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论文_陈倩

语文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论文_陈倩

陈倩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第一小学 646500

【摘要】被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所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愈发繁重,同时过大的学习压力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滑。新课标的推进着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人民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更要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就此,笔者结合近阶段的教学,对于有效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此文探讨的即是在语文授课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020-01

引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民教师开始向新课标靠拢,以使得自己在教学的同时,将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兼顾课堂的高效性、与学生真实能力的提高。语文作为直接联系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桥梁、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介质,自是要积极参与进来,实现高效教学。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过于传统,师生配合度不高

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早已不再适用于现今的语文教学课堂。以往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听着乏味,课堂参与度自然不高。且以往教学观念中,成绩为大的思想也过于深刻,教师只会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另眼相待,所以成绩优异的学生会一直成绩优异,而成绩欠佳的学生只会更加感受不到老师的关心、感受不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感,长此以往,会导致优生愈优、差生更差。因此,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提升教学效率路上的绊脚石。

2、教学方法选用不当

我们在每个学期、每个教学阶段,都会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总体的教学任务是专家在多年研究下确定的,后又被细分为小的教学纲领,教学目标是全国范围内同步推进的。而课堂教学就是在各阶段的教学任务的驱使下向前推进,以最终使学生达到目标知识量。但每位教师的授课方法是不一致的,当教师选用了不合适的方法,便会使得正常的授课进度受到影响,导致自己教授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拉开差距。

3、教师定义了错误的教学主体

课堂教学,教授的是知识,目的是学成,因此教学的主体应当是学生,这一点在新课标中也有所体现。既然如此,教师就不应当过于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自己的地位。许多同行会在教学过程中只顾一味的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得学生无法在教学活动中找到归属感,一直在被动,久而久之,会产生学习是为了帮助教师完成任务的错误观点,严重者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原本基础不错的学生也会出现成绩一落千丈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效课堂教学行为探讨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其实学生都有着友善之心,小学时期的学生已经很懂得理解与回应大人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之下,教师可以试着转变观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找到与学生友好相处的切入点,对学生报以关注与善意,学生也会以认真学习回报教师。

同时,学生也有着一颗好奇之心,传统的教学观念只看得到安静学习的学生、一味打压思维活跃的学生,只要善于引导,思维活跃的学生也会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将相和》一课中,可以挑选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上台进行情景表演,模拟廉颇与蔺相如的对话,就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对于相对腼腆的学生,可以使其朗诵《白杨》中的片段,使其也得到表现的机会。此种方法会使学生与教师的心更加亲近,教学双方的配合度就会增高,进而圆满达成教学任务。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照本宣科只会得到沉默作为回应,对于教学双方来说都是煎熬。因此,教师要进行多元化教学,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甚至辩论赛等形式。比如《晏子使楚》一课,就能体现出辩论的思想,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加入一场小型的辩论赛,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晏子始到楚国受到刁难时剑拔弩张的气氛。

3、把控教学主体

在教学任务中过于突出教师地位是十分不可取的,新课标也提出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大,有时候也难以产生主人翁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逐步淡化自己的存在感。譬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时,第一课《草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进行第二课《丝绸之路》的教学时,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一点一点的掌握学习主动性,及至后面的课程——如《杨氏之子》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评选几个有意义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只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善用信息技术

在网络化的今天,计算机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学校也早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装置,但许多教师也只是简单的用来播放PPT。教师可以善用多媒体,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播放动画片段、在《威尼斯的小艇》提供相应的照片等,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

三、结语

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师要尽可能实现使用最便捷的途径、最少的学习时间、最大的趣味性使学生掌握好语文教学知识。若能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以代入感,定能使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逯新英.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评《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J].教育评论,2017,(08):168.

[2]莫莉.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师因素[J].文学教育(上),2012,(06):124-125.

[3]孔瑞珠.职业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2,(02):106-108.

[4]雷瑜.“有效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4):99-101.

论文作者:陈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论文_陈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