出教室”,在室外放飞孩子天性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从而对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对教学手段进行多样化,通过幻灯片播放、视频放送、黑板书写、小组竞赛等多种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们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2.有效的作文教学

(1)起步:作文的教学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孩子大胆说出口,从亲身经历中寻找素材,说话力求自然易懂,注重真情的流露,并在作文中学会如何做人。

(2)仿写: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仿写。仿写有别于抄写,仿写的步骤是:写作目标—思路导向—范文示范—对比临摹—反思评价—赏识激励。让学生们指导作文是悟出来的、仿出来的、感受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

(3)创新;写作中引导学生表达新、奇、特、趣等感受最深的事物,珍视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鼓励孩子们在积累、畅想中创新,同时教师要运用评价的杠杆作用,让孩子们在激励评价中不断产生创新的兴趣和冲动。

二、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1.通过教学工具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学生只要在某件事情上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孜孜不倦地进行学习,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小学生上网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形象。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感兴趣。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任务就是利用学校的各种工具,比如课件、卡片、录音、视频、动画等来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教学情景,通过录音、录像的播放,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精彩的画面和优美的乐曲都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达到了从最佳的角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2.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当我满怀悲痛之情地引入,渲染低沉抑郁的气氛时,学生们从上课开始,就神情专注,并且在上课过程中,乐于与老师交流,感受老师感情的脉搏。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也带着崇拜和爱戴之情。这就准确地感受到文章的写作基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突破了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不满足于只接受而是积极获取。

3.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且思想性和趣味性较强,教师会根据教材内容题材、知识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当一些课文更适合作为一个剧本时,就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表演,从而加深对剧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中的人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一个轻松而愉快的气氛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4.引向课外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学内教学效果不及课外进行,让学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实际操作、观察实物、听讲解等兴趣会更浓。通过实践,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让同学们亲身去体会,并记录下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外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教学正走向一个新的巅峰。在此过程中,只有除旧推新,才能做好下一步的教学。就是以原有教学方案为基础,进行借鉴及改进,使教学效果更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更加活跃,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只有这样,才能推进课改进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论文作者:刘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刘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