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论文_王志广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论文_王志广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滏阳中学 055350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方面。我尝试了如下做法,供同仁参考。

一、精心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做好教学设计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课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教学预设,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课件和学具等。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为了完成任务增大课堂容量,忽略了知识本身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加以反复的训练,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如何让学生把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迁移到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情境,例如单调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运动,四季变化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周期现象的广泛存在,认识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三角函数是数形结合的产物,这是三角函数最本质的地方。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摩天轮旋转及生成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是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三、关注每位学生是建构“生本课堂”不可或缺的砝码

教学设计得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都不如学生学得好。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就算不上是高效课堂。课堂上我们应该关注班上的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不回避任何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反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上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而差生相反的就变得无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师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课后,教师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差生。教师越逼得紧,学生越不想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承认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在肯定中学,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从而获得乐趣。

四、让学生经历“学习——思考——实践”的循环反复是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

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实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五、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课堂双边教学活动的重要措施;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布置的练习要遵循指导性原则,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而对基本题目,多采取学生板演,既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由于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又起到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动机。此时教师胸中有数,也就点拨及时,效果远远超过课外批改。另外,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保证。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学问和艺术,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如何,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数学高效课堂一定能实现!

论文作者:王志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论文_王志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