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艳玲,李建华,肖娅茹,叶香

护理人员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艳玲,李建华,肖娅茹,叶香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 6661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护理人员给药错误案例。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制度执行效果提高。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护士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建设,强化给药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自律监管,以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临床用药需严谨,该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给药方式、过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以此保证患者能够合理用药[1]。护士是临床用药最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及时准确使用药物,并对药物治疗进行全程的安全管理,是护士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护士作为临床给药最后把关者,在患者用药安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给药错误常见的类型:病人错误、药物错误、时间错误、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

通过对 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科室4例护理人员给药错误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1 临床资料

资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科室给药错误共发生4例,其中病人错误2例,剂量错误1例,时间错误1例,涉及护理人员7名。

2.导致病人护理中发生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

2.1个人因素:

2.2.1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

通过对近年国内案例分析发现,许多护患纠纷归根结底在于查对制度不规范导致的给药错误发生率最高。查对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护士在给药过程中没有按“三查八对”要求认真地、逐项地完成核对工作,仅核对床号或姓名,而未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进行认真核对。查对时心不在焉、没有执行双向查对。护士责任心不强,在给药时抱有侥幸心理,凭主观印象进行操作,不认真或不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违背了操作规范,造成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忽视了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2.2.2药物调配错误:

包装外观相似的药品极易导致护士拿错药物;药品标签的浓度表示方法不当易造成加错剂量;同种药物不同规格也常常引起药物剂量错误[2]。

2.2.3给药错误: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造成。给药错误发生在给药的最后阶段,包括病人错误、给药时间、剂量、不合适的给药途径及方法等。给药错误可造成致命的危险,如给错病人、错过正常的给药时间、用口服或外用剂型注射给药等。

2.2.4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

低年资护士对于临床的患者群、疾病和药物知识缺乏了解,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欠缺,对药品的种类接触较少,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不熟悉,容易发生错误。接触医疗纠纷少,法律意识淡薄,意识不到给药不当的严重性。

2.2外部因素

2.2.1病房环境低于患者身心需要的标准,患者因身份级别不同、隐私暴露等原因而要求换床,导致病区搬床率高,使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增加,易造成患者在搬床过程中遗失信息致差错发生。

2.2.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配药、核对医嘱、更换液体,口服药的发放等执行过程中有可能被其他工作打断,如同事之间的沟通、患者及家属的咨询、病房呼叫铃声等造成注意力分散,影响查对效果,容易导致护士工作简化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应对策略

3.1加强护理队伍的自律监管,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注重护士服务理念的转变,对在职护士的教育应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提升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实施护士分层次管理,加强护士的分层次培训,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的护理队伍。其次要认真加强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加大护理质量检查力度。最后要鼓励护士主动上报给药错误,以便管理者对给药错误的资料进行分析,对组织系统进行改进,并让经验教训及有效的防范措施让临床护士分享[3]。

3.2安全用药的前提是提高护士的药学知识,尤其对新护士更显重要,新护士是发生用药错误的高危人群[4]。新药的快速研发与临床用药种类使护士原有的药物知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定期开展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药理学知识再教育,帮助其及时更新熟练掌握各类药学知识,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3.3加强护士的法律安全意识,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及现有的医疗纠纷

案例,强调给药错误的危险性及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提高法律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4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并非技术上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5]。因此,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倡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防给药错误的发生。

3.5强化细节管理:加强对低年资护士、责任心不强的重点人群管理,排班上遵循新老搭配与能力搭配的原则,采用由责任组长或高年资护士负责制的排班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护士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比单纯的护理部、护士长监督检查更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6]。

3.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落实书面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双方一定要交接清楚,避免遗漏。

3.7创造安静的病区环境,减少给药各个环节的干扰因素。做好医护患之间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搬床。

3.8各班次护士要互相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共同核对才能有效避免临床给药错误的发生。

4 结论

给药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给药错误不仅是患者身心受到危害,还会导致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加强细节管理和药品安全管理,团结协作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在护理工作中,给药错误的应对措施是一项长效机制,需不断总结、改进,才能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减少医患纠纷,使患者真正享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魏丽君,黄惠根,张振路,等.广东省90家医院护士用药错误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12):1437-1441.

[2]常鸣,用药差错防范.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8):44-47.

[3]胡细玲,凌聪,邓珊珊,单玲玲 . 临床护士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4(12):159-160.

[4]雷泽秋,何方.周宁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2012,3(12):207-208.

[5]王芳,叶志弘,葛学娣.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3―1055.

[6]李红双,护理用药安全的风险管理[j].中国药事,2011,25(4):321-322.

论文作者:王艳玲,李建华,肖娅茹,叶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护理人员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艳玲,李建华,肖娅茹,叶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