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化关系的探讨论文_刘碧开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化关系的探讨论文_刘碧开

和记黄埔地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26

摘要:生态景观系统作为当下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对我国当下的城市规划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景观的生态化概念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指导性原则,对城市园林系统起到了重要的发展作用。本文中,笔者将更具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当下我国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化的相关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同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借鉴。

关键词:生态景观;城市园林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作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硬件措施,对城市的整体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成为了城市生态系统建立的主要工程,在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景建设作为综合景观系统与生态概念的主要绿化工程,是城市绿化工作当中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一线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园林关系也随之不断地显现,在连续几年的雾霾问题冲击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与景观生态之间的关系被人们反复提起,因此,当下城市中园林绿化建设与其具有生态性能之间关系成为了急需突破的社会课题。

1 景观生态学概述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在1939 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的。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Risser等(1984)认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具体包括: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异质性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空间异质性的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突出体现其对异质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理论研究还包括探讨生态过程是否存在控制景观动态及干扰的临界值;不同景观指数与不同时空尺度对生态过程的影间扩散响;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可预测性;以及等级结构和跨尺度外推。尽管这些都仅是理论雏形,但它们确实给生态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按照Kuhn(1970)的科学哲学思想,科学的发展总是不断地以新的范式替代旧的范式。新范式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概念、新的构架、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景观理论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新发展。它的新颖之处主要在于景观理论强调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异质性、时间和空间尺度效应、干扰作用、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Naveh和Lieberman(1984)指出:景观生态学是生物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桥梁。此外,跨尺度上推(Scaling Up)景观生态学是环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的重要一环。

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2.1 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应用

从科学角度来看,景观的结构单元可以分为 3 种:(1)斑块:其大小、形状及边缘效应等理论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公园、广场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是景观的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元(2)廊道:可以将它认为是线性或带装的斑块。用于指导园林绿化设计中城市道路、滨河等线状地带的设计。(3)基底:它是决定景观性质的重要因素,对景观动态起指导因素。基底的组成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系统丰富多样,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努力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促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建成。

2.2 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原理应用

城市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与人为干预综合形成,具有连接度低、连通性高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景观结构的连接度在景观生态形成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功能连接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其连通性,还要提高其连接度,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

2.3 景观异质性原理应用

景观异质性,指景观中对特定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在空间上的变异过程。园林景观的异质性正是由于人们对园林绿地的使用目的和方法的差异性产生,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关工作人员行为也会导致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3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原则的应用

3.1 生态安全性原则

生态安全原则,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安全原则在城市园林基础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为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曾有科学家借助此理论,建立模型,并构建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探讨此格局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之后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2 生态整体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系统工程,城市景观综合了自然景观和人为干预 2 方面因素,因此,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必须综合考虑景观的整体性。通过全面分析,采取有利于景观结构与自然特征、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统一,实现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整体优化。目前,我国很多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都应用了整体性原则,这样可以实现在保证城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景观整体性的同时,还要增强对景观整体性的保护意识,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护景观的整体性。

3.3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目前,我国正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也具有可持续性,并且是以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基础。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设计师在设计规划时,必须要保证该区域内生态系统、景观的可持续性。

3.4 人为干扰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由人来进行,因此,人的干扰在其规划建设中是普遍存在的。干扰对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等生物层次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干扰具有两面性,适当的干扰有利于增加景观的异质性,但干扰过度就会破坏景观结构,降低景观的异质性。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积极倡导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和花草树木。

4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原理不断趋于成熟,并实现了与园林学科的有效结合,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综合考虑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重视人在城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使生态城市建设更为系统化。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这些原理更全面、合理地应用到生态城市园林建设中,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的审美,适当进行人为干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城市。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的简单叙述,讲解了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科学其核心内容的严谨性。后文中,笔者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景观生态学原理的运用,强调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常熟景观生态的具体应用,说明了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化建设工程的关系。由于时间仓促,笔者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罗萍嘉,陆文学.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矿区塌陷地再利用规划设计方法—以徐州九里区采煤塌陷地为例[J].中国园林,2011(6)

[2]战宇骞.对园林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及发展[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7)

论文作者:刘碧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化关系的探讨论文_刘碧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