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林小霞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林小霞

林小霞 四川省泸县太伏镇新路中心小学校 646121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科学学科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因素。这门课程对学生的主要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找寻真相的不懈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教学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012-01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性人才是社会的主流,而探究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探究能力也是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探究能力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培养,小学科学课程就是担任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学科,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小学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贴近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参加到课堂的活动中去。教师们在遇到一些和生活有关的知识时,可以从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东西,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例如,在学习“电磁铁”章节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电磁铁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中的所见和所想,提出关于电磁铁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慢慢进入课堂的学生氛围中,学生开始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有了探究的热情,就可以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创设活动,搭建平台

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传授,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實现的,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都具有连续性,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效果更好,课堂教学更流畅。学生通过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地获得知识,然后自然地转到下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着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学习新知识的规律,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比如说,在学习“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时,教师可以设计多种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剪刀为什么可以剪开东西?为什么比较难剪开的东西放的离转轴近一点就能剪开?为什么离转轴越近越省力?为什么啤酒瓶用手打不开,使用起子就能轻而易举的打开?这些问题所涉及到的东西学生们在日常肯定都见过或者遇到过,但是原理他们可能没有考虑过,这样提出问题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想要知道那些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可以带来一瓶未开封的啤酒,一把螺丝刀,让学生们想办法用螺丝刀打开瓶子,学生们肯定是不知道方法的,教师就可以用手指作为支点,用螺丝刀作为档杆,打开瓶子,学生们肯定会认为很神奇,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这其中的原理,学生就会更认真地听讲,教学的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鼓励学生勇敢提问并积极思考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式,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扩展空间,让学生在这空间里可以进行自由的想象和思考,学生可以随意提出问题,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但是这阶段教师也要进行管理,学生提出问题有错误的要及时进行引导,不能让错误的思想一直蔓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该开始对科学进行认知,难免会有很多颠覆想象的道理,学生会因此产生需要疑问,这些疑问就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建设性,包含着人对自然的本能反应,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尊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更有道理,学生要善于提出问题,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讲解“声音的来源”时候,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制造出声音,让学生根据这些声音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学生一起探究“声音的本质”,提高学习效率。

四、以实验的形式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方式是观察和实验,这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当时,在实验中展开教学,学生会有更多的参与感,许多信息会直接反应给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基础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让学生更好接近真相,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探究工作。例如,在进行“气候与季节”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四季的视频或者音频,以及图片,让学生们观察这些资料具有的特点,但是,每位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就不同,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来对图片进行观察,尽量统一学生们的观点,并且请同学说说自己对图片的理解,以及资料中一些信息的描述,在学生描述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启发,让学生深入思考四季的不同,以及猜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对四季的印象,每个季节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这些活动的进行,有利于学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优化评价,积蓄动力

评价是课堂上教师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正确的评价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好的评价可以给予学生莫大的信心,学生会更加自信,学习和实验也会更加顺利的进行,同时,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让错误的思想一直生长。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实验探究,还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不能让学生盲目自大,也不能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可以将小组的评价和给学生个体的评价相结合起来。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教师给出的建议自行更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殷电.关于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几点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2).

[2]王司凤.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探究性问题的选择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

[3]王云峰.小学科学课堂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

论文作者:林小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林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