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讨论文_黄泽蓉

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讨论文_黄泽蓉

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要】目的:对临床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鼻炎鼻窦炎治疗的儿童患者50例和健康无任何临床耳鼻咽喉症状的儿童5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即鼻炎鼻窦炎儿童患者为研究组,健康无任何耳鼻咽喉症状的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所有研究儿童鼓室压分型的临床结果差异比较以及观察参与研究儿童中存在鼓室渗液、咽鼓管提示阻塞,中耳功能存在障碍结果比较。结果:经研究观察发现研究组患儿中经过鼓室分压型检测发现存在异常现象,且明显比对照组儿童高,两组鼓室分压型结果比较明显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中显示出鼓室内出现渗液、咽鼓管提示阻塞,中耳功能存在障碍的现象,且明显比对照组儿童高,两组结果比较明显有差异(P<0.05)。结论: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测图像中呈现出的B型与C型曲线异常现象,导致出现的鼻炎鼻窦炎症状与患者机体中鼓室功能发生障碍,感染以及相关免疫性反应相关性有着重要的关联。

【关键词】鼻炎 鼻窦炎 儿童患者 分泌性中耳炎

在临床医学上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理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中耳产生积液现象,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听力逐渐下降的非化脓性中耳炎症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黏液性临床中耳炎疾病、非化脓性中耳炎症疾病以及临床渗出液性中二炎症疾病,这几种症状属于临床耳鼻咽喉五官科中的常见疾病,也是多发性疾病。其中,非化脓性中耳炎症疾病的临床高发群体是儿童,临床病因主要是由于儿童患者的中耳出现黏膜性的炎症现象,不及时处理进而导致患者发生中耳渗液现象,最终导致儿童患者出现听力下降等功能性障碍。如果临床治疗处理不当,将会对患者的听力功能带来相对比较严重的影响,进而可能会对患者的智力以及相应语言系统等相关基础功能发育带来影响。鼻炎鼻窦炎症的高发群体也是在儿童群体中,且儿童群体中的鼻炎鼻窦炎症状多是由于患者遭受鼻源性感染导致的[1]。加上由于临床儿童患者不能很好的主动表达出其自身疾病发病症状,临床疾病发病特征表现不明显,以及由于临床常规的相关放射性学检查过程中时常会存在一定的失误,导致了对儿童患者的诊治失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鼻炎鼻窦炎治疗的儿童患者50例和健康无任何临床耳鼻咽喉症状的儿童5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患者经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均符合临床医学理论上的鼻炎鼻窦炎国际医疗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儿童患者自身存在先天性的其他机体疾病且患者存在腺样肿大情况;曾经有过手术类治疗的病史;患者机体有相应疾病的病变症状。参与研究的儿童中,男性62例,年龄在2.5岁~15岁;女性48例,年龄在3岁~15.5岁;两组儿童基本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参与研究的两组儿童进行相应的临床鼓气耳镜检查和临床常规耳镜检查,主要对儿童的鼓膜情况进行观察,留意儿童鼓膜是否出现内陷以及炎症性混浊现象,检查发现部分存在液平现象,利用声抗对儿童进行鼓室图分型进行检测,其中鼓室图分压型分为A、B、C型。A型曲线的鼓室图表示为正常;B型曲线则表示为存在鼓室积液现象,且联合上临床常规检查确诊为分泌性的中耳炎症状;C型曲线的鼓室图显示为受检人存在咽鼓管的机体功能性障碍[2]。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研究儿童鼓室压分型的临床结果差异,观察参与研究儿童中存在鼓室渗液、咽鼓管提示阻塞,中耳功能存在障碍结果比较。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研究软件对本文的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在其中计数资料主要用百分比来表示,计量资料主要用(x±s)来表示。如果P值低于0.05提示数据比较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研究儿童检测后鼓室压分型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检测后,出现A型曲线的有9例;B型曲线26例;C型曲线8例;B型+C型曲线有7例;对照组受检儿童中A型曲线的有46例;B型曲线1例;C型曲线2例;B型+C型曲线有1例;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研究儿童检测后存在渗液以及中耳功能障碍的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中出现渗液34例,且43例存在中耳障碍情况;对照组出现渗液4例,且出现中耳障碍的3例;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语

临床鼻炎鼻窦炎症患儿的病理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人体中的咽鼓管是将机体鼓室以及鼻咽部相互相通起来的关键机体管道,该管道是有效平衡人体中的鼓室环境内外气压的关键通道。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对人体的生理基本功能进行清除,同时发挥着引流作用,能有效的保护人体中耳功能,有效防止人体遭受到上行感染。有相关临床医学研究数据显示,咽鼓管的临床机体形态出肥厚症状的现象时,大部分人都患有临床鼻炎鼻窦炎疾病[3]。另外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在鼻炎鼻窦炎的前组筛窦炎症状会对患者的鼓管基本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鼻炎鼻窦炎在进行临床引流过程中会经过机体中的咽鼓管旁边的路径,因而会导致患者出现逆行性的临床病菌感染,还存在咽口水肿现象导致阻塞发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检测后结果显示鼓室压分型、渗液以及中耳功能障碍的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严重,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检测图像中呈现出的B型与C型曲线异常现象,导致出现的鼻炎鼻窦炎症状与患者机体中鼓室功能发生障碍,感染以及相关免疫性反应相关性有着重要的关联。

【参看文献】

[1]姚利,陆兴,梅雪霜,张菁菁,苏永进. 88例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22(05):344-346.

[2]田媛,石颖,魏兴梅,王杰,苏巧彤,王杨,郝欣平,陈彪,拱月,李永新.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置管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08):435-439.

[3]徐春来. 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4):3020-3021.

论文作者:黄泽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讨论文_黄泽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