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城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加固方法的选择

    绍兴城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加固方法的选择

    杨丽君[1]2003年在《绍兴城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加固方法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绍兴城区的地基为典型的软粘土地基,分布深而广,具有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等特点,给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一般建筑而言,地基大都需进行加固处理,所以合理选用加固方法,是利用软基的首要问题。本文根...
  • 涵洞作用影响下的分层填筑高路堤的自身沉降规律研究

    涵洞作用影响下的分层填筑高路堤的自身沉降规律研究

    邢文书[1]2003年在《涵洞作用影响下的分层填筑高路堤的自身沉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高路堤下埋设涵洞是山区公路建设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高路堤自身压缩较大,不可忽视,涵洞顶部土压力的大小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填土高度,涵洞截面尺寸,沟谷底部宽度,沟壁坡角,填筑体性状,施工工序与工艺等。堤顶沉降过大...
  • 土—桩—承台—机器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土—桩—承台—机器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田建华[1]2003年在《土—桩—承台—机器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土-桩-承台—机器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桩-土-承台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参数研究。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以往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很多方法难以考虑承台的埋置作用,因此有关埋置承台(低承台...
  •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陷穴治理方法研究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陷穴治理方法研究

    石玉玲[1]2003年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陷穴治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下伏陷穴,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常见的公路灾害,给交通运输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是公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依托湿陷性黄土路基陷穴探查技术研究课题,首先对黄土陷穴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然后...
  • 群桩基础在饱和软土地基中的工作性状研究

    群桩基础在饱和软土地基中的工作性状研究

    程泽海[1]2003年在《群桩基础在饱和软土地基中的工作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饱和软土地基中群桩基础工作性状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存在较厚软弱下卧层的桩土筏结构体系,考虑桩端下卧层土体的固结对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的影响,研究揭示了基础内力、变形和桩顶反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群桩中...
  • 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刘猛[1]2016年在《“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及变形计算研究》文中提出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因可兼顾水平加筋体与复合桩基两者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认可,其中,“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因其对软土地基良好的处治效果,以及在施工成本与时效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速交通领域...
  • 桩筏基础沉降研究及应用

    桩筏基础沉降研究及应用

    魏东[1]2003年在《桩筏基础沉降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在软土地区,为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或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建筑物的基础往往要采用桩基础。目前桩基础已经成为松软地基上的主要基础形式。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物的沉降,基础反力和上部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了解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一般规律,并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
  • 黄土浸水入渗特性原位试验研究

    黄土浸水入渗特性原位试验研究

    于友成[1]2003年在《黄土浸水入渗特性原位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湿陷的大变形理论描述与数值仿真分析》(No.598780401)和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黄土的浸水特性研究》(No.200131881214),通过大规模黄土原位浸水入渗试验,对典型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特...
  •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软基性状研究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软基性状研究

    金小荣[1]2007年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基试验及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真空预压法及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具有诸多优点。近年来,该法在码头堆场、机场、发电厂、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桥头段等软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真空预压法及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机理研究、施工工艺、...
  • 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成桩技术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研究

    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成桩技术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研究

    周迎新[1]2001年在《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成桩技术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刚性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单桩强度高、承载力高、变形小的特点,在华北地区常用于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其中,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成桩技术自研制以来,已在多项复合地基工程中进...
  •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李明杰[1]2004年在《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桥头跳车是由于构造物与台背路堤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是高速公路“八大”通病之一,如何减轻或者消除桥头跳车,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论文结合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项目台背处治,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桥头跳...
  • 山岭重丘土石混填路基压实与检测技术

    山岭重丘土石混填路基压实与检测技术

    刘立明[1]2002年在《山岭重丘土石混填路基压实与检测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路基压实与检测技术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无疑,就细粒土而言,无论压实理论、工程实践与规范、标准都已相当成熟。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向山区的延伸,不同含石率的碎石土作为路基主要填料的格局已经出现,一些新建工程由于碎石土路基...
  • 高等级公路路基膨胀土土性改良及施工技术的研究

    高等级公路路基膨胀土土性改良及施工技术的研究

    莫红艳[1]2002年在《高等级公路路基膨胀土土性改良及施工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膨胀土是一种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破坏的高塑性粘土,特别是对高等级公路路基工程和大型结构物所产生的变形破坏作用,往往具有长期、潜在的危险。本文从非饱和土力学的角度出发,以南宁市快速环道北环工程的K12+840~K12+92...
  • 高等级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

    高等级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

    张嘉辉[1]2008年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张石高速公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湿陷性黄土是黄土的一种。黄土是第四纪堆积的,以粉土颗粒为主,富含碳酸盐,具有大孔型、黄色的松散沉积物。黄土在世界上分布较广,覆盖着全球大陆面积的2.5%以上,黄土在我国河北省也有分布,由于具有特殊的成分和性质,黄土在工程...
  • 嵌岩桩施工检测技术及竖向承载力研究

    嵌岩桩施工检测技术及竖向承载力研究

    张百全[1]2002年在《嵌岩桩施工检测技术及竖向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嵌岩桩应用广泛。已有的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理论与其实际受力性状差别较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嵌岩桩的施工及检测技术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对于嵌岩桩的施工技术和检测手段,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本文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嵌...
  • 一维大应变固结问题的解析理论研究

    一维大应变固结问题的解析理论研究

    郑辉[1]2004年在《软粘土地基大应变非线性流变固结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结理论历经八十年的发展已较为完善。然而,虽然非线性、流变、成层性是实际软粘土的最基本特性,现有的各种固结理论仍不能将之同时考虑,而仅能考虑其一或其二。因此系统深入地开展更贴近实际的成层软粘土地基大、小应变非线性流变...
  • 砌体结构房屋纵横墙荷载差对顶层裂缝影响的研究

    砌体结构房屋纵横墙荷载差对顶层裂缝影响的研究

    王湘军[1]2002年在《砌体结构房屋纵横墙荷载差对顶层裂缝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城乡居住房屋的主要结构形式,但由于其本身的抗拉性能不佳,容易形成裂缝,尤其在多、高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顶层容易形成斜裂缝,这已成为土木工程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多、高层砌体结构房屋的...
  • 水平荷载下群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分析

    水平荷载下群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分析

    邬宝林[1]2003年在《倾斜荷载下群桩内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近年来大跨径桥梁及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基桩的承载能力及桩长日益增大,倾斜荷载下基桩的受力分析和设计理论已成为目前土木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我国现行规范将桩顶倾斜荷载分解为竖向和水平荷载分别计算再进行迭加而...
  • 大型沉井基础与地基土共同作用研究

    大型沉井基础与地基土共同作用研究

    苟联盟[1]2000年在《大型沉井基础与地基土共同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木建筑工程中上部结构理论较为成熟,建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事故主要因地基问题引发,而地基土的压缩,大型基础的变形变位及稳定性,均与土的固结有关。目前,工程数值计算中,对土固结的有限元分析大多停留在二维固结理论解法或叁...
  • 水平荷载下高层建筑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

    水平荷载下高层建筑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

    武成浩[1]2010年在《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理论的高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考虑土—结共同作用效应对于正确预测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以及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当前结构工程研究领域里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不少成果,但由于问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