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

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

李剑锋[1]2002年在《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以邢福义先生的小叁角思路为指导,对现代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力图说明这种现象的语法构成、内部语义关系、语用特征及功能与成因。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界定添加现象,概括其基本特征,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及目前存在的不足,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添加现象的语表形式,包括哪些单位可以用来添加,可以用哪些方式添加,以及不同单位在对添加方式选择上的倾向性。第二章主要描写了表述主体和添加成分各自在语义上的特性,不同类型的添加成分与表述主体之间的语义配置类型,以及表述主体与后续成分(添加成分或添加成分与复用表述主体构成的复合成分)之间能够形成的语义关系。第叁章描写添加现象在信息结构上的特征,说明添加现象的功能,解释添加形成的原因。 我们认为,添加现象是语法和会话之间的一个接合部,研究这一现象,有助于拓宽语法研究的视野,叁丰富汉语篇章研究,还可以为与之相关的汉语教学提供依据。

秀莲(Chanicha, Kidprasert)[2]2016年在《泰国华语与汉语普通话书面语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国华语是现代汉语在海外的变体。本文以泰国华语书面语为研究对象,在社会语言学变异理论的视角下,力求探讨泰国华语与普通话的各种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研究从大量泰国华文报纸和华文网络媒体中选取与普通话有差异的语料,形成一定规模的语料库,再从词汇、语法和风格叁大方面,将泰国华语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在词汇差异上,分别为:1.泰国华语与普通话的异名词语;2.泰国华语与普通话的同名词语;3.泰国华语特有词语;4.文言词语使用的差异。在语法差异上,本文拟从实词、虚词、句法、篇章四大部分详细展开。在风格差异方面,本文在泰国华语与普通话在词汇、语法层面差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在总体上与大陆有较为明显风格差异的特征。分别为:1.泰国华语表达古旧色彩浓厚;2.泰国华语表达欠缺规范性。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泰国华语和普通话在词汇、语法、风格等各个层面都存在差异,这是由不同的语言社会背景、不同的交际时空、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华语而产生的现象;2.因懂华语认汉字的泰国华人,头脑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因此在使用华语进行交际时,几个子系统之间就有可能出现相互竞争的现象。最终,方言或泰语的子系统可能进入华语的子系统而使华语出现方言或泰语表达成分的现象;3.泰国华语书面语与普通话的多种差异现象主要是因其与南方方言、泰语、英语及港台、新加坡等其他华语社区的语言接触而发生的过程;4.文章把当前泰国华语与普通话的差异模式总结为一个从“使用差异”逐渐向“习得差异”的转变,并作出预测:泰国华语书面语具有向普通话靠拢的发展趋势,受文言词语、方言影响所造成的“使用差异”随之减少。

罗翠贤(La, Thi, Thuy, Hien)[3]2016年在《汉越语形容词作状语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越语中的形容词出现频率较高,其充当句子成分的类型较丰富,充任状语成分修饰谓语中心是其重要用法之一。形容词主要用来表示事物的属性及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不少语言学家对现代形容词进行探讨、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珍贵的成果。经过探索前人对形容词所研究的文章,加上自身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汉越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对比研究尚未深入、齐全。越南学生在学习中对使用形容词作状语需不需要加“地”这一点上常出错,带来了汉越翻译上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汉越语形容词进行分类并对两种语言的每一类形容词状位的语序、标记,与中心语的组配等方面做出对比分析。随后对越南学生状位形容词的使用进行考察并作偏误分析,从而提出更合适的教学对策及翻译技巧,希望对学习汉语和越南语的人及对外汉语教学者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目的之一。在研究汉越语形容词充当状语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在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汉语和越南语形容词的分类、构词法以及形容词在状位时的特征。同时,对汉越语形容词分别充任状语时,两者的语序、标记、与中心语组配等问题进行比较,并在以上所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越南学生进行偏误考察,同时分析越南学生在汉语形容词状位习得时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而提出教学对策及翻译技巧。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的章节分布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先提出汉越语形容词状位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同时也陈述国内外对形容词作状语的研究状况。根据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语料来源。第二章:在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对汉语和越南语形容词作状语的问题进行概述,包括汉越语形容词的重要性、分类、构词法及充任状语的语义类别。把形容词划分两类(性质和状态形容词),以方便下文的对比分析。第叁章:主要是以汉越语形容词充当状语的语序对比分析,并指出异同之处,此外列出越南语的独有特征。第四章:将汉越语形容词充当状语的标记情况对比分析,列出异同之处,并指出越南语的个性特征。第五章:将汉越语形容词充当状语与中心语的组配进行对比分析,并指出异同之处。第六章:本章是在第叁、四章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搜集语料及问卷调查,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形容词作状语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考察及分类。同时,根据考察结果分析偏误原因,从而提出教学对策及翻译技巧。第七章:主要是对前文提及的汉语、越南语形容词作状语各方面进行回顾及总结,指出本文的创新及以后继续研究的展望。

张媛媛[4]2013年在《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诗歌语言是一种超越常规的特殊的艺术语言,是以标新立异或创新为特点的言语实践。对常规语言的扭曲和变异是语言的“陌生化”,诗歌语言被称为“陌生化”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陌生化”是有限的语言形式操作手段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产生作用的结果。“陌生化”这一文学性可以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阐释。本研究运用现代语言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现代汉语语法常规体系为基准,对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进行调查、描写、比较、分析、溯源和解释,旨在揭示这些“陌生化”语言现象背后存在的规律及其语言学意义。从大量的语料事实观察到,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在词汇、句法和语义叁个层面得以实现的途径有十四种:词汇添加、删略、替换、重组、重迭、复合和混杂;句法添加、删略、替换、重组、重复和跨行;语义替换。通过以上途径,“陌生化”在诗歌中有如下相应的语言表现:词汇层面“陌生化”分两类:一是引进不同来源的词汇,呈现出现代汉语词语、外来词语、古词语和方言词语的语码混杂;古词汇的复活等;二是创造生造词,表现为加缀式、复合式、重迭式生造词;仿词;语素或音节的减少;词语拆分;语素逆序等。现代汉语诗歌中的生造词反映了汉语韵律构词的特点。从功能角度来讲,“陌生化”词汇具有命名、加大信息密度、标示诗歌文体等功能。句法层面“陌生化”包括:长定语;结构助词“的”的添加;添衬成分的使用;主、谓、宾语的省略;数/量词省略;虚词(助词、连词、介词)省略;词类活用,包括名词转类、动词转类、形容词转类和超常量词;语序错位:相邻重复和间隔重复等。“陌生化”句法现象主要来源于欧化语言和古汉语,并反映了汉语“意合性”的特点;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转类以及省略导致的名词短语并置是词语的语义属性和功能发生改变的非范畴化过程;“的”字的隐现和信息焦点有关。语义层面“陌生化”主要表现为定中、主谓、动宾和述补超常搭配。“陌生化”搭配是语义替换的结果,包括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替换、有灵和无灵之间的替换、不同感官感觉特征的相互替换;同时,搭配成分的词义的指限性弱化,变得“不透明”和具有“复义性”。从认知角度来看,“陌生化”搭配形式以及效果的实现建立在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上的,糅合和截搭是其线性实现的主要方式。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学意义体现在语言演变、语言规则、语言机制和语言学价值等方面。从语言演变的角度来看,“陌生化”创新性语言具有触发某种语言演变的可能性:反映了汉语历时不同演变阶段的词汇和句法;一些生造韵律词汇处于“短语到词”的语法化阶段。在语言规则方面,“陌生化”现象以语言系统原有结构特点为依据,表面超越规则,深层却遵循规则。如生造词遵循汉语“语素必单,音步必双”的韵律构词规律,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词法的巧妙运用;“陌生化”句法破坏了常规语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改变了词语的句法功能,违背了题元准则和经济原则等,但这些违反是符合汉语“意合性”特点的。“陌生化”语言是“规则控制的”创新,整体上来说是在语法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内的“离经叛道”。从语言机制角度来看,在类推机制、对称机制和调节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当突破某一规则时,“陌生化”语言得以和更高层面的规则达到和谐和统一。从语言学价值来看,陌生化”语言现象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尝试,是对语法规则边缘的探测;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同时这种超常规临时性语言形式在语言理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应该纳入到语言研究的统一体之中。总而言之,诗歌是典型的创新性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认识语言内部规则的窗口。诗歌创作“陌生化”是有限的形式操作在不同的语言层面产生作用的结果;它导致对一定规则的某种偏离或突破,但是这种突破是受限于语言的总特点的,并在更大的范围内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即自由是相对的,限制是绝对的。“陌生化”语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变化的规律。通过对现代汉语诗歌在词汇、句法和语义搭配叁个层面的“陌生化”语言实现的考察、描写和解释,不仅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了“陌生化”这一文学性,而且对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汉语词法、句法以及语义搭配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谢婵[5]2015年在《留学生汉语时间结构表述方式的显性偏误研究》文中指出时间结构是表时间概念的组合形式,为汉语时间表述中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从汉语时间结构表述方式的类型出发,综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专项问卷测试中的偏误语料,考察分析留学生汉语时间结构表述方式的习得状况,对数名词组合的时间结构、名词性定中时间结构、形容词组合的时间结构、方位词组合的时间结构、指示代词与时间名词组合的时间结构、谓词性成分与“时/时候”组合的时间结构、介词框架的时间结构这七类时间结构的显性偏误现象分别进行了研究和归因探析,并尝试根据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在于将汉语时间结构的显性偏误采取了分类研究,发现七类时间结构中分别存在着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和杂糅方面的显性偏误,并对其进行考察和归纳,从语际影响、学习策略和误导因素叁方面对影响偏误的因素进行了逐类分析,以此提出实用性的教学策略,丰富了对外汉语领域对时间结构偏误的系统性认识,以期待对留学生汉语时间结构表述的习得及相应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

陈建萍[6]2018年在《“行走”类单音节动词构成的非常规结构“V+N”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汉语中,“走眼”“跑腿”“奔小康”“逛灯”等结构,在句法形式上不符合自足动词后一般不衔接名词宾语的规则,在语义上,无法从动词与名词组合推断。这种非常规结构在现代汉语普遍使用,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必然进入教学内容,但作为普遍语言规则的例外,则成为教学难点。本论文试图以“行走”类单音节动词构成的非常规结构“V+N”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语义语用特点,探究其形成途径、机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非常规等级度。根据研究典型性和可行性,确定研究对象为“走、跑、奔、逛、遛、踱”六个只附加速度义的“行走”类动词所构成的“V+N”结构。在穷尽检索BCC语料库的基础上,对“V+N”进行分类,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运动意象图式、原型理论、隐喻转喻理论,语义演化、词汇语义学等方面相关理论以及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以“行走”类动词意象图式与句式映射之间产生的语义为接口进行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及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论文个案研究对词典编撰具有参考价值,非常规等级度设计对汉语国际教育分层教学具有实践意义,探索非常规结构规律则是对汉语自身语言系统规律探究的补充。主要内容如下:本论文共18章,分叁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是绪论与研究对象及非常规概念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界定,是在前人对“行走”类动词界定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典》为检索对象,以动词在现代汉语使用的绝对频率与古今使用的相对频率,结合动词词义及“V+N”结构典型性及覆盖率,以排除法筛选而得。在非常规结构界定中,以动名语义组配规约性为出发点,运用句法插入、删除、移位等形式测试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第叁章至第十五章,是对“行走”类动词构成的非常规结构“V+N”进行研究。其中第叁到第九章是对“行走”类原型动词“走”所构成的“走+N”结构的研究;第十到十五章分别对“跑+N”“奔+N”“逛/遛/踱+N”结构的研究。第叁部分为十六至十八章,探索“V+N”非常规结构形成途径、机制及成因,梳理其词汇化过程,并在这些规律基础上设计非常规等级度,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及对以后相关研究的展望。得出结论如下:首先,“行走”类“V+N”具有常规与非常规之分,且彼此之间呈现演变连续统。“行走”类动词后衔接名词宾语不合常规句法却仍为常规结构的主要原因在于V与N组合语义规约性,如“走路、奔机场、遛狗”。常规结构是非常规结构的底层形态。在空间域,“走路”是“走小路/水路/回头路/钢丝/后门/台”的基础;在不同认知域,空间域“奔机场”是事件域“奔小康/主题”的基础。但在语言演变过程中,也存在非常规向常规结构演化的状况,如“遛+N”结构,从常规结构“遛弯”演化出“遛+地摊/早/腿”等非常规结构,在语言系统整体由繁趋简的趋势下,陪义析出固化,进而演化出“遛+鸟/狗/娃”等常规结构。其次,从个案分析可知,非常规结构得以形成的语义条件在于V的义位变体及陪义析出。非常规结构的出现是语言精细化表达与语言形态简洁性要求之间博弈的结果,以语序有标的方法体现信息足量原则。例如“走样”是“走”的“位移”语义在时间域变体“变化”与“样”组配而成,语用中具有情感贬降义;“走眼”是“走”的“位移”语义在意念域的变体“偏离”与“眼”组配而成,语用中体现出言说者主观卸责倾向;而“跑+腿/龙套/单帮”中,均是“跑”的属性陪义“费力”与N组配而成,体现言语者“受累”的主观性表达。第叁,从系统研究中发现,“V_(行走)+N_(路径)”“走/跑+N_(生命体)”两类具有平行演化关系;“走+N_(目的地)”“走+N_(目标)”“走+A”之间具有构式承继关系。平行演化关系是由于原型动词“走”逐渐向边缘“跑、奔”“逛、踱、遛”过渡中具有基义一致及速度义变化的特点。共同的基义,使“V_(行走)+N_(路径)”之间形成平行对应的非常规结构,而速度变化义则促使不同类型的“V+N”非常规结构出现。而“走/跑+N_(生命体)”之间的平行演化原因在于“走/跑”之间的历时语义承继更迭。“走+N_(目的地/目标/性状(A))”之间的构成承继关系是“走+N_(目的地)”结构从空间域向事件域再向性状域逐步投射的过程造成的。第四,非常规结构形成机制为类推和重新分析。根据非常规结构形成途径,进行步骤拆分,构建非常规结构等级度,该等级度与非常规结构的词汇化正相关。非常规结构形成的途径主要为空间域意象图式中元素变形、添加、隐退和向不同认知域投射两条途径。在第一条途径中,“走钢丝/台/江湖”体现“走+N_(路径)”中路径元素变形;“跑一百米/第一名”是“跑”意象图式中添加生命体元素后形成“跑+N_(比赛域)”结构。第二条途径中,走/跑+题/味”“奔+N_(目标)”(奔小康/主题)分别是“走/跑”从空间域向时间域及事件域投射后义位变体而形成;其形成机制为类推和重新分析。“小路、水路、回头路”通过“路”类推进入“走+N_(路径)”结构。认知域之间为结构类推:如“走+N_(脏器)”(走心)是空间域“走+N_(路径)”类推到身体域;“跑+N_(目标)”(跑项目)是“跑+N_(目的地)”(跑上海)从空间域类推到事件域。而重新分析机制主要存在于“V+N_(生命体)”结构形成中,如“走兽、走狗”的词汇化过程中均存在重新分析。非常规结构的等级度设置是根据非常规结构形成途径,在步骤拆分基础上,设置数值权重,以步骤迭加方式进行非常规度计算。从语言事实中可知,在数值超过3以上的非常规结构,基本呈现习语化或词汇化。

朱彦[7]2003年在《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文中提出以往的构词法研究从两种角度研究词素之间的关系,一是句法结构角度,一是语义关系角度。两种角度看似针锋相对,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其观察与分析的视角只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因而对词素间复杂曲折的语义关系难以详尽描写和解释。鉴于此,本文从语义的深层出发,在认知的背景上挖掘复合词词素间语义关系曲折复杂的根源,力图描写和解释复合词构成的一系列语义过程,找到其间的语义规律,也即是说,从纯语义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构词法问题。 全文分七章,第一章是以往研究的概况和本文研究的源起,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和方法依据,第叁章是对复合词语义的深层所作的述谓结构分析,第四章论述复合词语义框架的复杂化情况,第五、六章论述各语义框架的构词压模情况,第七章是对语义构词法的一个全文总结,并对汉语复合词与短语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把复合词看作词汇与句法间的一个界面,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复合词语义构词机制,为沟通词汇研究和句法研究作出一点尝试和思考。 我们认为,复合词结构与句法结构在语义的底层是一致的,两者均出自同一认知场景,其语义结构可归结为同样的认知框架,两者表层形式的不同是由于从语义的深层映射到形式的表层时,所受到的制约有不同。本着这一观点,本文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作了以下突破: (一)理论上,主要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的立论依据,如格语法理论,框架理论,图形/背景理论,目的物/参照物理论等,并运用了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来作为本文的实验支持,主要有知识结构的网络模型理论; (二)方法上,运用了述谓结构分析方法来描述复合词的深层语义结构,运用了形式化方法来表示构词的语义框架,运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对一个相对封闭的语料作了量化统计,在定量的基础上寻找规律。 综上所述,本文的立论依据和论证过程均有创新之处,但由于本文的切入角度、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比起以往的构词法研究来说都是新的,研究对象是数量庞大、理据不明、规律隐蔽的词,加之作者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局限,本文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之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复合词的理据已难以考求,这势必影响到本文语义结构分析的客观真实性;本文用目前尚不十分成熟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语义问题,其结论还需得到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验证。

伍盂昭[8]2017年在《衡阳方言副词及其成句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方言副词研究近年来比较热门,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都放在语法、语义、语用的描写与刻画上。虽然之前有学者对衡阳方言副词进行过研究,但只限于对单个副词或单个类别的简单列举与描写,并未出现过有关衡阳方言副词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本文以衡阳方言的副词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展示衡阳方言副词的全貌,并从语义特征、句法结构、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衡阳方言中一些特色副词进行研究。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衡阳方言副词的成句功能,并对其成句动因作出相关解释。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简单介绍了衡阳市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情况。其次分别对副词与成句功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综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并对衡阳方言的音系进行了说明。第二章,衡阳方言副词系统。本章首先对副词进行界定,确定分类标准,据此对衡阳方言副词进行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副词进行穷尽性地列举,从每一类别中挑选出有特色的副词进行研究,主要描写其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展示衡阳方言副词的特点。第叁章,衡阳方言副词成句功能考察。本章首先确定成句基本格式,然后在前一章副词考察的基础上,对每一类副词的成句功能进行逐一考察,并分析其成句结果类型,对其成句原因进行初步探析。第四章,衡阳方言副词成句动因考察。这部分从语法、语义和语用叁个方面对副词的成句动因进行探究,从动词、形容词的配价方面研究副词的成句的动因与制约因素,然后结合了认知方面的“有界”和“无界”对成句动因进行解释,也从信息论的角度做出了一定的分析。结论。这一部分总结了副词在不同类型的主谓词组的成句能力,指出了成句副词具有的表述功能、度量功能和判断功能。然后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朱磊[9]2018年在《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不断演化,出现了大量的新形式;在新兴程度副词出现的同时,原有的程度副词的语法性质也在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功能。在两者的基础上,现代汉语也产生了许多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本文认为,程度副词与中心语构成的组合,有充当句子成分或句法成分的可能。当相关组合只能充当句子成分时,该语言现象具有很大的语用因素,主观性最强;当该语言现象开始在句法成分出现时,就表明该现象已经逐步开始语法化;当该语言现象能够高频充当句法成分时,就表明新的语言现象已经开始被全社会的语言使用群体所接纳。因此,本文以语言现象从句子成分到句法成分的过渡为主要着眼点,依据语料支持,结合语法化、主观化等理论,采用现象描写与理论解释、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个体研究与对比研究等手段,考察程度副词新形式、新功能,以及有关的新构式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分为上中下叁编,每编第一章具有总论性质,其余各章是个案分析。上编为第一章至第五章,研究程度副词的新形式,也就是对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变机制等进行分析。第一章从总体上对新兴程度副词作出考察,文章认为其发展呈现出绝对化和高量性两大趋势。新兴程度副词在演化前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其副词化的方式是通过转喻或者隐喻,建立起源语义与程度义之间的关系,而产生动因的诱因则是因表达需要而在其搭配对象或者源成分自身发生的语类、语义、语用方面的变异。第二章对新兴程度副词“狂”的演化动因和机制作了分析,探讨了相关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第叁章对程度副词性的“超”和动词性的“超”进行了区分,并考察了“超”和“超级”在表程度义时的竞争及其在语言生活中新的发展变化。第四章考察了“爆/暴”在表程度义时的差异,分析了相关成分在状语和补语位置的不同表现及其成因。第五章研究了“到哭”的程度副词化状况,并与其他作补语的“到X”词语进行了比较研究。中编为第六章至第十章,研究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扩展。第六章总体上考察名词性成分、一般动词,以及状态形容词被程度副词所修饰的情况,探讨出这些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类推途径。第七章对新兴的“很是”进行研究,探讨了其与性状化名词搭配的相关机制。第八章考察程度副词修饰粘宾动词短语“显得+X”被程度副词修饰的表达功用,并对制约是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低频率留存的机制作出相应分析。第九章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分析了“最”和“很”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并对其成因作出了相关解释。第十章研究“得慌”与状位程度副词迭加的表现和成因,并进一步考察了其类推后的相关语言现象。下编是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研究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第十一章列举当前语言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分析归纳程度副词在构式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十二章探讨“蛮拼的”的构式化问题,分析该构式的形成原因。第十叁章对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作出描写,分析了其成因,对其发展趋势也作出了一定的预测。第十四章对构式“有点(儿)小X”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各个构件的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各个构件与构式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五章对构式“最美X”进行了分析,并从形式、语义等角度将该构式与类似结构进行的对比研究。全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余论,对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获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对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

陈万会[10]2006年在《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写作接近尾声时,获得两条信恩。今年3月下旬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我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其中大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亿人,仅在校大学生就有2300多万人。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可以说,我国外语学习者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学习外语的群体。尽管我国外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长期存在的费时低效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大的改观。大多数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尚属于中低端阶段,高端外语人才依然严重缺乏。这一方面表明了研究外语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二语习得理论不能忽视中国学习者的特点。 同是在3月下旬,新华网、文汇报等大媒体报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宣布,“超觉英语学习法”将在我国大中小学试点推广。胡壮麟先生指出,“超觉英语学习法”将心理学、生理学和养生学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英语教学法的研究中,教学设计的跨度大,学科间的联系逻辑严密,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尽管我们还不太了解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但是从直觉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教学方法考虑到了学习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考虑到了人类学习规律,这大概是“超觉英语学习法”得到肯定并加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二语词汇学习往往要比母语词汇学习困难得多,难就难在二语词汇推理能力的形成,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其基础是要建立相关的认知机制,因为这种认知机制能够使学习者象本族语者那样感悟一些未见过的词,或生成别人也可以接受的词,并能建立有效的心理词汇网络。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言学习中的“道”就是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规律,如果教学过程符合并遵循这一规律,就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认知塑造了我们用来谈论概念世界的语言,它决定了一种语言中有多少词汇、某些词汇如何同其它词汇相联系、词汇如何组成句子、句子如何构成语篇、以及为了取得不同的语用功能进行口头交际或书面交流的方式。换言之,认知界定了语言的词汇、句法、语篇、语用以及修辞层面。认知差异导致了语言‘差异。 另一方面,由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产物,而心理学是关于大脑的科学,因此对语言的研究也是一个心理问题。单单从形式主义或结构主义的方法来探究词义,并不能彻底揭示语义的本质特征或揭示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因此研究词汇与心理的关系,探求词汇的心理组织、词汇的提取、以及词汇之间的心理联系

参考文献:

[1]. 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D]. 李剑锋.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

[2]. 泰国华语与汉语普通话书面语差异研究[D]. 秀莲(Chanicha, Kidprasert). 黑龙江大学. 2016

[3]. 汉越语形容词作状语的比较研究[D]. 罗翠贤(La, Thi, Thuy,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D]. 张媛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 留学生汉语时间结构表述方式的显性偏误研究[D]. 谢婵.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6]. “行走”类单音节动词构成的非常规结构“V+N”研究[D]. 陈建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7].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 朱彦.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8]. 衡阳方言副词及其成句功能研究[D]. 伍盂昭.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9].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D]. 朱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10]. 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 陈万会.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