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让历史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论文_薛寿军

“六要”让历史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论文_薛寿军

薛寿军 江苏省灌南县百禄中学 222500

摘要 过去学生觉得历史课枯燥无味,历史课堂好比一潭死水。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历史教学陷入困境。改变现状就得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关键词 六要 历史 学习 气氛 兴趣

历史学科因其内容的宠杂和过去性的特点,以及它在中学课堂中的弱势地位,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加之有些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不注意教学方法的变换、教学手段的更新,脱离现实生活、语言呆板等等,使学生更加觉得历史课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历史课堂好比一潭死水,既扼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历史教学陷入困境。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素质得到培养呢?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六要”的教学体会,以供同行在教学中参考。

一、重视课堂导入

历史课堂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启发诱导的作用。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历史课堂的导入方法很多。比如:(1)故事开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而学生大多爱听故事。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就可以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后面课堂的教学作好铺垫。(2)影视导入法。我们知道,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特别多,其中有许多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情节。比如讲重庆谈判、皖南事变、四渡赤水、三大战役等。教师事先备好课、设计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观看影视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3)悬念法。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头,巧妙提问,故弄玄虚,制造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当然历史课的导入方法还很多,比如题眼导入法,幽默笑话法、复习提问法、解释题目法、运用诗词法、欣赏歌曲法、运用图片法等等。教师应注意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引入法。切忌生搬硬套,为了导入而导入。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二、教学语言优美

语言是传授知识的载体。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由此及彼,越听觉得越有味。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艺术。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讲述,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兴趣盎然。高昂处,激情四射,节奏明快;悲凉处,语气哀婉,声调低沉;紧张处,剑拔弩张,呼吸急促;平缓处,语气温柔,似春风沐雨,滋润心田……总之,教师要从实际历史内容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出发,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三、教学手段多样

传统的历史教学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口,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完全被动接受,留在脑子里的东西着实太少。所以,我们不妨努力学习,大胆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比如播放录音、录像、歌曲、电视、电影片断,即:利用电化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人物的生平、历史事件的经过,让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历史过程栩栩如生,从而触动学生兴奋中枢,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理解,比单纯的讲解效果好得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有关历史图片、文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或者身临其境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古迹等等。通过视觉器官刺激大脑皮层激起学生兴趣,从而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四、教学方法灵活

传统的历史教学大都是“填鸭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没有摆正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的位置,完全不顾及学生,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学生成了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变得被动,学习的主动性被扼杀。所以,教学中应强调教师、学生的双边互动,克服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呆板,僵滞局面,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实现愉快教学。比如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小品表演、启发提问、创设教学情境、学法指导、记忆法指导、历史材料阅读、历史地图讲解、讲故事、历史知识竞赛等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全力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气氛又怎能不会“沸沸扬扬”呢?

五、联系现实生活

尽管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但历史与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关系还是挺密切的。学生心中有许多疑问、疙瘩需要教师去解开。比如学生搜集到一枚古钱币,向老师询问,该币产生于何时,有什么价值?还有历史文物真假的鉴定,历史古迹的挖掘、旅游资源、人文历史的开发都与现实经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六、多多激励学生

很久以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用一把“尺子”,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应予以及时表扬,树立学生自信,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多在教学中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你回答得很好”,“你的观点很新颖”,“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你的想法很有价值”等等。让学生在鼓励、表扬的氛围中增强信心、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反,使用过多挫伤学生情感的评价语言,只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从而失去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历史课堂气氛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教师注意自己的仪表要端庄、精力要充沛、精神要饱满、斗志要昂扬,举手投足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课堂上处理好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历史演讲会、辩论赛、参观古迹、历史知识竞赛、表演历史剧等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历史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作为教师必须热爱这个专业,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努力的探索,长期的总结、积累,用心去教这门学科。唯如此,我们的历史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胜平,谈谈初中历史课的图片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11期

 【2】石洪珍,正确运用多媒体,有效促进历史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20期

 【3】刘国善,小议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误区[J],成功(教育),2009年03期

 【4】陈晓娟,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培养[J],考试周刊,2009年30期

 【5】邱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22期

 【6】齐明霞,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黑河教育,2001年04期

 【7】梁永恩,历史教学的方法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2期

 【8】徐山,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几点体会[J],宁夏教育,2009年12期

论文作者:薛寿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8

标签:;  ;  ;  ;  ;  ;  ;  ;  

“六要”让历史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论文_薛寿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