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再多些幸福感论文_张永宁

让语文教学再多些幸福感论文_张永宁

山东省栖霞市桃村中学 265301

都说语文教学应该是幸福的,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或击节赞叹或掩卷深思。加之班上那几十颗年轻跳动的心、几十种新奇敏锐的思维,这情感与情感的碰撞应该让语文课堂风生水起的。可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学生们厌恶语文课,语文老师们也常常感叹教不得法,实际的情况常常是一篇很美的文章,被老师一讲就没意思了,这愉悦和谐就是跟语文课有距离。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觉得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改革开放”,我们语文教师就不能再瞻前顾后、小心翼翼、一丝不苟、滴水不漏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放手,大胆一点,再大胆一点,将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对话能够真正愉悦情感、开启思维、提高能力、提升素养。在教读初四课文《谈生命》时,我简单明了地引领、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亲密的接触。学习初始,我为他们的自主学习设定了目标,我告诉他们:这篇文章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哲理散文,文趣、理趣、情趣兼备,对生命的内涵有着形象的阐释,请同学们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读、背、说、写,将文章的美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这引发了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期待。接下来的课堂时间、空间都属于学生,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闲下来的我穿行在学生中,有穿枝拂叶般的愉悦感,我欣喜地发现我的学生学得忘我而陶醉。少了老师条条框框的约束,没了老师亦步亦趋的牵引,他们或如痴如醉地读,或凝神静思地悟,或奋笔疾书积累佳句,或于书上圈点勾划;就连他们的读书方法也是花样翻新,有小组内读读议议,有两人齐读,有浅唱低吟,有男女生二重唱……给了他们阅读的自主和独立,有了自行发现、自行解读文本的基础之后,我引领他们品析文本,进行了深层次对话。

一、品析春水

1.划语句:默读这部分,结合具体语句品品春水在奔向大海的历程中有什么特点。

2.析语句:

(1)交流。①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动词)②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形容词)③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叠词)析句过程会用换词、增删词等方法,让学生体会表达的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情读。选择你喜欢的一句,有感情朗读。

(3)总结方法。通过语句我们眼前出现了汩汩奔流、向前不止的春水图,那么请你思考我们刚刚从哪几方面品味语句的?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叠词、副词)+内容+表达效果。

二、品析小树

1.小组交流学习小树这部分,结合具体的词句品析小树的特点。

2.全班交流。我们从这些横平竖直的方块字中,读到了生命的奋进与面对死亡时的平静。那么作者在结尾处,在她的文字中汇聚了对生命怎样的更深刻的理解?

三、品析结尾

1.选读结尾,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2.对此你又有什么启示或感悟?

3.背诵:这篇散文语言优美,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背诵。

四、作业

1.赏析杏林子的《生命,生命》。

2.对背诵的句子进行仿句,注意用词。

这节课是冰心的一篇哲理性的散文,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告诫人们要积极地、乐观地面对生命。有了之前的朗读,品析了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唤醒了同学们的生命体验。品读课题——冰心谈出了生命怎样的内涵?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课堂的延伸阅读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满了他们对生命的感知:两个“生命”重复为题,让他们读出了对生命的渴求与希望,也读出了思考与回味。一节课下来,师生都感觉收获颇丰。我认为教师的引领要有内容的引领、方法的引领、目标的引领,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着落。

(1)在教学本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读。我认为语文课堂上绝对不能少了学生的琅琅书声,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要通过朗读,引领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但是,因为两课时的内容需要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品读的环节只能是采用部分的挑读,所以不免有遗憾之处。

(2)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划”和做批注的方法来进行学习。通过对重点段落和重点词语的点评赏析,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达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的目的。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可能会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积累,我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在书中,以实现学生学习的深入和主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最重要的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体会、自己总结方法,进而用自己从实践中总结的方法来自学课文的小树部分。我觉得这样既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论文作者:张永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让语文教学再多些幸福感论文_张永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