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_何兴均

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_何兴均

四川省广安市花桥中学校 638500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只有四十五分钟,分秒必争。初中历史内容涉及面广,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线索交错纵横,头绪多,内容庞杂,而课堂教学时间短暂,我们不得不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我们的历史教师做了很多探索:一是要求学生大量记忆,近乎死记硬背;二是搞题海战术,师劳兵疲,效果甚微。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以来,长期深入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精选记忆方法,立足初级中学历史新课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较好的历史教学效果。

本文谈谈自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与时俱进地解读历史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从字面上来看,高效课堂就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效益。这句话比较笼统,含义比较模糊。当今要解读高效的历史课堂,必须用新课标来阐述说明。新课标对每堂课都规定了三维目标:其一是知识目标,其二是能力目标,其三是情感与价值目标。历史课的知识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熟练掌握课堂历史知识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内容,掌握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建立历史网络化知识体系,从整体宏观掌握历史发展线索,从微观上精准掌握历史知识点。能力目标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相近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找出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正确评价历史的是非功过,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时俱进分析当今国际形势,正确理解我国当今国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情感与价值目标,这常常是我们过去容易忽视的地方,过去只注重知识与能力,新课标把它上升到比较重要的地位,其实这也是我们给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一个过程,它常常导航着学生的思想走向,培养学生热爱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培养爱国主义和高尚的国际主义情感。

在教学中,每堂课这三维目标圆满实现了就是高效的历史课堂,绝不可偏废哪个目标。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心智活动,可以驱动学生内心的动力,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探索新知识,排除一切外界干扰,达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最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历史这门课记忆量特别大,头绪又多,学生不感兴趣很难坚持下去。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将历史内容展示给学生,从声音、视频全方位地刺激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信息从不同渠道进入大脑比单一渠道进入大脑留下的印象深刻,记忆时间更久,更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多媒体有着其它任何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优势。

2.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好胜心强,好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为此,我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优势,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历史知识竞赛,涉及面很广,有时超出了课本范围,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为了在知识竞赛中获得名次,在赛前努力准备,有的学生相互出题竞赛,查阅图书,上网寻找答案,效果十分良好。通过比赛,我会评选出校内十大“历史小博士”,把照片在学校宣传栏内进行展示。学生感到十分自豪,学习历史信心百倍,兴趣盎然。

三、把课堂历史教学落到实处

课堂历史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学情、教材、新课标,充分运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整合人力资源, 抓纲务本,理清历史线索。

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历史教师要理清历史线索,学生就会顺藤摸瓜记忆。如果线索不清,记忆没有逻辑顺序,学生记忆困难,形成不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图。现在的历史考题,学生单独对一个知识点掌握可以,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出题者就是把相近的知识点穿插在一起考,来扰乱考生的视线、干扰考生的思维,学生就是记忆清楚的知识也回忆不上来,答题就不知所措了,所以理清线索尤为重要。如何理清线索呢?

1.阅读历史教材目录,梳理宏观历史线索。目录就像一根银链子,把全书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是好多教师在历史教学容易忽略的地方,没有它,就没有知识的宏观结构,知识显得零星散乱、不成体系。如何高效利用目录复习?看目录构建宏观线索,以中国近代史为例,教材清晰地看到目录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戊戌政变, 甲午中日战争、 中法战争、八国联军入侵, 护法运动,护国运动……线索相当清晰,一看到教材目录就能清楚地掌握历史演变的过程,答题锁定历史的范围,构建自己的答题框架, 思路开阔。当然,教材中文化典章制度等章节放在后面专题讲座复习,首要任务就是要清楚历史的演变,才会把相关的典章文化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学习。

2.在记忆目录的基础上,回忆教材的课标。仅记忆目录,学生不易掌握历史细节知识;让小课标来充实细化目录表,能清楚地知道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回忆不上来翻书看看,一章结束后再来回忆一遍,特别是对记错记混记漏的地方要有规律地反复记忆。

3.阅读课标下的文字,细化历史知识。这常常是考试内容。特别是对同类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区别与联系,这样才不至于记混。记忆必须精准,这样既清晰了知识宏观脉络,也做到了知识细节的掌握,效果相当好。

总之,历史高效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是解决主要问题,细化各个环节,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何兴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_何兴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