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主意识论文_崔华忠

强化自主意识论文_崔华忠

宝泉岭管理局军川农场学校 崔华忠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打好这个基础必须强化学生自主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最重要的是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地位。

一、运用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主张对学生要诱导、指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统一,既把学生看作教育对象,又把他们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授三位数加减法时启发学生根据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哪一位上满十或哪一位上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加减。如:课上学完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特征后,我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图形,比一比谁的图形更有趣,学生们拼出了小鱼、小船、房子、老人、狐狸等各种图形。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二、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讨论的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在思维的空间翱翔,发挥他们的见解,开展讨论和辩论。这是训练学生积极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一般我在以下八种情况下组织学生讨论。第一,对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整除与除尽,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进行讨论。第二,当日常经验与定义相悖时,激发学生讨论。例如:烙饼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烙饼的方式与数学问题是不相符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但是教材的烙饼方式是最节省时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对难辨析容易混的概念进行讨论,如:最小的一位数是几,有的学生认为是1,有的学生认为是0,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得出最小的一位数是1,0是起占位的作用, 1才是一位数。第四,对找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讨论。在二年级教学“找规律”例题时,学生拿出各自准备的不同颜色的方块,按自己的思维摆出图形。同桌小组共同观察、讨论看摆的图形是否有规律,如有规律是怎样的规律。总结出规律必须在三组以上。第五,对不容易掌握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在教学“不规则图形体积的计算”时,让学生讨论怎样求出不规则图形的体积,有的学生说切割-拼-接,有的说拿一个长方体的容器放入水,测量水的高度,在把不规则图形放在水中,水升高那部分的体积就是不规则图形的体积。进行讨论。第六对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弄清特点组织学生讨论。

三、指导学生自学

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要打好数学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比如课前预习,这样的好处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生就能上课认真听讲,独立认真完成作业,把自己做错的题认真的改正过来,及时的查缺补漏做好复习。复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消化巩固知识不可缺少的方法。这里包括课后复习,单元复习,分类复习,期中期末复习。激发学生不拘泥一种方法,独立学习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四、引导学生探究

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年龄的特征和认知能力,小学生探究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规律自己去探究。由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教学54-18这道两位数减两位的退位减法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小棒,教师也参与到他们当中,问:“被减数个位上的4减去减数个位上的8不够减怎么办”?这是学生边摆边说:“我从54里的十位上5捆中,拿出一捆和个位上的四根相加是14根,14减8等于6,十位上的5捆退掉1捆还剩4捆,4捆减去1捆还剩3捆,也就是30,30再加6等于36。还有的同学说:”我从54里拿出10,10减8等于2,2再加个位上的4得6,6再加十位的30是36。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寻找更适合自己掌握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自行探究的能力。

总之,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要想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增长,就必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论文作者:崔华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强化自主意识论文_崔华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