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的形式特征

动词的形式特征

孙思[1]2009年在《现代汉语动趋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对近百年来动趋式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深入的述评,这不仅整理了研究硕果,道出了研究中的缺陷,也提出了今后动趋式研究的方向,同时更为本文的研究作了有力的铺垫。后文正是在述评的基础上,分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对动趋式进行探究。研究以共时平面为主,历时平面的研究实质上可视为是对动趋式共时平面特征的一种解释。故本文题名为“现代汉语动趋式研究”。趋向动词是动趋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动词的基本特征: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能带处所宾语、存现宾语,不受程度副词修饰等,同时又有别于其它动词。趋向动词可以粘附在其它谓词之后,构成动结式短语(动趋式),表动作位移的趋势或动态这类独特的语义。因而趋向动词是动趋式研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共时研究中,我们以趋向动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意义为线索,探讨了动趋式的范围和性质;在历时研究中,我们以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特征和程度为线索,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趋式句式的历时演变。历时研究说明,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是现代汉语动趋式句式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历时的研究可视为是对动趋式共时平面特征的一种解释。研究运用了叁个平面、语义指向、认知语法、语法化、配价语法等理论,注意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形式与意义、功能相结合,力图多侧面地发掘动趋式的意义和特征。

彭利贞[2]2005年在《现代汉语情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语义学和认知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情态及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考察了现代汉语多义的情态动词与其他语法范畴的互动关系,重点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词情状、体、否定等范畴与多义情态动词同现时对情态解读产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汉语多义情态动词情态语义的语法形式解释系统,深化了对情态及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的认识。 本文分8章,20余万字。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论述的范围、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回顾了逻辑学和语言学对情态的研究,对比了逻辑学的模态研究与语言学的情态研究,分析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指出逻辑学上对模态的形式分析与自然语言的实际情况存在距离,有些逻辑推导甚至与自然语言脱节的情况,但同时也认为语言学中的情态研究是借鉴模态逻辑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文章介绍了语言学史上主要流派对情态的看法,指出了它们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几种文献对情态进行的系统研究的成果。文章还着重讨论了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对现代汉语情态的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已有的现代汉语情态研究及其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情态的几种定义和情态的各种类型,指出了这些定义共同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把情态的定义为“说话人对句子表示的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事实性状态所表达的主观态度”。在分析了几种情态的下位概念之后,从逻辑联系、情态动词的历时发展、儿童语言习得等叁个方面论证了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等叁种类型的合理性。文章还讨论了“主观情态与客观情态”、“语气与情态”、“现实与非现实”这几组与情态有关的概念,希望由此深化对情态本质的认识。 第叁章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情态的主要表现手段,即情态动词。文章先通过对已有文献就这类词冠以不同名称、采取不同的归类、存在不同的功能认识、使用不同的划界标准的分析,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范畴理论,对情态动词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提出了“动词-情态动词-副词”连续同一体的假说,认定了一些有争议词项的情态动词身份。现代汉语的情态动词的多义特征不像英语的情态动词那样普遍,现代汉语存在单义和多义的情态动词,文章对单义和多义的情态动词的义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归纳,并由此得出了现代汉语的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

杨勇[3]2014年在《汉英格位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格位是语言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法范畴,格位的数量、形式与功能等一直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的格位,是生成语法中的句法格(Chomsky1980,1986,1995,2005a等),不以是否有屈折变化为转移,抽象存在于所有语言当中,和传统语法讨论的“性、数、格”中的“格”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格位指的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在某个语法位置上所获得的一种语法属性和形态特性,是体现一定的句法和语义关系的形式手段。它是所有论元的固有的基本特征,是论元在句中出现的允准条件,是句子成活的过滤器,是移位的动因。只有在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中,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语言的特点和本质。本文用原则与参数理论去充分描写和解释汉英格位范畴上表现出来的共性和差异,由格位串联起系列语言现象,验证、发展并完善普遍语法格位理论,预测格位形态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用理论去解释语言现象,用实践去发展理论。通过从语言理论到语言现象,从历时到共时,从规则到例外,从描述到解释的详细梳理,发现汉英两种语言在格位范畴上存在一系列的异同,其一致性如下:第一,从历时层面观察,上古汉语和古英语都有格形态,后来慢慢被介词和语序等形式取代。上古汉语时期的格“形态”主要体现在代词的不同分布上,一些方言中(如青海循化方言、江西铅山方言等)至今还残存有变格化石;古英语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变格,不同的格位有不同的词尾变化。第二,从共时层面看,汉英语都存在主格、宾格、旁格和属格等多种句法格。汉英结构格和内在格表现出诸多的不对称性,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不对称的背后存在一致性,可以用空范畴理论以及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等来解释。第叁,从语言的规则和变异角度看,汉英语都存在大量的非标准授格结构:论元增容、论元隐略和论元共享。我们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这一新概念可以涵盖系列现象,解释一些格位指派中的非常规现象及相关句法问题。第四,从发展趋势看,汉英格位形态演变的趋势都是由繁到简,慢慢脱落。中古汉语时期,“原来人称代词的变格逐渐消失”;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时期,更是呈现出典型的综合语态势。英语的格位一直在简化的“长征”中,中古英语时期,格位系统大大简化,五格系统锐减为叁格。到早期现代英语时期,由主格、宾格、所有格构成的叁格系统基本定型。当然,汉英语隶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英格位范畴之间除了共性以外,也存在一些差异:第一,格位形态丰富程度不等。从历时层面观察,古汉语格位体现在代词的不同分布上,而古英语的格位形态要丰富、复杂得多,体现在每一个名词、代词、形容词词尾上。第二,格位具体句法表现迥异。结构格中,汉语有空主语,而英语不允准;汉语有双主语和多主语现象,英语一个小句,一个主语,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英语中有虚主语,而汉语中没有;英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泾渭分明,但是在汉语中,及物动词可以不带宾语,不及物动词有时候可以带宾语;内在格方面,汉英旁格之间的差异较小,属格之间差异很多,差异主要体现在形式方面,而功能大同小异。第叁,非常规授格结构的运用频率不同。在论元增容和论元共享的使用频率上,汉语远远大于英语。汉语论元隐略很常见,而英语一般不可以省略论元。汉语和英语在格位范畴上的共性,是由人类大脑构造和语言机制等决定的,充分体现了普遍语法的原则性。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主要在于功能语类,而且结构的差异,往往是参数设置的两个不同方向,在不同语言当中的赋值不一样而已。研究汉英格位的异同,具有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

杨旭[4]2016年在《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研究》文中认为空间的体验与感知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出发点,它在人类思维形成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汉语趋向连动式是人们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的一种空间范畴构式,而它的产生与演化不仅是汉语语法体系自我调配、自我适应的结果,更是汉民族在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上相促相生的产物。然而,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研究,尤其是在构式的形式和意义演化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却未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学界对汉语趋向连动式在历时维度和共时维度上的研究较为零散,未成系统,不能全面、深入地考察它的构式演化历程。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历时构式语法中的构式化理论(constructionalization theory)为基础,尝试把汉语趋向连动式的形式和意义的演化视为一个整体的构式化过程,从理论建构与构式实例分析出发,对其构式的形式和意义的演化予以同等关注,旨在揭示隐藏在其构式化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以期丰富构式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扩展构式化理论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研究和运用范围。汉语语法体系的研究需要不断借鉴一些新兴的语言学理论才能深入地推进和发展。构式化理论是认知构式语法和历时构式语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构式化是构式的形式和意义的产生与演化的结果。每一种语言都会产生构式化,而汉语趋向连动式在主观趋向空间、客观趋向空间以及复合趋向空间的构式化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在构式化理论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以下叁个方面的问题:(1)汉语趋向连动式构式化的由来和表征手段是什么?(2)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表征引起了汉语趋向连动式的哪些构式演化类型?(3)隐藏在汉语趋向连动式背后的构式化机制是什么?本研究基于国家语委在线语料库的统计数据与分析,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和个案研究方法,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历程及其机制进行阐释。我们把汉语趋向连动式分为主观趋向连动式,客观趋向连动式和复合趋向连动式叁种构式形式。我们对这叁种构式产生的构式化已达成了一些认识,其研究发现归纳如下:第一,主观趋向连动式“V来/去”源于说话人水平空间的视角投射,进而表达说话人视角上的主观趋向构式义,在历时维度上演化为一种固化的语法标记构式。无论“v来/去”构式的形式和意义如何演化,它们在构式上的趋向意义都是说话人赋予的,都源于说话人的身体结构、空间特性和知觉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v来”构式表征说话人视角上的“靠近”义,而“v去”构式表征说话人视角上的“离去”义。主观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表征既包含说话人参照点的因素,也遵循信息编码的时序原则,同时说话人主观视角的选择会制约叙事语篇的连贯性。这些构式化表征的手段引起主观趋向连动式在历时维度上演化为具有承接功能、目的标记功能和事态助词功能的构式类型。承接功能的构式演化为目的标记的构式演化和事态助词的构式演化提供了句法语境、语义条件和前构式演化的准备。目的标记功能的构式演化处于承接功能的构式演化和事态助词功能演化的过渡语境阶段,即临界语境阶段或使成语境(enablingcontexts)阶段。事态助词的构式演化是主观趋向连动式的后构式演化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滞留性和较强的能产性。构式中的自主—依存性、说话人思维的类比化和说话人视角的主观化是引起汉语主观趋向连动式发生构式化的主要机制。从自主—依存联结的关系来看,“v来/去”构式体现双重和不可分离的语义关系。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对自主成分和依存成分的关注度是相等的,其视点都聚焦于具体化空位的关系上。构式化的运作机制是一种意向性的活动,它的产生受到意向性因素的制约。从自主成分推衍出来的依存成分主要是通过自主成分与依存成分之间的相邻或相似关系才得以实现。因此,构式化的产生受相邻或相似关系的制约。说话人使用语义类推的方式建构新的构式表达式。类比化是触发汉语主观趋向连动式向其他构式类型演化的主要机制。说话人的主观视角引起“v来/去”构式具有消解说话人视角偏差的作用。第二,客观趋向连动式源于人们对空间方位感知和互动的认知方式。这种方式投射到语言结构中就具有对应的构式形式和意义,并且在说话人心理上形成一种固化的构式。客观趋向连动式的形成遵循格式塔感知的机理,体现出人们空间垂直方位感知的整体性。从“v上/下”构式形式来看,说话人在与客观趋向空间交互时用于描述事件的起点、过程、终点以及持续性状态的认知参照点是一个连续体的图式构式。它们形式的演化是链状型的模式。从“v上/下”构式意义来看,说话人把趋向空间的意义映射到非趋向空间的意义上,而这些意义是处于一个整体的构式网络体系之中的。“v上/下”构式均具有链状型模式和辐射型模式。引起这两种构式演化路径的主要机制是人们在认知上的范畴化和隐喻化。构式化的使成语境引起“v上/下”构式发生扩展和泛化,触发说话人在原型构式和非原型构式之间作出意向性选择,引起说话人使用非范畴化的手段表达空间概念。“v上/下”空间隐喻构式的形成是在特定文化基础上产生的。“v上/下”构式隐喻化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人们对“v上/下”空间构式感知的相似性又为隐喻的表达创造相似的感知经验并提供无限的动力。第叁,复合趋向连动式是人们根据物体方位和说话人所在位置表征出的一种复合空间构式。它主要表达主客观趋向空间的位移和变化。我们主要考察“v上来/上去”和“v下来/下去”构式在历时维度上从表示具体的趋向空间意义向表示抽象的非空间意义的演化,在构式内部形成新的构式形式和新的构式意义,从而产生构式化。复合趋向连动式中“v上来/上去”和“v下来/下去”构式化的表征手段主要遵循距离像似性原则和时间顺序象似性原则。前者可以从定位宾语和无定位宾语两个方面进行构式化表征。后者可以通过先后型构式和同步型构式进行构式化表征。这样的构式化表征会引起“v上来/上去”和“v下来/下去”出现构式空缺。说话人在感知上的突显,心理上的突显和视角上的典型性是导致这些构式空缺的主要因素。复合趋向连动式是新分析和类比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说话人对构式中的处所宾语和行为动词作出了不同程度上的识解和新分析,这种认知机制导致了复合趋向连动式发生构式演化,引起趋向连动式向不同层级的构式类型扩展。处所成分直接进入到行为动词与复合趋向动词之间进行新的构式建构,并成为复合趋向连动式中的处所宾语,在此基础上,主体原有的视角通过类比思维和新分析的机制建立起来。同时这两种认知机制使复合趋向连动式以链状型和辐射型的模式发生构式化。复合趋向连动式作为空间表达的构式系统,它的构式化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和层级性的特征。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首先,本文基于构式化理论阐释了汉语趋向连动式在形式和意义上的构式化历程,从而尝试提出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路径既有“链状型”的模式,也有“辐射型”的模式,为汉语其他动词的构式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本文进一步地丰富了构式化理论研究的内涵并指出了英语构式化理论研究应该实现多层面的研究模式。对汉语展开的构式化研究,不仅可以从微观层面透视构式的演化规律,而且可以从宏观层面纵向把握构式的演化进程,从而突破微观层面单一的构式化研究模式。最后,本研究的结论亦可为探究构式的起源提供参考,也为“构式是如何习得的”这一难题寻觅到理论依据。

朱丽娟[5]2012年在《基于配价理论的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了现代汉语中106个心理动词为研究对象,语料大部分来源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以配价为中心,系统研究了这106个心理动词的配价情况并对它们的配价情况进行了认知分析。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现状以及简要介绍了配价理论,并提出了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现代汉语106个心理动词的考察范围和配价分类。本章是整篇文章的基础,采用范晓(1996)提出的定价形式标准和辨价的操作方法将106个心理动词逐一地定价和归类,最后发现这106个心理动词中属一价的心理动词只有7个,属二价的心理动词有99个,没有属叁价的情况出现。第叁章和第四章一价心理动词和二价心理动词的考察。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分别对这两价心理动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考察。考察主要从叁个方面展开: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心理动词的句法特征和心理动词的句型。本部分最后发现了与《动词用法词典》用法有出入的词。第五章对比一价心理动词和二价心理动词。在第叁章和第四章基础上,分别从语义、句法两方面对一价心理动词和二价心理动词进行了对比,它们的语义特征差别不大,句法特征主要区别在于后带名词宾语的情况。第六章现代汉语心理动词配价的认知分析。本章是全文的亮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引用LCG、FCG和“扩散激活理论”的思想对心理动词的配价进行了较全面的认知分析。第七章结语。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文章的必要性和价值,提出了有待改进的方面。

周晓凤[6]2017年在《《红楼梦》心理动词多维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心理动词多维度研究”主要以作品中常用心理动词为研究语料,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描写与解释,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描写分析了心理动词在当时语言环境下的显着特征,包括语义场特征、及物性特征、量性特征,以及过程结构特征。与现代汉语比较,该论文发现了相关心理动词语义场在不同时期表现上的异同,并主要针对不同之处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该论文一共涉及七个章节的内容,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成为论文有机整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是绪论,第一节首先介绍了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然后第二节综述了跟选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包括《红楼梦》词汇研究、汉语心理动词研究(主要为古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等内容。第叁节结合语言学、心理学相关理论重新探讨了心理动词的概念、范围,以及分类标准。心理动词是表示人类心理活动、存在、变化的词,《红楼梦》心理动词宏观上分为心理活动动词和心理状态动词两大类。第四节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材料的提取方式,分析手段,以及写作步骤。第二章和第叁章以语义场理论为指导全面考察分析了 280个《红楼梦》心理动词的概念意义和语法功能,同时对比分析了《红楼梦》心理动词在现代汉语语义场中的变化。第二章是《红楼梦》心理活动动词语义场的考察,涉及常用心理活动动词75个,被分为思维类、认知类、感觉类和判断类,以及类下属的思考义、猜想义、知道义、记忆义、忘记义、感觉义、判断义、推断义,共8个小类。第叁章是《红楼梦》心理状态动词语义场考察,涉及常用心理状态动词205个,被分为情绪类、情感类和意愿类,以及类下属的喜悦义、悲痛义、愁闷义、愤怒义、惊慌义、惭愧义、爱惜义、恨嫌义、思慕义、挂念义、惧怕义、敬服义、希冀义、愿意义,共14个小类。分析发现了《红楼梦》心理动词的显着特点,与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比较,单音节动词使用多,而且大多数都已经不在现代汉语常用心理动词的语义场里了。双音节词有“同素逆序”和“同词异形”现象。此外,有些双音节词在《红楼梦》中使用时可析性强,既可以作一个词使用,也可以分开作为两个词使用。有些双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不同的变化,有的根本不在相关语义场中了,有的意义发生了改变,有的义项发生了变化。第四章是《红楼梦》心理动词的及物性考察。第一节高度概括了动词及物性理论。第二节考察了心理活动动词的及物性。第叁节考察了心理状态动词的及物性。第四节考察了心理状态动词的不及物性。通过考察分析得知,《红楼梦》心理动词按照及物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思维类”心理活动动词>“感觉类”心理活动动词>“认知类”心理活动动词>“情感类”心理状态动词>“判断类”心理活动动词>“意愿类”心理状态动词。同时考察还发现,“情绪类”心理状态动词不具备及物性,而且成员都是非作格不及物动词。第五章是《红楼梦》心理动词的量性考察。主要考察了心理动词的物量表达、程度量表达,以及动量表达,同时也讨论了这叁种量的大小情况,最后对比了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量性表现,总结了《红楼梦》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物量方面,《红楼梦》心理动词的物化主要是通过使用临时量词的方式来实现的。程度量方面,《红楼梦》心理动词主要通过“程度副词(充当状语)+心理动词”和“心理动词+程度副词(充当补语)”两种结构来表达量性,但无论哪种结构都是用来表示程度的加深或加大。动量方面,因为心理动词的动量具有主观的模糊性,所以《红楼梦》心理动词与通量词搭配最多,如次数量词“次”,“回1”;计时量词“回2”,“天”,“日”,“年”。第六章是《红楼梦》心理动词过程结构考察。结果发现,《红楼梦》心理动词过程结构只有4种类型,即“无限结构(Va)”类型、“前限结构(Vb)”,“双限结构(Vc)”类型和“点线结构Ve”类型。与现代汉语比较,《红楼梦》心理动词“前限结构(Vb)”数量多,所以其心理动词动作性和变化性偏弱,状态性偏强。第七章是结论。此部分回顾总结了前面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指出了该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同时对将来同类研究给出了建议。

黄雪霞(Ng, Sock, Hia)[7]2015年在《现代汉语“起”、“上”组趋向范畴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普通话与闽南方言的对比视角,通过四个专题的形式,对现代汉语趋向范畴中的表上向的“起”、“上”组趋向动词的相关问题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全文以专题为纲,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十四章。“绪论”简要阐释趋向范畴的概念与界定,并介绍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等,以及所运用的相关认知语言学理论和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章节组织和安排。专题一:“起/起来”与“上/上来”研究本专题分为四章,主要研究普通话“起/起来”与“上/上来”的语义发展与语法形式特征等。从考察发现,作谓语的“上”和“上来”先后产生于周朝和唐朝,而“起”和“起来”则先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和东汉,它们作补语的用法则都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共时平面上,“起/起来”和“上/上来”从表基本位移义,在句中单独作谓语到发展为趋向补语表基本趋向义,之后又引申出结果义和状态义的用法,其中“起来”在表状态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虚化和语法化后含有表评价义的插入语功能,二者都体现出由实到虚的连续统,因此可说是完成了整个语法化过程,只不过“起来”的语法化程度较高。专题二:闽南方言/普通话“V起/起来”与“V上/上来”的语义交叉研究本专题分为叁章,主要是对闽南方言“起/起来”进行深入的考察,并从闽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视角,对“起/起来”和“上/上来”的语义重合进行探讨,此外也对普通话“V起/起来”和“V上/上来”的语义交叉进行探究。我们的考察发现,闽南方言“起/起来”与普通话“起/起来”和“上/上来”体现出一些语义重合的现象,因此闽南方言“V起/起来”所涵盖的语法意义比普通话“V起/起来”的更广。此外,我们也发现“起/起来”与“上/上来”的语义重合主要体现在其表“上向”的空间方向性方面不强调终点信息的表达,而其语义的分化是来自“上/上来”所含有的“横向”空间方向性特征以及其对“上向”位移时所强调的离开源点的特征。我们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概念为基础,将“起/起来”与“上/上来”的表上向趋向位移称为“趋向象似性”,语符趋向相似于人类认知中的趋向概念及其认知方向性。专题叁:“起去”研究本专题分为四章,主要是从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视角对“起去”的语法功能、语义特征等进行深入的考察,文中也对表上向趋向位移的“上去”进行探讨。从考察发现,闽南方言“V起去”与普通话“V起去/上去”无论是在表趋向义、结果义或状态义方面,都体现出较多的义项合流,因此闽南方言“V起去”所表述的语法意义要比普通话“V起去”的还要广。此外,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由于普通话“V起去”与“V上去”本身存在着义项的合流以及“V起来”在特定语境下替代了“V起去”,因而使到“起去”逐渐被“上去”和“起来”所替代。专题四:“V起来”与“V起去”不对称现象研究本专题分为叁章,主要是从历时平面的形成时间角度、认知参照点的视角以及“V起来/起去”对动词V的选择共现入手,对普通话“V起来”与“V起去”的不对称现象进行探究。我们发现作谓语和作补语的“起来”先后产生于汉代和唐代,而作谓语和作补语的“起去”则都产生于宋代。“V起来”从表趋向义引申出结果义和状态义主要是发生在宋代至明代之间,而“V起去”则是介于明代至清代之间。“V起来”由于不受到“来”的制约,其参照点可在低处,也可在高处,因此能与“起来”共现的动词/形容词的范围很广。在“V起去”中,作为主观参照点的“去”在作用上是成了帮助表示背离性趋向的一个附着成分,这与“起”的上向方向性并不一致,所以能与“起去”共现的动词显得非常有限。因此,就历时平面的形成时间、认知参照点的视角以及“V起来/起去”对动词V的选择共现而言,“V起来”与“V起去”都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结语:本章概括了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结论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孟丽[8]2008年在《现代汉语腿部动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身体动作是人类最原始,最普遍的行为。对身体动词的研究也是语言学界对动词以及相关语义和句式的最朴素的研究。但此方面的研究还甚为薄弱。以往学者们对身体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身体动词的整体研究,而对与具体身体器官相关的动词的研究较少,其中只有对手部动词做过少量的描述。这样就使各部位身体动词之间的区别研究和身体动词与身体名词之间的配偶搭配问题研究无法深入展开。另外对身体动词句式的转换,以及限制条件等的考察还不够充分。鉴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本文就以腿部动词为切入口,以论元结构理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经典力学的客观科学标准为依据,运用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对腿部动词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分析,希望能对汉语动词和句式的研究,进而对身体动词的研究提供可鉴之资。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一、绪论。本文对腿部动词的研究借鉴了以往身体动词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一些研究方法,所以在这部分对身体动词研究的一些主要观点和成果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理论借鉴等。二、腿部名词和腿部动词的理解和界定。根据语言自身的客观事实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腿部名词进行了定义。对腿部动词也进行了界定,并且提出了鉴别腿部动词的语义标准,语法框架和频率标准叁条准则。最后还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腿部动词分为配偶腿部动词和泛配偶腿部动词;涉物腿部动词和涉己腿部动词。叁、配偶腿部涉物动词。给出配偶腿部涉物动词的定义,并确定属于该部分的动词范围。这一部分着重分析配偶腿部涉物动词的语义特征,论元和句式叁部分。首先,将配偶腿部涉物动词的特征分析为:[+固定],[+位移],[+状变]和[+持续]。然后又对其中的[+位移],[+状变]和[+持续]特征进行下位分析。其次,对该类动词的施事,受事,工具和处所论元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由腿部名词充当的施事角色,受事角色和工具角色都具有非典型性的结论。在处所论元部分,根据是否能跟源点搭配,将配偶腿部涉物动词分为起止类动词和终到类动词。最后,分析配偶腿部涉物动词的两类基本句式及各自的句式变体,对句式“N _人+N_腿+ V_1+C”转化为“把”字句时易做他状变理解,“N_人+N_腿+V_1+C”和“N_人+N _腿+V_1+N处”两个句式皆不可转换为“被”字句等句式现象做了初步的解释。另外,在本部分的最后,还对工具论元在句式“N_1+V_1+ N他”和“N_人+N_腿+V1”中的不同显现以及N腿的工具角色与施事角色的对比进行了研究。四、配偶腿部涉己动词。在对配偶腿部涉己动词进行定义并确定范围以后,对该部分动词从语义特征,论元分析,句式,隐现问题及施事角色的相关问题和配偶腿部涉物动词与配偶腿部涉己动词的对比几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配偶腿部涉己动词的[+位移],[+状变]和[+持续]叁种语义特征。其中,在对[+状变]特征进行下位分类的同时,讨论了该小类之间的区别,确定了[+他状变]的原型范畴,并对配偶腿部涉物动词与配偶腿部涉己动词表示[+自状变]时所采用的句式不同,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其次,对配偶腿部涉己动词的施事,受事,工具,处所论元进行分析。其中工具论元虽为可有论元,但在叁种情况下,它却不能随意的省略。在处所论元部分,我们研究了“终到类动词”和表示处所的“从……”结构搭配时所发生的词义扩大。然后,分析了该类动词的基本句式,句式变体和相关句义。接着,着重讨论了配偶身体名词做施事时的隐现问题。并且按照腿脚部器官与施事者整体的情况是否一致,来分析“N_人+N_腿+V_2”句式中的施事角色。最后,将配偶腿部动词的两大分野—配偶腿部涉物动词和配偶腿部涉己动词,从语义,论元和句式叁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五、泛配偶腿部动词。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将泛配偶腿部动词与腿部名词搭配及其与其它身体名词的搭配进行对比研究,并试图找出其它身体动词成为泛配偶腿部动词的规律。我们首先对以往泛配偶身体动词的研究做了简单的回顾,确定本部分的研究任务。接着,对泛配偶腿部涉物动词进行定义并确定范围。分析了泛配偶腿部涉物动词的内部差异和“弱工具”义。然后,对泛配偶腿部涉己动词进行定义并确定范围。分析了泛配偶腿部涉己动词的内部差异和“弱受事”义。最后,从腿部名词的角度,运用比喻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泛配偶搭配的规律,最后得出“一个身体动词能成为泛配偶腿部动词的机率与发出该动作的身体名词和腿部名词之间相似点的多少成正比”的结论。本文注重对语言形式的描写,在尊重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对所遇到的语言现象,进行细致的描写,并尝试从功能,认知等多种角度进行解释,对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频率统计。本文对理清复杂的结构形式,将身体动词研究,动词与名词之间语义关系的研究,特定句式的研究引向深入以及对汉语教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

崔慜知[9]2014年在《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迭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谈论现代汉语动词重迭,在语言象似性所具有的基本概念基础上,探讨关于汉语单音节动词重迭的问题,所讨论的内容包括:第一、动词复数问题及动词重迭基本语义;第二、瞬间动词的重迭问题;第叁、动词重迭“看看”和动词“看”的语义关系模式以及之间的语义复杂性;第四、“V一V”是否是重迭形式的问题;第五、动词重迭的词汇化趋向;第六、韩语副词“jom”和动词重迭共有的语义功能。第一章是绪论。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然后简介前人动词重迭研究的概况和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语言象似性理论,最后对创新点、存在的困难予以说明。第二章主要关注的是汉语动词重迭具有的语言象似性现象,我们讨论动词重迭的语义是从数(number)的概念出发的。动词所具有的的数范畴和动词重迭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动词的数特征,我们可以得出汉语动词重迭所具有的基本语义功能。我们可以把动词重迭的语义分成两类:内部语义;外部语义。第叁章着重谈论的是瞬间动词不可重迭的原因。现代汉语中瞬间动词为按时间概念分类而来的一个动词小类,我们再把瞬间动词分成复数瞬间动词和单数瞬间动词,瞬间动词和时间因素有密切关系。我们通过时体的搭配及时间副词的分析挖掘出两个不同的瞬间动词所具有的特征。然后通过事件意义和轻动词的区别得到瞬间动词和动词重迭不相容的原因。第四章考察“看看”所具有的语义变化,首先考察动词“看”的语义特征,正是因为“看看”是动词“看”的重迭形式。虽然“看看”经历了一些嬗变,但是我们还是把它的基本功能视为重迭,即表示动作复数。通过分析“看看”和“看”的语义特征,把“看看”分为四种:看看1;看看2;看看3;看看4。第五章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讨论“V一V”所具有的的特征。我们先通过考察“V一V”和同形动量词组合“V一V”特征比较,得出“V一V”不是动量组合的结论。还有将“V一V”和单音节动词重迭“VV”相比,认为“V一V”也是动词重迭形式之一。第六章探讨的是动词重迭的词汇化现象,通过重新分析,动词重迭词汇化了。动词重迭承担两个词分别都具有的功能,这样动词重迭才能完全表达自己所具有的的语义,同时也具有完整的功能。动词重迭的词汇化导致外部和内部都发生了变化,又引导了象似度的变化。第七章为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其他语言的动词重迭,有的学者认为汉语动词重迭具有非象似性,还有其语义是汉语具有的个性。但是通过其他语言中动词重迭的语义分析,我们挖掘出这不只是在汉语发生的语言现象,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现象。我们还通过不存在动词重迭的韩语分析,更确定汉语动词重迭的基本语义确实是具有象似性的。在韩语当中的副词“jom”可以表示汉语动词重迭语义,而且韩语“jom”蕴含我们所谓的动词重迭的基本语义。第八章为结论。

褚鑫[10]2016年在《构式语法观下的动结式及相关句式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动结式及相关句式是汉语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数集中在动结式句法、语义的描写,以及论元的选择条件和配位方式上。我们认为前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成果,但是仍有加以补充的空间。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汲取前人的优秀成果,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以另外一个视角对现代汉语动结式及相关句式进行探讨。全文共分为7章。其中,第1章是绪论;第2章是动结构式形成的理据和动因:从“致使—结果”范畴、意象图式到动结构式;第3章是动结构式的内部建构;第4章是动结构式论元的熔合过程;第5章是动结构式形成的相关句式;第6章是动结构式致事论元分析;第7章是结语。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构式语法理论和动结式以往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动结式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思路以及语料来源。第2章:动结构式形成的理据和动因:从“致使—结果”范畴、意象图式到动结构式。本章旨在探寻形成动结构式的理据和动因。本章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证明:现代汉语言中确实存在动结结构的语义表达框架,其言语表现形式是动结式,并根据其句法语义特征证明动结式是构式。然后本章运用范畴化理论、隐喻理论、事件语义学等观点,从分析“致使—结果”事件入手,概括“致使—结果”范畴的成因,分解“致使—结果”意象图式的各个要素,探讨“致使—结果”范畴句式,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动结句式是“致使—结果”句式的原型成员(基本句式)。本章最终描述动结构式形成的过程,为进一步分析动结构式的内部组成成分做好准备。第3章:动结构式的内部建构。构式的组成成分是指有资格进入构式的动词及构式的论元,构式的意义是由各个组成成分的意义整合而成。动结构式的特殊性在于其包含述语动词V和补语谓词C(补语可以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两个谓词性成分。本章首先确定了动结构式的结构中心和意义中心,然后分析述语动词和补语谓词的主次关系。本章还探讨了述语动词的词汇意义,描述了述语动词、述语动词参与者角色和补语谓词参与者角色进入动结构式的限制,进而探讨了述语动词和动结构式、参与者角色和动结构式之间的关系。本章还讨论了动结构式意义的多样性以及动结构式之间的关系。第4章:动结构式论元的熔合过程。动结构式的论元是述语动词V的参与者角色和补语谓词C的参与者角色与动结构式的论元角色熔合而成的。本章详细描述了“病倒类”等十四类动结构式中述语动词V的参与者角色和补语谓词C的参与者角色与动结构式论元角色的熔合过程,并且归纳了熔合的特点。本章重点探讨了动结构式的隐性论元及其熔合过程。本章还论证了“洗脏类”动结构式范畴内具有原型意义,其它各类动结构式的意义都是由原型意义引申出来的,与“洗脏类”的原型意义具有范畴内家族相似性。第5章:动结构式形成的相关句式。本章依据第4章归纳出来的各类动结构式的论元数量重新把动结构式归为叁大类,并且总结了各类的共性与特性。本章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的动结构式在基础句式的基础上参与形成重动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可能性。重动构式、把字构式和被字构式本身具有特定的构式义,而动结构式本身也具有特定的构式义,两种构式在整合过程中相互妥协、相互作用、相互激发,最终形成合格的表达式。本章还论述了动结构式形成重动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机制是压制。压制使动结构式中的某个论元更加突显以符合上述句式的要求。把字构式和被字构式对动结构式的压制与重动构式对动结构式的压制是不同的。第6章:动结构式致事论元分析。本章具体讨论了现代汉语动结构式致事论元的性质及其作用、致事论元来源的多样性、致事论元选择的认知动机和语义限制以及遭受类动结构式。致事论元是致使—结果范畴的一个语义角色,其根本作用就是提升自身的显着性,明确自身的致使力,促使致使义的发生,导致结果义的实现,使动结构式得以实现。致事论元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可以由述语动词V的参与者角色熔合而来,也可以由补语谓词C的主论元参与者角色或宾论元参与者角色熔合而来,还可以由活动参与者角色或外部参与者角色熔合而来。致事论元具有事件性。参与者角色熔合为致事论元受到语义层面的限制,规约性程度越高、具体性程度越高、直接性程度越高,成为合格致事论元的可能性越大。遭受类动结构式是动结构式的变体,是致事论元来源多样性的具体表现,除致使—结果义外,还表达了意料之外的负面意义。第7章:结语。在本章中,我们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动趋式研究[D]. 孙思. 四川师范大学. 2009

[2].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 彭利贞. 复旦大学. 2005

[3]. 汉英格位比较研究[D]. 杨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 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研究[D]. 杨旭. 西南大学. 2016

[5]. 基于配价理论的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 朱丽娟. 四川外语学院. 2012

[6]. 《红楼梦》心理动词多维度研究[D]. 周晓凤. 吉林大学. 2017

[7]. 现代汉语“起”、“上”组趋向范畴的认知研究[D]. 黄雪霞(Ng, Sock, Hia).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8]. 现代汉语腿部动词研究[D]. 孟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9]. 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迭研究[D]. 崔慜知.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构式语法观下的动结式及相关句式研究[D]. 褚鑫. 吉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动词的形式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