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文之鉴赏论文_岑爱堆

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文之鉴赏论文_岑爱堆

岑爱堆 广西德保县敬德镇和平完小 533712

摘 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写给朋友孟浩然的诗。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

关键词:开门见山 时空顺序 状物取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情起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诗情笼罩全篇。如首句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开门点题,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振。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物象优美,将盛世神州阳春三月的蓬勃气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第三句“孤帆远映碧山尽”,出神入化地将离别之地的眼前景物融化在感情视线之内,诗中虽不着一个情字,却让人体会到时时有意、处处有情。末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结有新意,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情境,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力!

一、开门见山的写作手法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句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惜别之情。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便交代了诗歌中主人公的行程线索。“西辞”指明了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由图可知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开篇的第一句就直接点明了送别地点。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广陵即扬州,隋唐时称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唐代著名的诗人孟浩然,比李白大11岁,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那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因此两位大诗人就在黄鹤楼分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按时空顺序行文,诗意清新流畅

诗中的第二句从“烟花三月下扬州”落笔,既交代了离别时的节气正好是阳春三月,又说明了孟浩然前去游历的地点——扬州既广陵。由于从黄鹤楼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中游顺水而下的,固有诗中所说的“下扬州”的提法。作者在此是以空间分布的顺序来描写的,先描写位于长江中游的景点黄鹤楼,然后再提到长江下游的景点扬州。扬州自古以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景如烟花,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离去时山花烂漫的周边景物。“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更透露出李白对孟浩然之行的无比羡慕之情。以上两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充分介绍了送别时的时令和周边景物的情况,离别之情尚在酝酿之中。

三、状物取神,写出知音之间的真情实感

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空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诗人独自在黄鹤楼前远望船帆消逝的情景,在江面上孤帆沉江,渐行渐远,于水天浩渺的碧空中消失,惟余滔滔不绝的长江水,作者的情感随着远去的船帆,一下子心中感到无限的愁怅。自有元曲中“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山又拦,水又遮,人去也”的离愁别绪,伫立凝望的是天边无情的流水,由此可见李白对好友的惜别和对知音的难忘。这种状物取情的离别写作手法,可谓千古绝唱,他出神入化地将离别之地眼前的景物融化在感情视线之内,深藏在景物的心理感悟之中;诗中虽不着一个情字,却让人体会到时时有意、处处有情。

四、融情于景,写出了友谊的深情

诗歌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眼前景象,可是他不单写景,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诗歌通过江水的浩荡来寄托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也寓意着诗人的心潮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一样,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读罢小绝,使人感叹诗人文翰的飘逸。李白具有非常娴熟的语言驾驭本领,他的诗歌作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反映社会动态,富于时代精神;善于驾驭诗词格律,摹写景物,抒发真情。他个人的诗歌具有文化底蕴深厚、写景灵动传神、表意工巧、清新明快等文字结构特点,在中国诗歌的历史上广为传颂,被称为唐代诗坛上的诗仙。《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诗歌具有启发认识、教育的作用及审美价值。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就是要让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并规范人的道德行为。优秀的诗歌文化不但蕴涵着为人处世的观点,而且还浓缩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真谛。艾青在《诗论》中说:“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因此,诗歌采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融状物、抒怀、咏唱于一炉,十分讲究练字、琢句、章法和用韵。整首诗歌将个人抒怀、咏物与送别等巧妙地融为一体,每个诗句他都能精雕细琢、用心体会,抓住情感发展的脉搏,讴歌友谊,描摹山水,反映时代精神,为建构和谐的唐代诗歌文化而呕心沥血。正因为他的作品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中,才有今天永远不竭的生命力,在描摹山水、状物言情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使其诗歌的意像美逐臻妙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情画意。

论文作者:岑爱堆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文之鉴赏论文_岑爱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