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缺憾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论文_马艳灵

有时缺憾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论文_马艳灵

马艳灵 亳州市丹华小学 2368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148-01

记得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生命中,充满着遗憾。也许正是这些遗憾,才让记忆更加深刻,才让生命的色彩更丰富。”是啊!正如断臂的维纳斯虽然肢体不全可却被人们长久的记着,从审美的角度则被称为完美。很久前的一次外出学习让我印象深刻:教师的高超的教学水平,完美掌控课堂的能力,对理论方面的探究……都让我敬佩不已。但是其中一位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也常常让我小茹深深地思考中。他说:“没有完美的课堂,在上课的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些缺憾”。

回想自己初涉教育教学工作时,一节课下来,总是会有一些苦恼,想想不是漏掉这一点没讲,就是还有那一点不好……回头总结,这不正是教学中留下的缺憾吗?但回首这一路的成长过程,反正是这些课堂上的缺憾促使我不断进步。记得在一次小组活动交流讨论中,当我把任务布置下去后,让学生讨论时,却发现学生们的脸上生出了问号,学生们没有一个在交流讨论问题的,尽管我说了很多的话,但也只有几个学生说了说心中的想法,似乎学生不知该怎样讨论说些什么,离我所设想的效果相差甚远,留下了很大的缺憾。晚上我对此进行了反思,通过上网查阅等方式我对此节课上所留下的缺憾总结出来两个原因。

一是,要充分做好课堂活动的准备。课堂活动前师生双方都要从思想上、知识上、资料上做好充分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学生方面说,就是要对老师选定的活动项目进行认真思考,对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进行预习和学习,并按照要求发言。从教师方面说,教师要提前告诉学生活动项目,并把重点部分给学生加以展示;布置参考资料,指导好学生的准备过程;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索、积极发言,尤其是鼓励中差生积极发言。

二是,交流讨论的方法要指导。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应该注意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如告诉学生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要虚心倾听别人发言,善于吸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另外作为组织者,还要关注交流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交流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调控,防止交流小组讨论走过场。在自己“缺憾的课堂”中,我不断反思,在反思后不断进步。缺憾有时也是一种收获。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育教学中也是这样。参加工作以来,不管是在本校听同事的课,还是出去学习听名家讲师的课,总会发现他人的一些缺憾,产生自己的一些体会。我想听他人讲课就像是在给自己照镜子,在发现别人出现的问题时,也就给自己提了个醒。试想,如果是自己会不会也会出现一样的问题,自己会怎么做等等。然而,这些都可以在聆听他人的课时就解决,也是在他人“缺憾的课堂”中的收获。就像其他老师说的,“没有完美的课堂”,但只要我们善于从缺憾中去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老师,但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不要认为课堂上留下了缺憾有什么难堪的,古人都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课堂上留有缺憾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去修善缺憾的心。因此,我想一个人只要你能认真从自己和他人“缺憾的课堂”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虽没有完美,但你可以让自己更接近完美,相信你就是一位好老师。

论文作者:马艳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有时缺憾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论文_马艳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