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灰土稳定细砂基层结构的应用技术研究

水泥灰土稳定细砂基层结构的应用技术研究

陈天友[1]2000年在《水泥灰土稳定细砂基层结构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水泥灰土稳定细砂基层结构的材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及路用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针对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材料组成的特点,利用离子交换原理,详细研究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强度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各种材料成份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泥灰土稳定细砂的材料组成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针对目前我市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状况,分别对三种不同的施工方法编写了详细的施工工艺。最后,结合我市十多年修建水泥灰土稳定细砂路面基层结构的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并对该种基层结构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我市乃至其它地区的水泥灰土稳定细砂路面基层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何荣裕, 陈天友[2]2001年在《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基层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信阳市的自然条件,对路面基层使用的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分析了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以及水泥、石灰和粘土的不同用量分别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可供实际工程应用的混合料组成设计.

胡朝辉[3]2005年在《水泥灰土稳定细砂做路面基层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自1989年开始对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十多年来,针对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材料的特点,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作路面基层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对施工经验进行不断总结,逐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得该项技术在我市的公路建设中得到

钟统能, 陈木心, 叶玉诚[4]1984年在《水泥灰土稳定砂在油路基层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天然砂料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灰土和水,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拌均匀摊铺和压实,经过养护成型的基层称为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 广东是多雨湿热地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重型车辆增多,对公路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近四年来的使用实践,我们认为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结构是可行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基层材料,这种基层结构有如下优点:

刘联远[5]1984年在《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文中指出本文叙述了以水泥、石灰土、砂所组成的新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对其作为油路基层的路用性能、效果及施工方法等作了阐述。

赵伟, 徐胜堂, 黄光新[6]2002年在《水泥灰土综合稳定细砂基层碾压成型施工》文中指出通过对水泥灰土综合稳定细粒砂基层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分析 ,从实践中探索其整体成型的施工技术方法

张玉军[7]2006年在《河细砂的改良措施及其在市政道路基层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石家庄市重点市政工程石家庄环城公路工程,对石家庄市滹沱河河细砂做公路基层材料的改良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常用的路面基层稳定土加固方案的基础上,对滹沱河河细砂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并针对滹沱河河细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分析加固材料的改良机理,提出了不同的滹沱河河细砂改良方案,即石灰稳定河细砂、石灰粉煤灰稳定河细砂、水泥稳定河细砂、水泥粉煤灰稳定河细砂和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河细砂,并对不同的稳定方案进行了室内击实试验以及在最佳密实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浸水力学性质试验。通过室内试验结果的分析和经济比较,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季节的要求,提出了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滹沱河河细砂的改良方案以及合理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试验段的铺设试验,提出了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滹沱河河细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为合理利用河细砂做路面基层材料提供了依据。

牛向飞[8]2011年在《掺聚丙烯纤维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的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阳地区河流密布,河砂分布广泛。多年来,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作为当地较适宜的半刚性基层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该类路面基层也具有较易产生收缩裂缝的半刚性基层特征,对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能够显著改善材料的抗裂性能,而关于在水泥灰土稳定砂中掺加聚丙烯纤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为少见。本文针对路面结构性能的要求,重点研究在水泥灰土稳定砂中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对其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善水泥灰土稳定砂的路用性能,从而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给出了水泥灰土稳定砂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依据干线公路基层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得出了水泥灰土稳定砂的合理配比。(2)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养生龄期、纤维掺量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灰土稳定砂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弯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水泥灰土稳定砂的强度影响不大,但其回弹模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3)对掺入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灰土稳定砂的干缩及温缩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对其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水泥灰土稳定砂的干缩和温缩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对提高水泥灰土稳定砂的抗裂性能效果明显。(4)通过饱水和干湿循环试验对掺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灰土稳定砂的水稳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增强其水稳性能。(5)结合实际工程,铺筑了试验路段,对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探讨,并对试验路段进行了跟踪观测和评价分析,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姚占勇[9]2006年在《黄河冲淤积平原土的工程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黄河冲淤积平原,由于砂石料的严重缺乏,土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黄河冲淤积平原土是我国特有的土质,研究该土质的工程特性至关重要。试验分析了黄河冲淤积平原土的特点。研究发现,该土在结构上呈层状分布;物质组成以原生矿物砂砾为主,粘土矿物极少;颗粒分布上,粒度均匀,粉粒含量高达80%以上;由于黄河水的长距离搬运作用,颗粒磨圆度高、表面强度低;孔隙率高,毛细作用剧烈。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土体具有较大压缩性。由于以上特点,黄河冲淤积土表现出难以压实、无机结合料稳定困难,地基沉降量大等工程特点。试验分析了黄河冲淤积土的压实性能。研究认为,该类土压实后高的孔隙率,是其强的毛细作用和高的冻敏性,以及低压实度时路基支撑强度不足、沉降较大的主要原因;土中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反应了黄河冲淤积土的最佳碾压颗粒级配范围。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土的振动压实规律;通过试验路,提出了合理的压实工艺。试验研究了无机结合料稳定黄河冲淤积土的压实特性,强度规律,强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配合比设计方法、养护方法、压实工艺等。研究认为,粘粒含量低是无机结和料稳定该类土性能差的主要原因。依据二灰土强度增长的阶段性,提出了合理的设计龄期。给出了二灰稳定黄河冲积土的设计控制参数与最佳配合比范围。提出了二灰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控制参数—土中<0.005mm颗粒含量范围,以及反映二灰土颗粒级配优劣与活性的重要参数—粗细颗粒比Cf。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黄河冲淤积平原粉性土公路地基沉降的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了地基沉降的规律,提出了不同填高的路基在施工结束后的放置期、工后沉降速率和最终固结时间。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该区域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提出了石灰土处理路床区以提高路面结构抗疲劳性能的工程技术措施。指出路面结构支撑条件、界面条件和层间刚度差是影响路面结构受力与使用寿命的三要素。提出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位置、临界荷载区域、严重超载时路基的影响深度与塑性变形位置。通过现场检测,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周文华[10]1997年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砂土基层概述》文中提出为探讨适合于我市地理气候条件下干线公路路面基层材料及结构,加强路面基层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对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砂土基层结构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1]. 水泥灰土稳定细砂基层结构的应用技术研究[D]. 陈天友.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基层的应用技术研究[C]. 何荣裕, 陈天友. 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 2001

[3]. 水泥灰土稳定细砂做路面基层的应用技术研究[J]. 胡朝辉. 河南科技. 2005

[4]. 水泥灰土稳定砂在油路基层中的应用[J]. 钟统能, 陈木心, 叶玉诚. 中南公路工程. 1984

[5]. 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J]. 刘联远. 中南公路工程. 1984

[6]. 水泥灰土综合稳定细砂基层碾压成型施工[J]. 赵伟, 徐胜堂, 黄光新. 中南公路工程. 2002

[7]. 河细砂的改良措施及其在市政道路基层的应用研究[D]. 张玉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8]. 掺聚丙烯纤维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的路用性能研究[D]. 牛向飞. 郑州大学. 2011

[9]. 黄河冲淤积平原土的工程特性研究[D]. 姚占勇. 天津大学. 2006

[10].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砂土基层概述[J]. 周文华. 中南公路工程. 1997

标签:;  ;  ;  ;  

水泥灰土稳定细砂基层结构的应用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