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亲水涂层底漆的研究

铝箔亲水涂层底漆的研究

胡勇辰[1]2001年在《铝箔亲水涂层底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反应性微凝胶核的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胶底漆,着重考察了它的稳定性、耐碱性以及与面漆的协同性。研究了乳化剂的种类、配比及用量对乳胶底漆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出合适的配比及用量,并采用复合引发剂来调节乳胶粒的形态结构;乳胶粘度的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对影响乳液粘度的诸因素,如中和剂的选择、中和度、壳层官能性单体的种类及含量等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核内交联剂的种类、含量、壳层单体组成等因素对丙烯酸酯微凝胶乳液底漆稳定性及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从对固化工艺参数的研究中筛选出理想的固化剂种类、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最后对底漆与亲水面漆的协同效应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铝箔亲水涂层体系的进一步开发开拓了研究思路。

张新云[2]2002年在《亲水铝箔两烯酸酯防腐底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成具有反应性微凝胶结构的核/壳型热固性丙烯酸酯微凝胶乳液,研究了这种乳液作为亲水铝箔防腐底漆的性能。通过对涂膜耐碱性、耐盐蚀性的研究,讨论了脱脂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脱脂效果的影响,说明了自制铝箔脱脂剂的脱脂高效性;研究了乳液中羧基含量、有机胺类中和剂的选择、中和度及固含量等因素对乳液粘度及涂膜性质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固化剂和用量,分析了不同固化条件对亲水涂层的耐碱性、亲水性的影响;讨论了乳化剂的选择和配比、核内交联剂的用量以及合成工艺对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陈化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董其宝[3]2003年在《大分子单体法合成反应性双亲聚合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合成了疏水缔合型聚氨酯大分子单体(HTP),研究了大单体的溶液性质,发现其在溶液中的形态对温度和浓度甚为敏感,在适宜的条件下,该大单体可以形成胶束结构,并且其单端疏水双键蜷曲于胶束内部,有利于与增溶于其中的小单体实施共聚。尝试了乳液、微乳和溶剂叁种聚合方法实现小单体与亲水大单体共聚。讨论了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及后处理对乳胶膜亲水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微乳聚合工艺,合成了单分散双亲聚合物微球。以双亲性溶剂丙二醇甲醚(PM)进行溶剂聚合,合成了大单体接枝的双亲聚合物。采用粘度法研究了大单体与双亲聚合物在溶液中的形态及聚集态结构。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大单体及双亲聚合物热行为,证实了合成双亲聚合物存在微观相分离;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乳胶型貌。

黄拥理[4]2002年在《空调亲水箔底层涂料的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我国的空调机市场和铝箔工业现状,介绍了空调机散热器翅片用亲水铝箔的功能和原理,综述了亲水涂料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 论文从乳液聚合、树脂筛选、交联剂选择、涂装工艺条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亲水箔底层涂料的研究开发过程。采用核-壳型乳液聚合方法获得了底涂的树脂乳液,表明,当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成核单体,以丙烯酸(酯)作为壳层单体时,乳液的成膜性及附着力最好。对自制乳液与国外同类产品作了红外图谱对照,并在商品乳液中找到了替代品。为底涂固化体系确定了一种复配型交联剂,并确定了用量。确定了涂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漆固化温度250~270℃,时间20s;面漆固化温度230~250℃,时间20s。所获得亲水箔性能达到进口同类涂料水平。 借助差热分析方法,探讨了底涂的固化机理。表明苯丙乳液与交联剂的混合体系,在固化过程中,其交联反应是分“湿态”和“干态”两个阶段进行的,使用复配氨基树脂交联剂,能使固化反应充分,获得较好的交联效果。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对铝箔—涂层的附着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液中乳胶粒子的大小与涂膜机械附着力相关,乳胶粒子平均粒径应小于5μm,才能获得满意的附着力。红外图谱的结果显示涂层与铝箔界面上发生的O-A1-O化学键合,对附着力起重要贡献。 论文还运用XRD方法测定了亲水涂膜的表面结晶度,从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的角度,解释了涂膜的亲水性特点,即表面结晶度较高的涂膜,具有较高的表面能,表现出好的亲水性能。

李福[5]2005年在《无皂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无皂乳液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乳液聚合技术。利用离子型小分子亲水单体和非离子型大分子亲水单体与两亲性单体共同参与共聚的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高固含、稳定的苯-丙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粒子形态,讨论了功能性单体的类型、用量,投料方式对共聚速率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在制备高固含量无皂乳液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在铝塑复合粘合剂中应用,讨论了各部分单体在粘合剂中的作用,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功能性单体对粘合剂的粘结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在空调铝箔用防腐底漆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研究。 利用环氧树脂与亲水单体AA、HEA以及MMA、St等接枝共聚,合成自乳化的环氧树脂,运用无皂相反转法,进行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制备防腐底漆。讨论了环氧树脂的加入量、硬单体及引发剂的选用、固化条件等对环氧树脂的转化率、乳液稳定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胡忠良[6]2002年在《铝箔用亲水涂层面涂涂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合成了各种均聚和共聚亲水树脂并研究了其亲水性,提出并研究了共聚树脂间的协同作用,并对亲水树脂间存在的复合作用进行了研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研制开发出了一种亲水涂料,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日本同类产品的性能。 本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乙烯醇(PV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PAMPS)、聚丙烯酸(PAA)、聚甲基丙烯酸(PMAA)、聚丙烯酰胺(PAM)等均聚树脂,还合成了共聚树脂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AA-PMPS)、甲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MA-AMPS)、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HPA-AMPS)等,得出了各亲水树脂亲水性的大小顺序,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共聚树脂的亲水性,首次提出了协同作用的原理,并对此进行了阐述,指出树脂间的协同作用对树脂的亲水性影响很大。要想进一步提高树脂的亲水性和其它应用性能,必须对树脂间的协同作用要有更深的研究,弄清各种单体的分子结构和发生协同作用的机理。 对亲水树脂的复合作用研究表明:复合作用对树脂的粘度、亲水性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对复合体系聚丙烯酸—聚乙二醇(PAA-PEG)而言,在pH=4时或pH=8时,复合作用最强,而对复合体系聚丙烯酸—聚乙烯醇(PAA-PVA),在强碱环境中,复合作用很强。对PAA-PEG和PAA-PVA间的复合作用机理进行了解释。对复合树脂用差热分析和X-衍射进行了表证,显示复合作用有效地改变了树脂的结晶度,表明复合作用的存在。 以PVP、PVA等亲水树脂为原料,开发出一种亲水涂料,并对其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涂料的最佳配比为:PVA52%,PVP31%,乙二醛7%,磺酸单体和丙烯酰胺的量均为5%。讨论了工艺条件如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外界条件如pH值、膜厚和外加交联剂对涂料的亲水性的影响,确定涂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化温度为250℃,固化时间为20S,pH为2,涂膜厚度为0.7μm。涂料的综合性能可以满足铝箔亲水性的要求。

李志明[7]2003年在《亲水面漆与防腐底漆的制备及协同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自制大分子单体HTP为表面活性剂,以AA、HEA小分子单体为助表面活性剂,进行无皂微乳液聚合,合成接枝型双亲聚合物,进行一定程度的中和,并加入氨基树脂717作为固化剂,制备亲水面漆;以AA、HEA、MMA、BA、St、环氧树脂等单体进行溶液聚合,再用有机胺中和、加入固化剂氨基树脂717、用水分散,制备防腐底漆。用TEM观察双亲聚合物的粒子形貌,用DSC表征双亲聚合物的微相分离情况,用亲水角表征固化后的双亲聚合物表面浸润性;用20%的NaOH溶液以及盐雾实验测试底漆耐蚀性。结果显示:大分子亲水单体能接枝于双亲聚合物主链上,并能进行微相分离,从而获得良好、持久的亲水性,所得的聚合物粒径较小、分布均匀;环氧改性的丙烯酸酯树脂比未用环氧改性的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碱性和耐盐雾性;面漆在底漆匹配性好,面漆能在底漆上进行较完全取向,两者之间的附着力强,耐冲耐擦。

陈宏伟[8]2002年在《两亲聚合物及其用作亲水涂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可聚合高分子乳化剂的合成工艺及其水溶液的性质,并利用其水溶液的性质来监控合成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亲聚合物作为纯有机空调用亲水涂料的应用。为了解决有机亲水涂膜的持续亲水性,我们进行了分子设计,即将亲水大分子HTP利用乳液聚合通过化学键和疏水PA主链接枝,并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来调整可聚合高分子乳化剂的接枝率、胶束形态、乳胶粒的形态,通过调整成膜方法,达到疏水、亲水不同链段的自组装和微相分离,再使疏水相交联固化,达到持续亲水性的目的。同时分析了有机亲水膜亲水机理,并讨论了影响有机亲水摸持续亲水性的因素。

方华高[9]2005年在《附壁型双亲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大分子单体法合成反应性的双亲聚合物,经过外加固化剂交联制备了附壁型的双亲聚合物。研究了聚氨酯大分子单体(HTP和MHTP)的溶液性质和反应性,先后尝试乳液、微乳液和溶液叁种聚合方法比较了大分子单体与多元小单体的共聚行为和共聚物(PA-g-MHTP)的性质。还采用了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单体(SS),它和非离子性大单体等共聚得到水溶性聚合物。在外加固化剂的交联作用下成膜,比较了成膜树脂、固化剂和固化工艺对涂膜表面亲水性的影响。通过粘度法研究了大单体和大单体接枝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的形态及聚集态结构,DSC研究了大单体和接枝共聚物的微观相结构,透射电镜直接观察了大单体和接枝共聚物的形貌,静态间接接触角测试研究附壁双亲聚合物膜的亲水性和耐水性来表征附壁网络的两亲特性。

包哈森[10]2008年在《水性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化学改性法制得了具有自乳化功能的环氧树脂体系,并结合相反转技术,制得稳定性高、分散相颗粒细且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的水性环氧乳液。研究了各种因素如相对分子质量、加料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及相应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工艺。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合成的具有自乳化功能的环氧树脂体系完全符合预期设计的结果。通过乳胶粒度分布和对乳液的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胶粒径为569.7nm左右。离心稳定性好,3000r/min,30min不分层。其次,本文采用环氧树脂、二乙烯叁胺(DETA)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具有乳化功能的水性环氧固化剂。确定了各步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当量比等合成工艺参数,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所合成的新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兼具乳化功能和固化功能,用其乳化低相对分子质量环氧树脂,所得乳胶粒径在2476.9 nm左右。第叁,用以上自制原料制备水性环氧清漆,考查了乳液和固化剂的用量、配比对清漆涂膜力学性能以及亲水性的影响,同时对比研究了自制清漆、国外同类产品和纯环氧树脂涂膜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用扫描电镜(SEM)法对涂膜表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用热重(TG)和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对涂膜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对清漆涂膜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配制了相应的色漆,主要讨论了颜填料体积浓度(PVC)对涂膜常规性能、力学性能和亲水性的影响;通过电化学阻抗法(EIS)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对色漆涂膜的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实验配方。

参考文献:

[1]. 铝箔亲水涂层底漆的研究[D]. 胡勇辰. 合肥工业大学. 2001

[2]. 亲水铝箔两烯酸酯防腐底漆的研究[D]. 张新云. 合肥工业大学. 2002

[3]. 大分子单体法合成反应性双亲聚合物[D]. 董其宝. 合肥工业大学. 2003

[4]. 空调亲水箔底层涂料的开发与研究[D]. 黄拥理. 中南大学. 2002

[5]. 无皂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李福. 合肥工业大学. 2005

[6]. 铝箔用亲水涂层面涂涂料的研究[D]. 胡忠良. 中南大学. 2002

[7]. 亲水面漆与防腐底漆的制备及协同作用的研究[D]. 李志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03

[8]. 两亲聚合物及其用作亲水涂料的研究[D]. 陈宏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02

[9]. 附壁型双亲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D]. 方华高. 合肥工业大学. 2005

[10]. 水性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包哈森. 天津大学. 2008

标签:;  ;  ;  

铝箔亲水涂层底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