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性及非线性本构模型研究

    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性及非线性本构模型研究

    王朝阳[1]2004年在《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性及非线性本构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以直剪、非饱和土叁轴试验和CT试验为手段,对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结构强度特性及变形、损伤演化过程、土体孔隙的扩展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非饱和...
  •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饱和软土弹塑性固结沉降研究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饱和软土弹塑性固结沉降研究

    杨全虎[1]2004年在《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饱和软土弹塑性固结沉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固结理论是土力学基本课题之一。从1925年Terzaghi提出一维固结理论到1941年Biot提出叁维静力固结理论以来,固结理论主要围绕着对这两种固结理论的完善而展开,主要是考虑土的非线性性质,引入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
  • 考虑软粘土渗透性和压缩性变化的一维固结理论研究

    考虑软粘土渗透性和压缩性变化的一维固结理论研究

    江雯[1]2003年在《考虑软粘土渗透性和压缩性变化的一维固结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考虑软粘土渗透系数和压缩系数随深度或时间变化的一维固结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获得了假定固结过程中土体渗透系数和压缩系数同步减小时双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并基于该解和现有的NAODCL...
  • 群桩基础在饱和软土地基中的工作性状研究

    群桩基础在饱和软土地基中的工作性状研究

    程泽海[1]2003年在《群桩基础在饱和软土地基中的工作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饱和软土地基中群桩基础工作性状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存在较厚软弱下卧层的桩土筏结构体系,考虑桩端下卧层土体的固结对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的影响,研究揭示了基础内力、变形和桩顶反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群桩中...
  • 成层软粘土地基非线性流变固结性状研究

    成层软粘土地基非线性流变固结性状研究

    蓝柳和[1]2002年在《成层软粘土地基非线性流变固结性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多层地基—维线弹性固结解析解和迭代法,建立了能求解复杂一维固结问题的半解析算法,并将其分别应用于求解成层软粘土线性流变一维固结问题(采用叁元件线性流变模型)和成层软粘土非线性流变一维固结问题(采用时间线非线性流变...
  • 一维大应变固结问题的解析理论研究

    一维大应变固结问题的解析理论研究

    郑辉[1]2004年在《软粘土地基大应变非线性流变固结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结理论历经八十年的发展已较为完善。然而,虽然非线性、流变、成层性是实际软粘土的最基本特性,现有的各种固结理论仍不能将之同时考虑,而仅能考虑其一或其二。因此系统深入地开展更贴近实际的成层软粘土地基大、小应变非线性流变...
  • 基坑侧向卸荷应力路径及挡墙侧向变形研究

    基坑侧向卸荷应力路径及挡墙侧向变形研究

    葛卫春[1]2001年在《基坑侧向卸荷应力路径及挡墙侧向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这些地下空间开发有很多是与基坑明挖相联系的。在拥挤的城市里,基坑开挖设计已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变形控制。对于基坑变形本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利用应力式...
  • 深基坑降水工程优化设计及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深基坑降水工程优化设计及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金小荣[1]2004年在《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粉砂性土地基中,为增加基坑的稳定性,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基坑内外水头差是比较常用、有效且经济的措施。但降低地下水位将引起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附加沉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
  • 非饱和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研究

    非饱和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研究

    刘文化[1]2015年在《干湿循环对非饱和土力学特性影响及非饱和土本构关系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表浅层的非饱和土体经常承受由水位升降和降雨-蒸发过程引起的干湿循环的影响,土体的力学特性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这部分非饱和土与浅基础、边坡、土坝和公路铁路路基等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相关。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
  •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王栋[1]2002年在《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与液化的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波浪作用下海床或海洋地基的动力稳定性是近海和离岸工程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海洋表面传播的波浪在海水-海床的交界面处施加了循环波压力,在这种循环波压力作用下,海床内土骨架的变形与孔隙流体的渗流运动相互...
  • 结构性粘土本构模型与参数测定研究

    结构性粘土本构模型与参数测定研究

    陈铁林[1]2001年在《结构性粘土本构模型与参数测定研究》文中指出“土体结构性数学模型——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此为对象进行研究。为了建立本构模型而进行的微结构研究,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的研究途径,分为理论派、计算派和实验派。本文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建立符合实际的本构模型,并通过简单...
  • 膨胀土分类方法探讨以及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膨胀土分类方法探讨以及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贺洁[1]2001年在《膨胀土分类方法探讨以及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膨胀土是有别于黄土、红土、软土、冻土以及普通粘土的一类特殊粘性土,膨胀土主要是由强亲水性粘土矿物成分—蒙脱石和伊利石组成的,具有膨胀结构,以及多裂隙性、强胀缩性和强度衰减性的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岩问题是当今工程地质学...
  • 空间框架与桩基的共同作用分析

    空间框架与桩基的共同作用分析

    张苑竹[1]2000年在《空间框架与桩基的共同作用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将空间框架与桩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采用有限元和有限层法进行共同作用分析,研究了上部结构刚度变化、桩土支承体系刚度变化等因素对基础沉降与框架内力的影响,并与常规法解答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改进和提高框架结构设计的安全和经济提供了依据。在...
  • 同时考虑加荷、变形和时间的公路软基固结沉降理论及仿真的研究

    同时考虑加荷、变形和时间的公路软基固结沉降理论及仿真的研究

    李又云[1]2000年在《同时考虑加荷、变形和时间的公路软基固结沉降理论及仿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验证了用割线模量法计算软土地基最终固结沉降的可靠性;其次得到了渗透系数k_(10)和孔隙比e的经验关系,并且更进一步给出了渗透系数k_(10)和应变ε之间的经验公式;更重要的是对求取固结系数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