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静静的顿河》中哥萨克人物分析论文_罗臻

对《静静的顿河》中哥萨克人物分析论文_罗臻

西安外国语大学 俄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作者简介:罗臻,1993年10月25日出生,女,汉族,陕西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2016级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俄语国家研究。

摘要:《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关于哥萨克命运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1912到1922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内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顿河沿岸哥萨克人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本文主要对作品中中三位主人公的命运进行分析。

关键词:哥萨克;顿河;沙皇政府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是一位具有独特地位和伟大贡献的作家。他将20世纪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推向了世界。196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静静的顿河》是以顿河岸边鞑靼村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等几家哥萨克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描写了在20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的大动荡中哥萨克人所遭到的沉重打击。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妻子在战乱末年因流产而死亡,兄嫂及父亲都在哥萨克暴动中相继死去。葛利高里的邻居斯捷番·阿斯塔霍夫在哥萨克暴动失败后流亡国外,他的妻子阿克西尼亚与葛利高里相爱,最后也被巡逻的红军打死。当格里高利历尽磨难重返家园的时候,那个整齐的大家庭只剩下了妹妹和自己的儿子。

一、葛利高里

主人公葛利高里是《静静的顿河》里的灵魂人物,他是典型的哥萨克劳动者的代表。他和其他的哥萨克人一样勤劳、淳朴、善良、热情,骑术高明。在作家笔下,他就像顿河沿岸的一匹“野马”。

在他的一生中,他追求着爱情婚姻和哥萨克的名誉。而在这两个方面,他的结局都十分悲惨。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娅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结果这两个深爱他的女人最后都惨死。而在哥萨克视为天职的战士生涯中,葛利高里在红军与白军之间摇摆不定。[刘颖. 肖洛霍夫笔下哥萨克性格简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他一直保持着哥萨克人的光荣传统——勇于冒险,敢于牺牲,因此注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坎坷、崎岖。

葛利高里在当时所面临着的徘徊和彷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进步的必经之路,他对于这种改变无奈却又无能为力。他的这种迷茫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哥萨克式的守旧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主人公葛利高里的身上体现了中农阶层在革命进程中摇摆不定的特点,也体现了哥萨克这一特殊社会阶层的传统观念,他的悲剧性的命运与他所处的历史潮流息息相关。曾有学者认为,《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不是葛利高里,而应该是作为历史背景的人民。作者通过葛利高里一生的悲剧性命运,揭示了那个时期苦难的哥萨克人的总体命运。

(2)阿克西尼亚

阿克西尼亚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典型的哥萨克女性,由于宗法制婚姻、封建社会等多重压迫,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有着一身传统女性所没有的野性之美,她勇敢、勤劳,为了爱情可以不顾社会的舆论和指责。肖洛霍夫给她安排的依然是悲剧性的命运。这种悲剧从她小时候就早已注定,父亲乱伦,终日被丈夫虐待。这一切使她心灰意冷,为后来与葛利高里的爱情留下铺垫。

葛利高的出现使她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与快乐,她觉得自己像一个人一样的活了。她也想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然而对幸福的渴望,对爱情的期盼,使得她身不由己。她总是“骄傲地和高高地扬着幸福的、而且一点也不觉得害羞的脑袋”,为了能与葛利高里在一起,她准备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就算是生命也在所不惜。[张绮. 浅析《静静的顿河》中哥萨克女性的形象[J]. 黑河学刊. 2015. 02.]与葛利高里爱情中的美好,使得阿克西妮亚在长期的痛苦婚姻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她甚至向丈夫扬言:“我爱葛利高里”、“为了我整个的痛苦生活我非爱不可,你们杀死我也不怕”。此时的阿克西尼亚已经成为了宗法制婚姻下的反抗者。她勇于为了自己的爱人与整个社会对抗。

但最后阿克西尼亚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与葛利高里逃向南方的时候死在了子弹之下。她的反抗在男权社会中如沧海一粟,被遗忘在了历史的车轮中。

阿克西尼亚作为一名典型的哥萨克女性,她热情、勤劳、勇敢、敢作敢当。如果是葛利高里代表了哥萨克男性,那么阿克西尼亚就是哥萨克女性的真实写照。阿克西妮娅的聪颖与善解人意,使她的女性特征增添了诱人的色彩。在这一点上,作为葛利高里合法妻子的娜塔莉娅,显然不是她的对手。

(3)娜塔莉亚

作为宗法婚姻的受害者娜塔莉亚,她同样勤劳、善良,原以为嫁给葛利高里之后会有美满幸福的生活,然而作为一位保守的哥萨克女性,她没有阿克西尼亚那样热情、开放,她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好媳妇,赢得婆家的喜欢,对丈夫言听计从,但仍然得不到葛利高里的爱怜。丈夫的心使终都在他的情人阿克西妮亚的身上,而他的妻子娜塔莉亚则只是传统婚姻里妻子这个道具而已。她总想着丈夫有一天会回到自己身边。然而葛利高里并没有回头。她痛苦的呼喊:“主啊,请你惩罚他这个该死的人吧,把他打死在战场上吧,叫他别再活着啦,别再使我痛苦啦”。[张绮. 浅析《静静的顿河》中哥萨克女性的形象[J]. 黑河学刊. 2015. 02.]最终她决定与自己的丈夫决裂,做堕胎手术时结果她却因为大出血而死。

娜塔莉亚整个人的人生悲剧,是宗法制婚姻所造成的。葛利高里与她结婚,却没有给她地位与爱情。在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哥萨克女性保守、顺从的特点。她反抗着社会的不公,却又无能为力,最终付出了生命。

哥萨克作为俄罗斯一个特殊的阶层,有着其独特性。他们丰富了俄罗斯民族,是俄罗斯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一流。肖洛霍夫用《静静的顿河》将哥萨克文化推向世界,而三位特点鲜明的主人公也为丰富了俄罗斯文学哥萨克形象。这不仅对于俄罗斯文学有重要影响,对于世界文学也有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颖. 肖洛霍夫笔下哥萨克性格简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2. 高文斌. 《静静的顿河》人物散论[J]. 辽东学院学报, 2005,02.

3.M.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金人译)第1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4. 张绮. 浅析《静静的顿河》中哥萨克女性的形象[J]. 黑河学刊. 2015. 7.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论文作者:罗臻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  ;  ;  ;  ;  ;  ;  ;  

对《静静的顿河》中哥萨克人物分析论文_罗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