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浅谈论文_徐永花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浅谈论文_徐永花

◆ 徐永花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东良校区 055350

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学生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路径。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圆满完成学习目标。课堂提问运用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怎样进行课堂提问呢?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从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了解语文常规课堂提问的误区

1.教师提问频繁,问题设计简单

通常,一堂课45分钟,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几乎只有一个答案。学生被诸多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连着一个问题的“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这样的提问毫无效果。因此我们应该精心备课,精心挑选,精心设计问题,做到越精越好。

2.教师主导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

通常“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这样一来就将提问的意义片面化了。事实并非如此,提出的问题不应该局限于教师,还应包括学生提的问题。有一句话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胜过解决一个问题。”因此课堂提问应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回答”、“课堂提出问题,课后解决”等。总之,提问的目的是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3.教师缺乏耐心,学生缺少时间

通常,很多时候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因为老师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比如,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你就抢口强说;学生的话还没有听清,你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兴致勃勃地发言,你却心荡魂游、目光斜视……学生还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吗?另外,老师往往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急于让学生回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提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就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真正地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1.了解学情,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了如指掌。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动机情绪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有了这些方面的基础,教师方有可能有针对性地提问启发,既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又做到面对个别学生。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对课堂提问做出层次设计以后,到课堂上实施时,应注意把较难问题安排给“优生”答,或在合作学习时讨论解决;把容易的问题安排给“差生”答,这样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还要随机点拨,为学生的思考“架桥”,降低问题的坡度,以利于逐步接近“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使得班内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精心设计,让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教师要针对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好问题,比如:我需要在哪个环节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该怎样来引入?这样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吗?……这些都要提前想一想,千万不能随心所欲、杂乱无章、漫无中心,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层层深入理解课文。若是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跳跃性比较大,学生就会不明所以,来不及思考。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所以在教学中设计问题不求多,而求精。问题不宜太简单,太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对教学不起作用,不能发展学生;不宜太难,太难的问题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提出的问题,就如跳一跳能摘到的苹果,让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教师提出:“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她原来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黄河的变化?”这样既难易适度又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问与答,多元互动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课堂上教师要问,学生也要问,有时问了还要依靠自己来回答。教师在学生读完新课文后可以提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有,请提出来。讲课开始让学生问,讲完后还是让学生问,遇到有启发性的问题也不妨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找到答案。这不是走形式让学生问,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学生问、让学生回答。例如教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学生问:小壁虎是动物,不是人,为什么用单人旁“他”而不用“它”?老师说:“有没有哪位同学帮助他?”马上有学生回答:“那是作者把壁虎当作人来写,把他看成有生命的人。学问,原来有学有问,在学生的问题中体现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在学生的回答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问与作答的结合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实在的训练。提问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对学习充满信心。

4.把握时机,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常,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前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最后的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的次数是不定的,但一定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什么时候提问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仔细思考和观察,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深入展开提问。

论文作者:徐永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浅谈论文_徐永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