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误诊为过敏性紫癜论文_由蕾1,周忠晓2,蔡春霞1,杨华1

干燥综合征误诊为过敏性紫癜论文_由蕾1,周忠晓2,蔡春霞1,杨华1

解放军第404中心医院皮肤科 山东威海 264200

我科近日收治一干燥综合征患者,总结汇报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6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痒伴关节痛反复2月,加重并延及躯干、双上肢1周来诊,门诊以“过敏性紫癜”收入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并查体,患者诉2月前自觉食用“河蟹”后起病,初起为双下肢密集的针尖至粟粒大小瘀点、瘀斑,伴有瘙痒,并觉下肢肌肉酸胀、疼痛,自服“银翘败毒散、止痒药(具体不详)、醋酸泼尼松5mg qd”,部分皮疹次日可消退,但可再起,并逐渐出现双下肢关节肿痛,无肉眼血尿及黑便,1月后病情再次加重,于当地医院门诊查尿常规无明显异常,以“过敏性紫癜”收入院治疗,查SSA、SSB、ANA均为阴性,予静滴奥扎格雷及口服醋酸泼尼松龙10mg qd治疗16天,皮疹消退出院,醋酸泼尼松龙减至5mg qd,数天后皮疹再次复发,未处理自行消退。1周前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及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至39℃,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皮疹再次复发并逐渐延及双上肢及腹部,并出现腕关节疼痛,无腹痛、腹泻,无肉眼血尿及黑便。查体: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腹部、四肢可见米粒至绿豆大小瘀斑,部分同、暗紫红色丘疹,对称分布,无明显血疱及坏死,右手腕关节稍红肿,轻压痛,下肢关节未见明显异常。追问病史,该患者既往肾结石病史4年余,曾多次于外院体外碎石及使用偏方治疗,多次查尿常规示:蛋白+-,此后出现口干,无明显眼干。入院后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ESR53mm/H,尿常规:蛋白+-,血钾2.9 mmol/L,肝肾功无明显异常,SSA(+)、SSB(+)、ANA(+),临床诊断考虑干燥综合征。追问病史,患者曾于2012年出现低血钾,于外地某医院查SSA(+)、SSB(+)、ANA(+),诊为“干燥综合征、双肾结石、肾小管酸中毒”,予口服醋酸泼尼松龙35mg qd 3月后逐渐递减,2月前减至2.5mg qd,多次复查血钾约3.3~3.5mmol/L,口干症

2.威海市立医院血管外科

状略缓解未消失。

2 讨论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此病可作为一种原发疾病单独存在,临床表现为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此外也可累及部分外分泌器官,如皮肤、肾脏、肝脏及肺和神经系统,甚至可出现假性淋巴瘤或淋巴样恶性肿瘤[1]

皮肤的表现除了干燥外,还包括以病理基础为血管炎改变的皮肤表现,如紫癜、紫癜样丘疹等。当患者门诊就诊时医生未全面掌握患者既往病史,仅满足于“过敏性紫癜”的第一诊断,导致误诊。患者入院后全面了解病史并及时行各项检查,避免了误诊误治。

另外,该病例也提示,临床上以紫癜为首要就诊原因的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去常见的过敏性紫癜、紫癜性皮病外,结缔组织病也不容忽视,提醒临床医生应全面分析病情,拓展诊断思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22-823.

论文作者:由蕾1,周忠晓2,蔡春霞1,杨华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干燥综合征误诊为过敏性紫癜论文_由蕾1,周忠晓2,蔡春霞1,杨华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