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文庙碑铭小辑论文

域外文庙碑铭小辑

□王晓平

碑刻是不可翻动的书,是书中的重量级。它以大石为纸,以刀为笔,以山水风云为封面,以日月星辰为封底。碑刻的预想读者指向不分世代的流动人群,那些为仁人志士立的石碑,常表达“永贻相质”的愿望,即将碑主的形象和精神永远留给后人。

每一座碑刻,都在宣示一种永恒的文化精神,是这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交代,凝固着未了的心愿。屹立在孔庙(或夫子庙、文庙)前面的石碑,首先会将赞词献给孔子。越南阮朝撰写的《重修荆门文庙碑铭并序》说:“大哉圣人,道德配乾坤,文章辉河汉。继往开来,师表万世。上自帝王,下至士庶,稽首肃容,瞻奉致敬。”这篇序特别强调对孔子的尊重,并非中国特有,立庙祭奠之举,海外亦有多例:“覃及海外,高丽、琉璃(球)、日本之地,亦皆清庭穆庙,荐洁告虔。”修建文庙、祭奠先圣也是汉文化圈较为普遍的文化现象,这在前近代已非罕有人知的事实。

文庙碑铭总要陈述儒学兴盛的历程,故不仅是儒学教育史料,亦是文化发展史料。碑铭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那些授命、筹划、实施立碑的人物加以彰显。这些人或为君王,或为贤臣,或为地方官,或为乡贤,所以考察儒学史,就不能不到山水之间去读一读这些碑铭。

◇《论语集解》正平版《论语》单跋本

《有明朝鲜国学新庙碑铭》

8世纪,新罗接受唐朝的孔子庙制度,在当时国立最高学府国学内设立孔子庙,高丽时代则设在开城国子监内,朝鲜李朝又改在汉城成均馆设孔子庙,称为文庙,其中央为大成殿,两翼分东庑、西庑,并祭孔子及其弟子十人、周敦颐、朱子,还有崔致远、郑梦周、李(李退溪)、李珥(李栗谷)等。各地也仿照成均馆,在官学“乡校”中设置祭孔堂。15世纪后,各地民间私塾书院林立,书院必设孔庙。书院成为当地乡里士林的据点,影响远及中央政治。著名的有陶山书院等。

《东文选》卷121收录卞李良《有明朝鲜国学新庙碑铭》为永乐七年(1409年),即李氏朝鲜太宗李芳远即位后九年,颂扬太祖李成桂从定都之初即以崇圣祀、兴儒术为先,又赞美太宗光绍先业,临政之暇,月乐观经史,每至夜分,手不释卷,以极格致诚正之学,以尽持守盈成之道。

◇韩国成均馆文庙大成殿

碑铭以孔子赞开头:

数篇著作尽君心。

碑铭特别为朝鲜自古以来营建庙学、兴崇文教、超越他邦而自豪,认为这是朝鲜半岛重视儒教的传统:

五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高度重视。要认真开展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摸清家底,并善于通过调查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要围绕“三大督察”完善督察体系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作风建设,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据册封副使林麟《琉球国新建至圣庙记》所记,自康熙八年,陪臣入贡中国,见夫学宫巍峨,布满天下,瞻慕感动,归而陈诸王前,度材命工,始兴圣庙。

学校官制,皆有成书,彬郁可观。

《琉球国新建至圣庙记》

日本最有名的是东京都汤岛圣堂,1690年建立,附属于昌平坂学问所。江户幕府将朱子学者林罗山在上野忍冈所创立的先圣殿移至汤岛(御茶水),作为日本的儒教学校,开始是以林家的学问所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最令人瞩目的孔子庙则在长崎。长崎是江户时代对外贸易的窗口,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由清政府与旅日华侨共同创建,其中立着孔子及七十二贤人的石像,并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历代博物馆”,展出中国的珍贵文物资料。另外,日本尚有足利学校(木县足利市)的圣庙、闲谷学校(冈山县备前市)的圣庙、多久圣庙(佐贺县多久市)等,均享有盛名。东北地区的长野县上伊那郡饭岛町田切的孔子庙,耸立着青铜孔子像,与当地蚕丝团体“龙水社”所立“山田织太郎”石碑一同接受祭祀。

最南端的孔子庙是冲绳县那霸市的至圣庙,1676年创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1975年重建。

程顺则《中山诗文集》载陈文雄《康熙庚子十月望后一日雪堂程大夫礼成归国,小诗篇奉送出都,并求教正》之四:

东望沧溟雅化深。

鹿毛笔秃富如林,

11例患者均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手术切除术。6例获得随访资料,其随访时间从3~60个月不等,平均约为37.8个月,4例完全治愈、无复发,即病例4、病例7、病例8和病例11。2例复发,1例喉部病变在原先的声门下部复发,因之前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复发后尚未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该病人也在密切观察中。1例鼻部病变的患者多次复发,在外院也接受了多次手术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放化疗等,但病变仍顽固存在。有些遗憾的是,有5例病例在出院后失访(即病例1、病例2、病例3、病例5和病例9),详见表1。

学校振兴官制备,

于穆宣圣,应时而生。包羲迄周,集厥大成。自生民来,孰盛与京。赫哉崇祀,周于鲁天。矧曰箕封,礼义惟先,揖让俎豆,从古则然。

为了研究船员疲劳,设计基于MFI-20设计船员疲劳问卷,分别对MFI-20五维和NASA-TLX六维进行有效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船员中普遍存在疲劳现象。为进一步研究造成船员疲劳的影响因素,引入了EFA并得到了8个探索性因子。基于EFA的结果,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了探索性因子与船员疲劳的相关性,“物理工作环境”,“休息情况”和“工作节奏”等3个因子对船员疲劳程度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使用的方法可用于研究船员的疲劳,帮助船舶管理公司和相关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疲劳管理制度,通过减少任务负荷,适当的休息时间和改善工作的物理环境来提高船员的表现,切实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水平。

《中山诗文集》收录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册封正使,明史官汪楫《琉球国新建至圣庙记》,同年册封副使林麟《琉球国新建至圣庙记》,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程顺则《新建启圣公祠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琉球国协理紫金大夫程顺则《琉球国新建至圣庙记》,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册封副使徐葆光《琉球国新建儒学碑文》。

◇日本长崎孔子庙大成殿

夫自唐以来,际天蟠地,庙堂相望,崇祀不忒。矧吾东方,爰自古昔,俗尚礼义,服箕子八条之教,彝伦之叙,典章文物之备,侔拟中国。吾夫子盖尝有欲居之志矣。则营建庙学,兴崇文教,固非他邦之比也。

试验组生猪出栏总体重为3 302 kg,成活头数为29头,头均增重为103.48 kg;对照组生猪出栏总体重为2 843 kg,成活头数为27头,头均增重为97.65 kg。试验组生猪的头均增重较对照组增加5.83 kg,增加5.97%,差异显著(P<0.05)。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联系生活原型,从中提炼相似的感性材料,并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在逐步构建概念的过程中发展理性思维。

《琉球国新建至圣庙记》:“今天子重道崇儒,常以兴教化、勤学校、考吏之殿最,于是职方版图,莫不以修学、新孔子庙为务,而琉球国,远在海东万里外,亦建至圣庙于国门之久米村。盖创始于康熙之十二年,立国以来之未有也。”

1.2.2 MTT法分析螺内酯对SK-N-SH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SK-N-SH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2 ×106个/mL,接种于96孔板,每孔200 μL,另设置2个复孔,于37 ℃、5%CO2的培养箱培养,各组培养时间均为 4、8、16、24及48 h。培养终止前4 h,加入20 μL MTT溶液(5 g/L),培养箱内继续孵育4 h,离心后吸弃96孔板内培养上清液。每孔加入 DMSO 150 μL,振荡摇匀使结晶充分溶解。酶标仪检测波长570 nm处的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增殖抑制率=(A对照组一 A实验组)/A对照组 ×100%。

从册封副使的眼中看到的圣庙,“轮奂具美,丹黼黻。恍登堂而亲申如、夭如之容,缭以周垣,坚以在列,如入室而闻金石丝竹之音。虽讲经肄业之舍,稍未有备,而规制弘阔,其与中国,亦几无以异焉”。

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同时也要能够对素材围绕作文主题进行灵活运用,素材用得巧妙、用得精彩,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拍案称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论点选取典型的素材,根据写作需要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鉴别、选取和分析,做到贴合论据,突出中心论点。

《重修荆门府文庙碑铭并序》

越南有顺化国子监、会安文庙、海阳文庙、安乐文庙等。

据推定成书于19世纪后半叶的《人物志》。时越南国势衰弱,沦为法国殖民地。书中编录越南历代人物26人,大都属历史人物,偶有传说人物如李翁仲者。其中收录的《重修荆门府文庙碑铭并序》记述了1752年范公重修荆门文庙的事迹。

碑铭提到柳宗元在柳州、欧阳修在襄州等都曾在丧乱之后对文庙加以葺旧兴新,以为这皆说明“未丧斯文,必生一代之英以主张乎斯道”。碑铭将重修文庙之举置于汉文化圈来观察,可谓“一眼看四方”,是统观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之观察法。

碑铭历数越南李、陈、阮三朝兴学立祀之事,说:“李、陈二朝,立国学,设像祀,将事惟谨。顾庙宇盛于京师,而州路未立。至阮朝顺天、绍平间,始命营镇路崇建庙殿,樽俎之仪,岁以春秋二丁,府县校官备礼拜谒。自是庠序满天下,而士自一命以上,皆得肃冠绅,捧俎豆,以瞻仰粹穆之容。”由此可知,李、陈二朝京师有国学与夫子庙,而地方上尚无庙祀,至阮朝顺天、绍平年间,地方已奉命崇修庙殿,每年春秋二季,府县官员均要备礼拜谒,学校已遍布各地。一命以上官员,均需参加隆重的祭孔活动。

◇越南河内文庙

碑铭称,荆门为京城之东,从来学校云蒸,为东路一大文会,由于战乱,文庙烬于火,唯基址尚存。太保海郡公范相公见之,喟然曰:“教基将坠,无以达圣神,昭人文,能兴起废,是责在吾。”乃议重建。不资于人,不取于民,不烦诸有司,而事以时就。《人物志》将此碑铭收入书中,似意在彰显“一代之英”在国势衰微之时,弘扬孔子之教,凝聚人心,提振民气。

越南学者邓青梨指出:孔孟学说中忠君、爱国、爱民思想在进入越南时,便被越南历史上有良知的、代表越南民族灵魂的儒学士大夫接受了,并且与越南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爱国主义文学部分。《人物志》所录《重修荆门府文庙碑铭并序》所体现的这种期盼可谓“斯文救世”的儒教思维。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标签:;  ;  ;  ;  ;  

域外文庙碑铭小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