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几点尝试论文_梁贤玲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几点尝试论文_梁贤玲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语言精美、情感丰富,而且内涵深厚隽永,具有宝贵的育人价值,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深远。在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适时融入课堂教学,因课制宜选择适合低年级孩子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有效的资源与课程整合,以此来丰厚学科教育的内涵,让德育课堂变得更具魅力。

 一、用传统文化滋养道德情感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最有温度的课堂,成为最能打动学生情感的课堂,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我紧紧抓住情感这根弦,选择恰当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分题《家人的爱》,第一课题《家人的爱藏在哪里》,学习本课,我想引导孩子感知和体会父母的关爱,进而懂得感恩父母。课堂上我以古诗《游子吟》导入新课,借助插图,配乐动情朗读古诗,学生理解了看似平常的“临行密密缝”的场景。学生的心被唤醒,从一针一线中,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课堂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学生沉浸在伟大的母爱中,我顺势引导,让孩子们回忆爸爸妈妈平时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这些平时在孩子眼里“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们今天再来回忆讲述,言语之间就充满了感动与感恩。有了亲情的感染,学生真情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懂得了家人的爱无处不在。利用深情的古诗导入新课,这样既将传统文化因素有效地融入课堂,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感,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三课题《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解读文本时,我想让学生在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的基础上,能够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学生讲述《子路背米》的故事。我用充满温情的嗓音娓娓道来,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为孝敬父母,而不惜翻山越岭为父母背米的形象,瞬间闪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树立了敬老孝亲的榜样。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已经理解了本节课的主题。我再恰当地创设几个情景:父母工作忙碌的时候,爷爷奶奶孤单的时候,兄弟姐妹生病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做?在刚才《子路背米》的故事的铺垫下,孩子们立刻分享:给爸爸倒杯水,给妈妈捶捶背,给奶奶梳梳头,给爷爷讲讲学校里的趣事……优秀传统美德故事中饱含着浓浓的亲情,触动学生心灵的同时也滋养着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用传统文化深化规则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法规意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中的规则,家庭生活中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蕴含规则的教育内容,充分挖掘这部分资源,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为人处事的行动指南。

一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家中的健康与安全》中的第十分题《吃饭有讲究》,第二课题《我在餐桌上》,我引导学生学习吃饭时应讲究的礼仪和规则。教学中,我首先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回忆家庭聚餐时的情景,长辈与幼辈餐桌就坐时的位置以及顺序。学生交流中我抓住时机,呈现《弟子规》中的句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渗透饮食、坐卧、行走时应“谦虚礼让,长幼有序”的规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仅仅懂得“长者先,幼者后”的规则还不够,我紧接着呈现《弟子规》中的另一句话:“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让学生明白:长者站立的时候,幼者不能自行坐下,长者坐下了,幼者要根据长者的指示和吩咐,才能坐下。这样将餐桌规则进一步细化和深入。

在教学《再来学一招》这一课时,我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家务活,于是引入了《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在教学《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这一课时,我引入了《弟子规》中的“出必告,反必面”,教育学生离家出门前,要告诉父母一声,征得父母的同意;回家后,也要先告诉父母,自己回来了,让父母安心。我想,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是要将这些基本规则扎根学生心中,从小树立守规则意识,长大后能做到在生活中守规则,在社会上守规则,做守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用传统文化推进知行转化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传统文化内容,助推学生知行转化。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三分题《我不拖拉》,我结合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绘本故事《拖拉鸟》,在学生心中敲响拖拉的警钟。《和拖拉说再见》教学中,我引用了古诗《明日歌》,在反复吟咏和背诵中,让学生懂得了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别浪费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完,做时间的小主人。

 我们班里有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迟到,到了早上第一节课,往往上了十多分钟才匆匆忙忙地冲进教室,等拿出学习用品,安下心来,新课内容已差不多结束。我和家长沟通了解到这种情况源于孩子的“拖延症”,白天上课的练习不爱做,到晚上放学回家,要补写在学校的作业,又磨磨蹭蹭,晚上到了9点多困得写不下去,第二天一早起来再写点,常常又耽误了上学的时间。在学习《拖拉鸟》这个故事时,这个孩子自己反思,自己就像这只“拖拉鸟”,时间管理不好,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于是我把《明日歌》写在了精美的卡纸上送给他,经常提醒自己,这个孩子特别高兴,不但会常常吟诵《明日歌》,还会把诗唱成歌,在孩子中传唱。在家长和孩子的努力下,在老师、同伴的提醒中,这个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少迟到了,当天的课堂作业也大部分能按时完成,真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

课堂最终回归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会在生活中实践,习性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努力,班里学生经常互相提醒,拖拉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很多做作业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的学生,认识到了这种拖拉行为的可耻,逐渐也能做到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上课铃响之后,校园里再也看不到那几位迟迟不爱进教室的学生了。一年来,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小学生活,班级精神面貌日新月异,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堂输入丰富的“营养”,让道德与法治课堂荡漾起情感波澜,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散发出文化味道,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彰显深厚内涵。用文化滋养情感,用文化涵养道德,文德互通互融,我们定能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将德育教育落地生根!

论文作者:梁贤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几点尝试论文_梁贤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