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绳海槽南部地震层序与构造复原

    冲绳海槽南部地震层序与构造复原

    郭军华[1]2004年在《冲绳海槽南部地震层序与构造复原》文中指出冲绳海槽是一个发育在中国东海大陆边缘新生的弧后盆地,其东侧琉球沟弧系,是活动的洋陆俯冲汇聚带,西北倾斜的贝尼奥夫带显示菲律宾板块俯冲于琉球岛弧之下。冲绳海槽北部与日本九州相接。冲绳海槽的南端为台湾-吕宋岛弧,为一比较典型的弧-陆碰撞构...
  •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地震监测技术研究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地震监测技术研究

    王新红[1]2004年在《胜利油田稠油热采地震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胜利油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稠油资源,目前主要依靠注过热蒸汽的手段提高稠油采收率,用地震方法监测注蒸汽热前缘推进范围,对于油田开发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研究含稠油岩芯的地震波速度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对取自胜利油田的几种稠油...
  •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余湛[1]2008年在《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地震安全性评价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由此可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具...
  • 储层沉积微相随机模拟方法及应用

    储层沉积微相随机模拟方法及应用

    王剑[1]2004年在《储层沉积微相随机模拟方法及应用》文中提出我国的油田开发正面临着从易开发区到难开发区、从部分油藏的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到储采基本平衡向严重不平衡过渡的严峻形势。加之考虑到我国陆相储层的复杂性,都向石油开发工业提出了新的难题,需要对储层进行更加深入、精细的研究。沉积微相是体现储层...
  • 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

    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

    李进文[1]2004年在《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的大型铜金矿集区。研究表明,区内铜(金、硫、铁)矿床与中酸性侵入岩具有密切时空和成因联系。这些侵入岩受基底和盖层构造的控制,主要沿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分布,形成时代...
  •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蔡劲松[1]2004年在《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文中指出岷江上游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上游生态环境屏障地带,其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优劣,直接关联到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四川盆地丘陵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区内丰富的各类资源也亟待合理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岷江上...
  • 川西高寒地区岩质陡边坡生态护坡技术研究

    川西高寒地区岩质陡边坡生态护坡技术研究

    徐华[1]2006年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护坡基材及其在岩质边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陡边坡生态护坡技术应用较少,其生态基材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因此,研制一种适合于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陡边坡生态护坡技术的生态基材,就成了当前生态护坡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其护坡机理、护坡...
  •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系统之滑坡远程监测子系统的研究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系统之滑坡远程监测子系统的研究

    丁辰[1]2004年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系统之滑坡远程监测子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滑坡、泥石流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因此我国急需对典型地质灾害地区进行研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系统,并逐步向全国推广。滑坡远程监测系统是整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 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最危险滑动面的搜索

    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最危险滑动面的搜索

    杨辉[1]2014年在《边坡稳定分析的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原理及程序实现》文中指出边坡失稳是严重的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的威胁,边坡稳定性分析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边坡稳定的主流分析方法有条分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条分法依赖条间力假定,并且在复杂条件下存在寻找临界滑动面的困难。而有限...
  • 渤海湾盆地典型地区储层评价

    渤海湾盆地典型地区储层评价

    刘培[1]2013年在《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油气富集特征及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结合前人成果,综合研究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特征,剖析对比不同富集样式典型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及差异,从而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探讨新近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
  • 苏北盆地兴化孔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记录

    苏北盆地兴化孔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记录

    郭平[1]2004年在《苏北盆地兴化孔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记录》文中指出苏北盆地处于典型的季风区域中,是连接陆—海的关键性区域,盆地内连续巨厚的湖泊沉积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理想材料。本文选择处于苏北盆地内的兴化进行打钻,整个钻孔深度为350m,本文主要对上段25m的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本文...
  • 湖南高岭土的资源类型及低质高岭土的开发利用研究

    湖南高岭土的资源类型及低质高岭土的开发利用研究

    刘纯波[1]2004年在《湖南高岭土的资源类型及低质高岭土的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岭土因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今世界叁大支柱性矿物原料之一。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主要高岭土矿床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划分和总结了湖南高岭土矿床的类型及产出特征,系统地研究了湖南...
  • 泥石流灾害机理研究

    泥石流灾害机理研究

    郭鹏[1]2015年在《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龙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是我国四大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密集而广泛分布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成为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尤其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该地滑坡、泥石流灾害形势更加严峻,如2010年舟曲8.8特...
  •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计算程序设计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计算程序设计

    黄戡[1]2004年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计算程序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涉及到道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废渣及垃圾处理等诸多工程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边坡失稳问题尤为突出。轻者引起边坡滑移,重者推...
  • 福建省基性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

    福建省基性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

    张贵山[1]2006年在《福建晚中生代以来基性—超基性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文中提出中国东南部位于亚洲东部大陆边缘的南段,处于扬子地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中间地区,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活跃区域,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地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
  • 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在降雨型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在降雨型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戚国庆[1]2004年在《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60%以上的边坡失稳是由于降雨引起的。降雨诱发滑坡的机理及相应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工程界十分关注,而又难以解决的一个课题。然而,目前岩土工程界尚无可资利用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本文...
  • 山地静校正若干问题研究

    山地静校正若干问题研究

    苟量[1]2005年在《中国西部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勘探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随着勘探装备的改进,促进了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增强了地震勘探技术攻关的能力,加快了油气勘探的步伐,使得找油找气的领域已经向复杂山地地区延伸。相继在我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地山前带发现了如克拉2和迪那2等油气田,预示...
  • 酒西坳陷的生烃条件与油气源研究

    酒西坳陷的生烃条件与油气源研究

    陈建军[1]2004年在《酒西坳陷的生烃条件与油气源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将油气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相结合,在总结和利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手段,结合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对酒西坳陷下白垩统烃源岩按层组、分次凹进行了生烃条件的综合评价和热演化史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生...
  • 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造山带广角地震测深地壳结构研究

    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造山带广角地震测深地壳结构研究

    王有学[1]2002年在《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造山带广角地震测深地壳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苏鲁—大别位于我国东部,是继西阿尔卑斯和挪威发现含柯石英包体的镁铝榴石石英岩和榴辉岩之后发现的又一超高压变质造山带,成为全球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自80年代中期以来,该造山带已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关注,成为超高压变质作用...
  • 辽河西部凹陷欢23井区圈闭综合评价

    辽河西部凹陷欢23井区圈闭综合评价

    王淑艳[1]2002年在《辽河西部凹陷欢23井区圈闭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地震及试油、试采等资料,采用多学科、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油田欢23井区进行了圈闭综合评价;详细研究了欢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