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课堂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和效果论文_卢斌

卢斌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01

摘要:目的 探讨妈妈课堂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中心计划免疫门诊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家长52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60)和对照组(n=260)。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接种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妈妈课堂健康教育方式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儿童的疫苗延迟时间、儿童建卡率、疫苗接种率及家长知识认知率。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疫苗延迟时间(2.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5.9±2.3)d(P<0.05)。观察组的儿童建卡率、疫苗接种率及家长知识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给予妈妈课堂健康教育方式干预,有利于提高家长对疾病预防的观念,提高接种质量和疫苗覆盖率,对控制疾病流行,减少疾病发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妈妈课堂;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

计划免疫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本国策,也是预防儿童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1]。预防接种对减少和控制儿童传染病,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及保护儿童健康有重要作用[2]。为进一步优化预防接种工作本文就妈妈课堂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和效果作进一步探讨,现取得较为满意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及社区内计划免疫门诊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家长52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60)和对照组(n=260)。观察组:母亲160名,父亲60名,平均(31.6±4.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0名,中专或高中70名,大专及以上140名。对照组:母亲150名,父亲70名,平均(29.8±4.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5名,中专或高中75名,大专及以上130名。两组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包括在预防接种室及走廊内挂置疾病宣传知识等,不经过家长面对面的授课。观察组给予妈妈课堂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包括①健康教育:通过面对面、电话、微信、qq等方式对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知识教育,包括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各种疫苗的分类以及预防接种后可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等,以提高家长疾病认知率。②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卡:通过妈妈们课堂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嘱家长办理儿童接种卡,详细记录,并告知接种时间以防漏种。③告知接种注意事项:接种前知道家长可给婴幼儿洗澡,注意加强营养,多休息,来接种时应衣着宽松、舒适,并向防疫人员详述婴幼儿健康状况、过敏源等。接种时及时安抚年龄较小儿童,与年龄较大的儿童应积极沟通,使其保持放松心态,以减少接种失误,提高接种率。接种后嘱儿童多喝水、多休息,同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减少接种不良。接种后需留观30min,若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若出现发热、肿痛等局部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接种人员。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延迟时间以及两组儿童建卡率、疫苗接种率及家长知识认知率。疾病认知情况包括预防接种的原因、预防接种的日期、可和累疫苗的区别、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理论频数T>5,用X2检验,理论频数T<1,用确切率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延迟时间

观察组的疫苗接种延迟时间(2.2±1.7)d,对照组的疫苗接种延迟时间(5.9±2.3)d。两组间数据相比(t=20.860,P<0.05)。观察组的疫苗延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比较两组的儿童建卡率、疫苗接种率及家长知识认知率

观察组的儿童建卡率、疫苗接种率及家长知识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免疫接种是通过按照一定流程对儿童实施有计划得以控制疾病传染为目的特异性免疫预防接种[3]。传统预防接种主要是通过海报、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此种方式群众对预防接种知识接收程度不高,不能有效提高家长对计划免疫预防的认识[4]。而通过开展妈妈课堂等方式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每月开设1次面对面或网络课堂知识讲座,随时和家长互动沟通,及时解答家长问题,针对不同家长群体给予是个性化知识教育,增强了家长对计划免疫观念的认识,有利于调动家长对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5]。此次研究结果中可知观察组儿童的疫苗延迟时间(2.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5.9±2.3)d(P<0.05),表明妈妈课堂教育后,家长对预防接种观念增强,能够主动通过疫苗接种,接种延迟现象减少,有利于确保接种治疗量。此外观察组的儿童建卡率、疫苗接种率及家长知识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妈妈课堂知识宣传,儿童家长可以树立良好预防疾病观念,减少疾病发生,控制疾病流行,提高接种质量。

综上所述,妈妈课堂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在儿童计划免疫中,可有效提高家长对疾病预防的观念,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华. 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J]. 医学信息,2015,28(6):202-203.v

[2]周羚,崔富强,潘毅. 重论预防接种的重要性[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9):755-758.

[3]陈玲. 护理指导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重要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2):193-193.

[4]贾小龙. 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损害的社会法救济[J]. 时代法学,2016,14(1):22-28.

[5]刘福兰. 妈妈课堂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探讨[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26(5):416-417.

论文作者:卢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妈妈课堂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和效果论文_卢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