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爱国教育的三点建议论文_刘志坚

对小学语文爱国教育的三点建议论文_刘志坚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石滩乡石滩完全小学 421422

爱国教育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意识培育,尤其是小学生处于爱国教育的空白期。小学语文不仅是小学生的语言学习,也是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开始。因此,教育的目的应当围绕生命、生活、生长来实施,让学生回归充满善良、有知识更要有教养、学会感恩、分清是非、能够在融入社会生活、适应生活、创新生活等方面的人文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小学生的自我健康成长,防止学校教育目标的异化。因此,小学教育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为了促进小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同时,身在祖国,学会爱祖国、爱家庭、爱父母。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材方面,对于内容设置上,需要一些人物的典范教育。然而,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方面,笔者认为,需要补充一些现代优秀人物的传记,弥补人物教育的断层和缺憾。随着中国教育部门提出加大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内容,小学教材也随之增加了大量的古文内容,但缺失近代和现代的优秀人物,尤其是现代人物中代表着中华民族感恩善良、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对爱忠贞等优秀品质的人物传记。这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的代表,是中华民族能够延续优秀品质的种子和灵魂,是中国新一代的贵族和精英,是值得中国新一代学习的榜样。对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在教材教学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从教材角度正确对待爱国教育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对小学生教育中,语文教育是最能够让学生从小去传承和发扬的心灵教育,中国有“自古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等方面的爱国教育认知,因此,利用语文教育在幼儿的心灵中播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无疑也是教育的根本。然而,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在爱国教育方面,语文出版社的S版有优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材内容上,其优秀课文有:“民族英雄戚继光”、“我不能忘记祖国”、“郑和下西洋”、“祖国的宝岛台湾”、“虎门销烟”、“小兵张嘎夺枪记”、“大使馆妈妈”、“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我的战友邱少云”、“杨子荣借题发挥”、“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文章,篇幅不长,小学生也十分喜欢,从不同方面反映出爱祖国的思想内容。同时,教材内容在小学阶段应当增加像钱学森、钱三强等科学家的爱国故事。

二、将爱国教育延伸到课本之外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小学教材对新中国成立前的文章安排相对较多,而对建国时期,新中国涌现出的许多优秀人物的文章安排几乎没有。对于现代人物传记的缺失比较遗憾。这类优秀人物的读物只能在课外其他读物才能看到,究其原因,有的人物传记事迹太长,没有精华缩短版,难以采用。同时,由于课本内容的局限性,有一些教师在爱国教育方面欠缺用现在实际案例的事实来说话,例如,中国撤侨事件中可以利用《战狼》影视剧为线索,进行现场活教活说。而不是以课时有限为借口,仅以教生字、教词语、教知识等来完成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熟练记忆和掌握,而它本来应该包含比这重要得多的爱国教育就是如此被一些教师教知识背景下所忽略。

三、加强小学生人文精神的爱国教育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把生命教育、智力教育、灵魂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借助小学语文课无疑比其他课程更占优势。在语文学习中让小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引导小学生善待一切生命,使小学生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爱国灵魂的教育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譬如,在上“我站在祖国地图前”这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点拨和讲解,让小学生理解孩子睡在摇篮里多么舒服!他们在摇篮里快乐地成长。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就像孩子睡在摇篮里,多么幸福!诗中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教师应启发学生体会省略的内容,从而丰富诗歌的内涵,感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另外,无论家长或教师应该多给小学生留一点时间,学会玩和做游戏,或者陪爸妈去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要学会去读书。不仅读与语文相关的书,还要读一些与语文相关的生物、地理、历史、优秀人物传记等相关书本。防止教育国家化、工具化直接导致教育的软弱无力、道德真空,使传统德育不具有现实说服力,面对社会生活中种种复杂的道德问题,让小学生也越来越缺乏解释与应对力。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包含着美感和道德感。首先教师应当充满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情感一旦激起,便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挥诱导作用。从小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通过不断地强化,将来便会驱使小学生长大后为祖国的振兴而勇往直前,为祖国的安全而浴血奋战。而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与他们对祖国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要激起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既要凭借直观形象,又要依赖语词支配小学生的认知活动。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站在整个国家角度上去看待社会问题,才能更好教育小学生怎样爱护自己的祖国。

参考文献

[1]孙民云 教育的目的:生命、生活、生长[N].中国教育报,2016,03,28,(9)。

[2]蔡芸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J].长江丛刊,2017,(3),73。

论文作者:刘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对小学语文爱国教育的三点建议论文_刘志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