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在海洋平台中的应用

    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在海洋平台中的应用

    蒲高军[1]2003年在《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在海洋平台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围绕目前海洋工程中不确定问题的概率分析中包括的叁大方面:工程随机力学、工程的风险评估和可靠度分析、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海洋平台随机有限元可靠性模糊优化模型。进行基于随机有限元的导管架平台构件可靠性研究...
  • 浅海近程混响衰减规律研究

    浅海近程混响衰减规律研究

    曹雨露,杨晓刚,张拓[1]2017年在《浅海典型声速近程海底混响数值仿真》文中研究指明浅海混响以海底混响为主。本文选取对浅海近程海底混响贡献较大的声线采用射线声学理论,数值计算浅海3种典型声速分布下的海底混响时域信号和混响强度,分析声速分布、脉冲宽度及负跃层声速条件下声源深度对海底混响衰减的影响。计...
  • 海上污染预测的局部解析算法

    海上污染预测的局部解析算法

    刘颖[1]2002年在《海上污染预测的局部解析算法》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算法——局部解析法。方法以局部计算区域内的解析解为基础,迭加求得数值解。通过对一维和二维方程在无边界影响情况下的计算和分析比较,证明此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
  • 海上溢油风化预测系统的研制

    海上溢油风化预测系统的研制

    李琼[1]2002年在《海上溢油风化预测系统的研制》文中认为海上溢油风化模型能够根据气象海况条件计算预测海上溢油在不同时刻的残余量、密度、粘度、含水率、乳化率等溢油风化性质和状态变化情况,有助于有关部门选择最有效的控制清除方式,为海洋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最大限度的降低溢油的环境危害具...
  • 溢油污染对渔业资源的损害评估研究

    溢油污染对渔业资源的损害评估研究

    陈刚[1]2002年在《溢油污染对渔业资源的损害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所研究的‘溢油对渔业资源损害评估’在我国是一个新的课题,至今在这方面还没有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海域渔业资源状况的污染损害评估理论。损害赔偿是否及时、完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溢油清除和环境恢复活动的效率和结果。因此重视对油...
  • 化学方法治理棕囊藻赤潮的研究

    化学方法治理棕囊藻赤潮的研究

    梁想[1]2002年在《化学方法治理棕囊藻赤潮的研究》文中指出棕囊藻赤潮已经成为我国有害有毒的严重赤潮之一,研究其治理问题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以期找出较为理想的去除方法。在实验室对球形棕囊藻(香港株)进行了纯种培养,在批次培养中,球形棕囊藻的生活周期约为20~30天。在实验室...
  • 利用最近海潮模型研究地球物理场中的负荷效应问题

    利用最近海潮模型研究地球物理场中的负荷效应问题

    周江存[1]2002年在《利用最近海潮模型研究地球物理场中的负荷效应问题》文中认为本文利用最新的由卫星测高获得的Fes952、Tpxo2、Csr3.0、Csr4.0全球海潮模型和Schwiderski构制的Schw80海潮模型以及东海和黄海调和资料,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海洋潮汐负荷对地球物理场...
  • 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

    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

    庄丽华[1]2002年在《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和东海中陆架的两个钻孔岩芯的古生物、AMS~(14)C测年、浅地层剖面等,参考QC_2、DZ_4成果及标准氧同位素曲线探讨了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底栖动物群特征、古气候、冰后期以来气候事件...
  • 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沉积环境变化与咸水入侵关系研究

    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沉积环境变化与咸水入侵关系研究

    刘恩峰[1]2002年在《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沉积环境变化与咸水入侵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人研究将咸水入侵区分为显性入侵和隐性入侵,隐性入侵系指在自然状态下,咸水向淡水区的扩散;显性入侵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引起咸水向淡水区快速的侵染。咸水入侵已成为莱州湾南岸平原典型的环境灾害,其发生不仅是现代环境...
  • 胶州湾中生物硅的研究

    胶州湾中生物硅的研究

    叶曦雯[1]2002年在《胶州湾中生物硅的研究》文中指出生物硅(BSi)的积累反映了生产力的长期和空间变化,它同时和全球C循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硅在整个海洋硅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过去的40年中,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引起胶州湾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胶州湾浮游植物生长Si限制的问题正日益得到人们的...
  • MSF系统建模与仿真

    MSF系统建模与仿真

    冼海珍[1]2002年在《MSF系统建模与仿真》文中认为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沿海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日益严重,海水淡化技术将成为21世纪解决沿海淡水供应问题的必然选择。MSF多级闪蒸技术是国际海水淡化市场的主力军,其装置的国产化研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研课题。对于管式换热器...
  •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作用研究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作用研究

    田蕴,郑天凌[1]2004年在《海洋环境中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文中认为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的含有两个苯环以上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能源利用过程,如石油、煤、木材等的燃烧过程,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的...
  • 浙江近海潮汐潮流的叁维数值模拟

    浙江近海潮汐潮流的叁维数值模拟

    陈倩,黄大吉,章本照[1]2003年在《浙江近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用叁维陆架海模式(HAMSOM)对浙江近海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网格嵌套和动边界技术对原模式作了改进,以提高计算的精度,改进后的模式在浙江近海的应用中被证明是成功的.沿岸50个潮位站计算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加...
  • 海洋流场数据同化方法与应用的研究

    海洋流场数据同化方法与应用的研究

    马寨璞[1]2002年在《海洋流场数据同化方法与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叁维陆架海模型(HAMSOM)作为数据同化系统的模型部分,深入研究了数据同化的理论方法和在海洋流场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对海洋场的数据同化方法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并将中国黄、东海区域内的TOPEX/POSEIDON(T/P)...
  •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王栋[1]2002年在《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与液化的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波浪作用下海床或海洋地基的动力稳定性是近海和离岸工程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海洋表面传播的波浪在海水-海床的交界面处施加了循环波压力,在这种循环波压力作用下,海床内土骨架的变形与孔隙流体的渗流运动相互...
  • 渤海海冰锥体冰荷载研究

    渤海海冰锥体冰荷载研究

    许宁[1]2011年在《锥体海洋结构的冰荷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荷载是寒区海洋结构的控制荷载。由于海冰的破坏和断裂理论尚未成熟,使得冰荷载研究发展缓慢,迄今未能建立合理的理论和计算模型。对于传统的直立形式抗冰结构,海冰发生挤压破坏,产生最危险的冰荷载,其中极值和交变荷载的机理尚未研究清楚。本...
  • 粘土矿物及无机絮凝剂对有害赤潮的治理研究

    粘土矿物及无机絮凝剂对有害赤潮的治理研究

    孙晓霞[1]2001年在《粘土矿物及无机絮凝剂对有害赤潮的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害赤潮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给海洋环境、水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研究赤潮的发生规律,探索新的、经济有效的赤潮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中国沿海常见赤潮生物种,研究了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基...
  • 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变化研究

    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变化研究

    张平[1]2001年在《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探讨长江口海区表层营养盐结构的水平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规律,阐述了营养盐结构变化与浮游植物总量的相互作用,初步揭示了营养盐限制因子出现的成因和规律。根据长江口1999年5月、1998年11月、2000年11月、1985年8月到...
  • 海洋污染水体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海洋污染水体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曲元[1]2000年在《海洋污染水体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体表面叶绿素浓度是监测沿岸水体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海洋水色遥感是通过水表反射测定叶绿素浓度的便捷的方法。在开放的海域,很容易推导出叶绿素浓度的经验算法。但在近岸海域,由于高浓度的悬浮泥沙和不溶性有机物质对叶绿素光谱信号的遮掩,...
  • 海上溢油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

    海上溢油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

    郭为军[1]2007年在《基于POM的溢油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过程中事故溢油造成的海洋污染,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溢油不仅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而且危害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在溢油发生后迅速使其得到控制及清除并准确估算出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成为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