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切入、有效设计、水到渠成——浅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问题的设计论文_邹素洁

最佳切入、有效设计、水到渠成——浅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问题的设计论文_邹素洁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三中学 255022

《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的解释是:“能够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语文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直接关乎一堂课是否引领学生进行了有效阅读,意味着师生之间是否在互动中夯实基础,感悟文本,适时拓展,读写双飞。

一直以来,在课堂改革中,针对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相对粗浅的经验,落笔成文,以此自鉴。

一、找好最佳切入点,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学第一课《社戏》是鲁迅的作品,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本身就有畏难的情绪,觉得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好在《社戏》一文中的人物比较契合他们现在的年龄和心态,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得兴致盎然。特别是文中“偷豆”的情节,学生很是感兴趣。可是,学生在赏析人物和环境时,还是流于浅薄,仅仅是一带而过,并没有深入理解文本真正的魅力所在。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最后段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然后突转问道“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那夜的豆真的那么好吃吗?”学生面面相觑,我指指书,他们一下子炸了锅,急忙从书中找依据。不一会儿,都七嘴八舌地嚷着,“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他们喃喃地骂,很无趣…….”“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那,这戏、这豆到底好在哪里呢?鲁迅先生是不是糊涂了呀?”我趁势再追问。他们小组之间展开了更加热烈的讨论。

在学生的交流展示碰撞之后,我引导学生们明确:这篇文章最大的魅力之处在于它唤起了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美好的童年一去不复返,每每回忆,我们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落感,而鲁迅先生从对这种永远失落和不可重复的岁月中,点燃了我们追忆童年的情感之火。我们心底的琴弦被轻轻地拨动,我们那逝去童年的种种镀上了一层美丽的光泽。

因此,童年的所有种种,随着时间的发酵,如陈酿一般,愈发地沁人心脾,那夜不好看的戏,那夜很平实的豆,都焕发出浓郁的馨香。

至此,学生终于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无论是鲁迅先生笔下色彩斑斓的“百草园”也好,这恬静质朴的“平桥村”也罢,都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凤凰城,是他心中的“乐土田园”,更是他理想之寄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问题设计生活化,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晦涩,表述上要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要生活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

例如《看戏》一课,课文写得很精彩,文章也不长,需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学习生动的语言。课文最后卒章显志,点明中心。面对这篇时代相对久远的文章,课堂如果设计这样的提问:“作者为什么没有详写剧情,而是把重点放在观众的表现上?”“课文开头写天气又闷又热和劳动剧场的寂静,有什么作用?”“课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等类问题的设计显然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番思索之后,结合文本本身的特点,最后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你感觉文章描写哪里最出彩?为什么?”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具体的描写,合作探究文章的语言和内容,小组合作归纳,小组展示。

在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突破难点,也就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同时拓展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中对声音的描写,如《明湖居听书》中对王小玉声音的描写,逐步引导学生明白如何把难以描绘的无形的声音转化成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品析“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等优美的语句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主旨句,研讨材料的详略和中心的关系这一重点。

三、问题设计梯度化,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文本,如何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应该是精心设计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不知不觉地顺利渡过“难关”。一篇文章,主问题的设计要匠心独特,次要问题的设计更要梯度化。

当然,问题的梯度化绝对不是课堂问题的串讲。所以,问题的设计和提问必须要有艺术性。在不同的语境,结合不同的环境,结合具体的文本,让不同的问题起到不同单位作用。或铺垫,或过渡,或引人深思,或活跃气氛。力求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

可见,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有效提问;要归纳掌握课堂提问语言的策略,让语言更加规范;要结合文本,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追问。

总之,课堂的有效问题的设计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归纳的能力。

论文作者:邹素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最佳切入、有效设计、水到渠成——浅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问题的设计论文_邹素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