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

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

昆波拉提[1]2004年在《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我国跨入21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之际,我国民族教育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族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如何?如何改革?如何发展等类的问题,都是我们在新世纪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所不可回避的。本文就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个初步的思索。哈萨克民族与朝鲜民族既是中华的古老民族又是我国的跨境民族之一,他们都是我国百万人口以上民族,两个民族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一个是以草原文化为主的游牧民族,另一个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定居民族。但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样一个社会制度,享受同样一个政策待遇(两者都是自治州)下哈萨克族与朝鲜族的民族教育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距?这是一个值得去研究的课题。当我们要研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民族教育时,积极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区,兄弟民族如何发展民族教育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先进民族之林的朝鲜族与哈萨克族进行对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论文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科学的认识少数民族教育概念、理论与实践。对民族教育的定义进行新的分析,提出广义和狭义的民族教育概念和多元一体化民族教育理论构想;第二部分,中国哈萨克族与朝鲜族的民族教育对比研究的基本思考。通过民族教育比较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基础教育和伊犁师范学院与延边大学的高等教育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第叁部分,发展哈萨克族民族教育的应用研究对策。提出如何发展哈萨克民族教育的应对策略,即哈萨克民族教育以农村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战略重点和如何实施双语教学先行的几点建议;第四部分,学习延边大学办学经验把伊犁师范学院建设成具有师范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为什么把伊犁师院建设成综合性大学?笔者认为:首先,世界高水平的大学多是综合大学,这是普遍的模式也是民族高等院校的必然趋势。其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服务职能,应该建设综合性大学。第叁,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看,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高度综合的倾向,学科之间的参透和交叉不可避免。而学校学科门类的设置应同这种大的趋势相适应。第四,多种学科相互参透,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伊犁师范学院应按照综合性大学的要求,进行认真规划,加强学科的调整和建设,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性的学科布局,努力建设综合性大学而奋斗。要进一步发挥伊犁师院在伊犁州经济建设和哈萨克民族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智囊作用,把伊犁师范学院办成推动伊犁哈萨克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总而言之,虽然哈萨克民族教育的任重道远,但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质量,将会开创民族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邓彦[2]2012年在《新疆哈萨克族与锡伯族双语教育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哈萨克族和锡伯族都是新疆十叁个世居民族之一,他们大部分生活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范围之内。哈萨克族和锡伯族的双语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生活在同一地区,享受着相同的国家民族政策以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两个民族的双语教育却有所不同。其原因何在?这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在大力倡导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一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中心,对比分析了新疆哈萨克族和锡伯族的双语教育状况。我们希望通过对两个民族双语教育的对比研究,探讨出更适合两个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方式,从中获得有益于推进新疆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启示。本文使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对比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并辅以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国内外双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文献以及相关学术论文是本文的理论支撑。为真实反映两个民族的双语教育状况,我们前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个村、乡、镇、县级学校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调研方法,对该县哈萨克族、锡伯族学生的双语使用情况、双语态度以及双语教育成效等进行调查,从中分析影响双语教育的各项因素,探索更有利于双语教育发展的新道路、新方法。同样居住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哈萨克族和锡伯族是本文开展个案研究的基本对象。哈萨克族和锡伯族同处察布查尔之境,双语教育却很不相同,这种差异看来与地缘、政策关联不大。因而本文认为,影响双语教育的因素除地缘环境、国家政策等外,还有两个民族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包括两个民族的族群关系、宗教信仰以及两个民族的生活经济形态。哈萨克族是以草原文化为主的游牧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在游牧生活中接触到的基本是同操突厥语族的兄弟民族,彼此语言虽有不同,但交流无碍,可以说他们的语言环境是比较单一的,缺乏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同样地哈萨克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日常生活中接受宗教的洗礼,对科学文化教育的渴求并不怎么强烈。另外,哈萨克族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以及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思想等都对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产生相当的影响。虽说现在哈萨克族已经基本定居,成了定居的牧民,但是长期以来因生活习俗导致的学校教育忽视,在一定程度上还产生着影响。锡伯族是农耕为主的定居民族,自清代有教育之初开展的就是满汉双语教育,他们有深厚长久的汉语教育传统。锡伯族现行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已不是“如何学好汉语”的问题,而是“如何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问题。无论是哈萨克族学好汉语文还是锡伯族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字,第一要务都是要做好宣传,让少数民族人民明白,我国实行的是保持多元文化并存的少数民族双语政策。第二就是教育机构要创新改革,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新疆区情的双语教育模式,建立合格的双语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民汉兼通的双语人。

帕丽扎提·阿扎提[3]2013年在《双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萨克族是一个典型的跨国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具有古老传统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丝绸之路”古老的开辟者和经营者之一。哈萨克先民在游牧、迁徙的历史长河中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逐渐沉淀出了独有的文化模式,其中哈萨克语记载着本民族的文化轨迹和蕴含了民族多层次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现象并延续物质存在条件、民族的精神生活及民族性格。①由此可知,哈萨克族语是哈萨克传统文化、历史轨迹的整体信息和民族发展中最根本的文化基因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根脉,并与之伴随一直延续到至今的社会生活的领域中相继变化和发展着。但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格局下,哈萨克族与汉民族交流碰撞、交流、渗透和融合发展中,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变迁发展着,“族际通用语”汉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哈萨克族语言及语言背后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渐趋式微。因此,面对着饱含民族记忆、不可再生的珍贵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要求我们不仅是要传承好民族语言与文化,还要共筑哈汉双语“语言巢”。然而,语言文化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需要我们习得中传承文化,赋予并创造它新的生命力。总而言之,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载体,文化是教育继承发展之源,教育是文化传承共生之流。而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要方面,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保存与传承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成为民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人”达到一种视域融合的基础上的理解、达致和谐。但现代学校教育中,面临着一些传承困难和“文化再生产”困惑等问题。学校教育多大程度上完成“个性”教育和“共性”教育比例和如何更好的相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应是简单的参照主流文化移植教育,还是强力的灌输主流教育?尤其是面对哈萨克族传承主体,“文化认同”淡薄、“文化自觉”程度不同及“跨文化能力”诉求、多元文化缺乏合力等问题仍然存在。但研究最终的目的不是,异化研究。因此,本研究在整体上构建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族学校教育传承机制是新定位问题的应有之意。故,第一章,先概述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第二章,基于教育的文化功能立场探析了双语教育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本质及方式,教育的濡化过程、文化再生产过程,双语双文化人的目标方式。试图寻找并构建了理想的传承本质及方式,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双语教育中提供一个精神和生命成长的语言文化场域。第叁章,通过多视角分析了双语教育中的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困境。第四章,通过建构双语教育中的哈萨①王军.民族教育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克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纵横结合、表里结合的教育合力、联动共生机制、建构具有历史生命力的叁位一体的文化传承机制形成了双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应然道路。

张芳[4]2007年在《新疆吉木乃县牧区哈萨克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99%的哈萨克族人口集中在新疆北部地区。一直以来,各级教育部门与单位对于哈萨克族教育事业给予了不断关注,对于80%以上的人口从事牧业的哈萨克族来说,研究哈萨克族牧区基础教育,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但由于人口分布,地理环境等原因,对哈萨克族牧区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对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研究目前还不够全面、深入。本论文通过对新疆吉木乃县牧区哈萨克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与汉语教学的调查研究,对哈萨克族牧区中学校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丰富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理论。本文基于双语教育学原理、民族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对吉木乃县双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较系统地论述了吉木乃县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吉木乃县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 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D]. 昆波拉提. 新疆大学. 2004

[2]. 新疆哈萨克族与锡伯族双语教育对比研究[D]. 邓彦. 伊犁师范学院. 2012

[3]. 双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研究[D]. 帕丽扎提·阿扎提.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 新疆吉木乃县牧区哈萨克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D]. 张芳. 新疆师范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