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训练走进每一堂语文课论文_国永梅

让作文训练走进每一堂语文课论文_国永梅

山东省即墨市新兴中学 266200

摘 要: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把作文教学与日常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及时进行作文训练。主要的方式有六种:再现生活场景,充实表达内容;引进同题文章,开阔学生视野:评析课文特色,提高概括能力;抓住表达契机,记录课堂随感;运用丰富想象,改写课文内容;运用“反弹”手法,培养求异思维。

关键词:善用课文 创设情境 触动情思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这单靠每两周一次的常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叶圣陶曾经说过:“写作的根源是表达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常规的作文课上,那种四平八稳的老师给学生题目、学生被动接受的写作方法,往往挑逗不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课文内容,创设种种情境,激发学生胸中“积蓄”,适时地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作文训练,却很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思,让他们的思想与生活碰撞出激情的火花。学生的表达欲望瞬间就会爆棚,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帮助。怎样让作文训练走进课堂呢?

—、再现生活场景,充实表达内容

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但是写作教学受到时空的限制,无法每节课都把学生带出校园。这就要求语文课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所提供的优势因素,尽量创造一定的情境,再现生活画面,充实表达内容,让课文的“他情他境”变成“我情我境”。例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作者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创造出了一幅恬淡温馨的幸福家庭图画,抒发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学生完全被感染了,沉浸在爱中,口诵心思,勾起了自己与爸爸妈妈及家人温暖的回忆,于是《我爱我家》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兴奋点,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讲到动情处,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二、引进同题文章,开阔学生视野

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平淡简单,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也比较低下,这也是造成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同题”文章一直是文学园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同样的题目,不同的作家来写,则体裁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不同。以前在师范教学的时候,讲巴金先生的散文《灯》,就总是引进肖复兴的同题短篇小说。巴金的《灯》是通过叙述生活中几件有关灯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美好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肖复兴的《灯》却是借一个彻夜亮着灯的房间,讲述了一个厂长竟然为自己才五岁的小孙子准备下了一套“婚房”,而厂里却还有很多工人一家老少三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鸽笼”里。把这样两篇作品放在一起,会引起学生深思。

三、评析课文特色,提高概括能力

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以文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见长。有些课文,学生读了以后,往往异口同声地说“好”,然而问他们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学生却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先巧妙设疑,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体会;然后再结合课文及课堂分析,抓住课文的主要特点,拟小作文题,让学生动笔评价,将粗浅认识加以深化、整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四、抓住表达契机,记录课堂随感

有些课文,学生读了往往能引起很多感受、很多联想,获得很多人生的感悟和启迪。这些都是学生的思维与文本撞击出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捕捉住这稍纵即逝的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及时地将这些感受“吐”出来,学生会说得动情,获得心灵的愉悦感。如学完了《珍珠鸟》,学生体会到了信赖在人与鸟的交往中所创造的美好的境界,受到感染,便可以写一写《〈珍珠鸟〉给我的启示》;讲完了苏轼的《赤壁赋》,学生被苏轼那种遇事超脱达观、心胸开阔乐观的精神所感动,便可以让他们写一写《我眼里的苏轼》、《苏轼,我想跟你说》;学完了《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把幸福寄托在于勒身上的梦想破灭之后,学生领悟到幸福还是要靠自己去创造,便让学生作文《做自己人生幸福的开创者》等等。

五、运用丰富想象,改写课文内容

有些课文,因为节选的需要,往往省略了部分情节。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对省略部分进行补写,然后与原文进行对照。有些课文,特别是叙事类的作品,结尾往往出人意料却又戛然而止。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例如学完《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续写后面发生的故事。有些课文,作者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可以让学生改写成第三人称,同样,第三人称也可以改写成第一人称。比如学完鲁迅的《孔乙己》,让学生以小说中的孔乙己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去真实地感受那个社会的冷酷和孔乙己悲惨的遭遇。有些课文还可以进行长文缩写、短文扩写、古文今写等形式。这样的作文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六、运用“反弹”手法,培养求异思维

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也在变。有些课文的观点由于受时代、作者思想的局限,已有了明显的缺陷。如果老师还照本宣科,死教书,教死书,就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这种情况下,老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探索。

就是这样,在每一堂语文课中,教师如能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及时进行作文训练,激发起学生内心的表达需要,或引发回忆,或加以整理,或展开想象,或提出观点,既有话想说,又有话可说,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难题。

论文作者:国永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让作文训练走进每一堂语文课论文_国永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