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的地理学习论文_彭艳明

任务驱动下的地理学习论文_彭艳明

山东省威海市塔山中学 264200

任务驱动下的地理学习,表现在翻转课堂中,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要聚焦于学生的学,课堂以任务为主,学生协作完成任务。这样做让学生控制着课堂,学生有更多的交谈机会。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真的有生成。良好课堂生成从何而来?学生讨论!讨论什么?如何让学生讨论?讨论到什么程度?翻转课堂就给出了很好的指引:设计任务!用任务引领孩子们去学习、去讨论、去探究。如何设计任务,针对我设计的《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任务单来阐述我的理解。

一、基础目标与进阶目标的设计思考

没有目的的前行会让人生茫然!没有目标的课堂没办法评价其价值。任务设计是要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协作探讨,目标只有明确了,学生才不会跑偏。基于此,台湾省一课我根据课标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目标:基础目标和进阶目标。其中基础目标包括: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台湾省政区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能够归纳总结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特征。

4.了解台湾省民族组成特点,说出台湾省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5.概括台湾省20世纪50年代至今经济发展的大致历程和各个阶段的经济特点。

有人会问,基础目标不是应该以达成基础知识背诵为目的的,为什么还要有“总结、归纳”这种能力目标,这里我设计前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初二的学生应该拥有的能力基础就为总结归纳地形、气候、河流特征的能力。所以把这一目标设为基础目标。基于此,考虑到部分学生初一基础不好,我录制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微视频。孩子们在视频的帮助下不仅可以攻克台湾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其他的课节也是可以拿来用的!基础目标是呈现在学生课前任务单当中的。学生根据目标检测自己的课前达成程度,进而查漏补缺。

地理现象的分析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堂课的重难点。孩子在解决这些点上会感到困难,把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考察落实到课堂中需要设定进阶目标。

二、任务与目标的区别

任务单中如何把目标转化成任务,而不是把任务设计成了目标,表述任务的语言很重要。比如:“能准确读出并写出本课的生词”这是目标,不是任务。

任务的布置要给学生以动作标准、指令,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在台湾省“位置和范围”板块中的任务单中进行如下描述:阅读教材66页文字和图7.41,完成下列内容:第一,在右图中填注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福建省、澎湖列岛、钓鱼岛,描画出北回归线。第二,说出台湾省的组成。第三,选择性观看微视频,描述台湾省的位置。其中“阅读教材和图片”是怎么做的指导,“完成的内容”是做什么的指导。“阅读”、“填注”、“描画”、“说出”、“选择性观看”、“描述”这些动作指导要求很清晰地给孩子们以自学指导。在明确的动作任务驱动下完成基础目标的达成。

三、高于教学目标的任务设计

任务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一堂课的学习目标。那能不能设计的任务能够引导学生收获到高于目标的知识和能力?

1.可以设置建构知识体系的任务,让学生把课本读薄。如我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板块中的任务设置上是给学生梳理知识体系:阅读教材67页正文、图7.41和图7.43,观看微视频,按照地形、气候、河流的描述方法,完成下列内容:从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河流特征、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五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

2.联系实际构建学生地理思维, 利用“进阶练习和协作探究”来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地理是为了生活,生活中的很多奥秘用地理就可以看透。如我在进阶练习中设置了如下两个问题驱动:

(1)学校如果组织大家去台湾游学,你认为寒暑假哪个假期去比较好?为什么?

(2)去了以后你计划参观哪些景点?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两个问题驱使学生联系当下热点游学,思考如何把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在协作探究中也设置了高于目标的、学生个体没办法考虑周全、需要班级探讨、教师点拨的任务:①有人说,台湾省位置非常优越,也有人说台湾省的位置对于中国非常重要。请结合老师提供的图片1和教材66页图7.41,分析台湾省位置的优越性和重要性。②分析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原因。③请根据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总结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这三个任务的设计基于进阶目标,学生探讨的结果需要展示,同时教师的点播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师生探讨构建知识网络。建构学生地理思维:位置会影响到气候、军事、自然灾害的发生等;地形会影响到气候、河流、自然灾害、交通等等。把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与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用箭头指向链接形成板书,构建地理要素相互间的联系与影响的知识网络。学生在《台湾》这一节课例中提取学习地理的思路和方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也真正地得到了巩固和再提升。

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键在于如何设计任务驱动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地理。设计任务的思路从横向和纵向来扩展,纵向注重初期目标设定、后期课堂目标拔高,基于目标的设计达成高于目标的成就;横向扩展在于知识网络的构建,让学生在课堂中把知识网络化。让学生把课本读薄再读厚!

论文作者:彭艳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任务驱动下的地理学习论文_彭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