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甘草的规范化栽培_甘草论文

乌拉尔甘草的规范化栽培_甘草论文

甘草的规范化栽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能,可以抑制身体发胖、抗艾滋病毒、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素有“十方九草”之称,用途十分广泛。甘草的主产区为内蒙、新疆、宁夏、黑龙江、吉林、甘肃、青海等省区。全国野生甘草蕴藏量为150万吨,近5年来国内年需求量在3万吨以上(家种甘草所占比例不到10%,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面积不过万亩,年产量不过3000吨)。长期以来,甘草药材主要依赖于野生资源,主产区分布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长期的乱挖滥采,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部分地区的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产于内蒙的红皮甘草已难觅其踪。1999年国务院发出《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着重强调了滥挖甘草、麻黄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要求相关省区制定有力措施,封山育林,把保护甘草和防止土地沙漠化结合起来。随着这些省区相关措施的落实,野生甘草的应市量将大幅度下降,市场缺口进一步扩大。为了缓解甘草供需矛盾,实行人工规范化栽培意义非常重大。

1 主要生物学特性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旱、耐寒、耐热、耐盐碱,强阳性,喜钙,怕涝,生命力很强。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在1.50m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m、内无板结层、pH8.0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苗全苗壮。

2 繁殖方法

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以根茎繁殖。甘草种子有硬实现象,硬实率在70%~90%,经过-5~20℃变温后发芽良好,一般在50%以上,种子寿命1~2年。种子直播的第4年可采挖,根茎繁殖的2~3年可采挖。

2.1 种子繁殖

栽培品种可选择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粗毛甘草、刺果甘草和黄甘草等6种,其中乌拉尔甘草最为适宜。甘草6~7月开花结果,9月荚果成熟收获后运回场院晾干,过筛,分选,入库。生产用种纯度为98%以上,含水量在14%以下生活力为85%以上,千粒重为13.3g,种子处理后发芽率为95%以上。待储藏的种子其水分应降至12%以下,用除虫菊处理后装入编织袋封好口,放在防潮、避光、通风良好的仓房内储存。播种前将种子按大小分成2~3级,利用碾米机分别碾磨,划破种皮或作种子包衣处理及微量元素处理。处理时必须保证损伤的种子不得超过2%、损耗不得超过3%。种子处理后即可播种。播种前用50~55℃温水浸泡2~3小时,用碎玻璃与种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时,也可用浓硫酸(浓硫酸:水=1∶1.5)浸种约1小时。

2.1.1 高畦密植育苗法 用推土机带动分土铲修筑成畦,人工搂平,灌透水。5月30日,当气温达26℃左右时施足底肥,重新拌匀搂平,点种后,用镇压器压实,覆盖1~1.5cm细沙土、搂平镇压,其作用是使苗床温度高、采光好、通风好、生长快。

2.1.2 平畦密植育苗法 用中耕机做畦,其种植方法同上。此方法较高畦密植育苗法次之。

2.1.3 大垄直播育苗法 保证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翻地、耙平、灌水,用播种机播种,同时深施肥。此方法不需要二次移栽,直接长成商品甘草。

2.2 根茎繁殖

在春、秋季挖出根茎,截成5cm的小段,每段应带芽1~2个,埋入地下,深度根据土壤温度决定,一般在20cm左右。

2.3 分株繁殖

在甘草老株旁能自行萌发出很多新株,在春季或秋季挖出栽植。

3 种苗起收与贮藏

起收时,用拖拉机带起苗机从苗畦下50cm处平行割开,然后进行人工选苗,分好等级。按等级假植。假植方法:在选好的地块挖一条宽长各3m、深40cm的沟,倾斜80°,把选好的苗立摆成单排,间隔1cm,然后盖土2~3cm厚。注意,假植苗的温度及土壤含水量不易过高,若过冬贮存,温度在-15℃时,用土全部盖严。

4 栽培

4.1 选地

种植甘草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5m以下)、中碱性(pH7.5以下)或微碱性的沙壤土、粟钙土种植。栽植地可以是平地,也可以是15°以下的坡地。甘草耐寒、耐高温、耐旱、耐瘠,喜强光,分布于大陆性气候带。在干旱、温差大,冬季严寒(冻土层深达100cm以上)、夏季酷热的空旷荒漠、半荒漠地带生长。在年均气温3~6℃、无霜期120天以上的地区适宜大面积种植。甘草为豆科植物,故前作不应为豆科植物(如大豆),其他植物均可,以新开地或向日葵茬为最佳。

4.2 整地

秋季用拖拉机带大犁深翻25~30cm,用重耙耙碎,使其最大颗粒直径不得超过2cm,比例不得大于20%,垄宽60cm、垄高18cm,南北打垄。

4.3 移栽

移栽可春、秋两季进行,以秋季为宜。在秋天整地后,用播肥机破垄施肥,人工栽苗。栽苗的标准是芦头间距10~12cm。移栽时,苗木必须用消毒液(20%敌克松加微量元素)浇根处理,并避免种苗破伤。同时,必须肥苗分离,合垄时不能压苗,垄要压实,不能透风。

4.4 中耕除草

4.4.1 苗期管理 甘草苗在未出土前应保证苗床土壤湿润,若干旱应及早喷水,以保证甘草苗正常生长。待甘草出苗后,长至3~4片真叶前必须保证土壤湿润。4叶以后,不遇到严重干旱,不能浇水,以保证甘草苗的质量。除草时不能用化学除草剂,以免影响种苗生长发育,且有农药残留,所以必须人工除草以保证无公害药材的生产。

4.4.2 田间管理 在杂草发芽、甘草苗未出前先拖1遍,深度为2cm,这样既增加地温又除杂草嫩芽。当甘草苗出土后长出6~8片叶时,注意除草,不能用除草剂,只能用人工和机械除草。1个生长期铲、趟2遍,以保证土壤疏松、地温高、生长快。如遇特别干旱时,需浇1~2次水,浇水时必须浇透。在播种前(5月份)施足底肥,在雨季(7、8月份)适当追1次叶面肥。整地时修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5 病虫鼠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甘草主要病害有锈病、根腐病、白粉病。根腐病防治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或灌根。白粉病、锈病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粉锈宁200~300倍液喷雾防治。

5.2 虫害防治

甘草的虫害主要有斑毛、叶甲、红蜘蛛、地老虎和小灰象等,可选用环保低毒除虫菊2000倍液喷雾防治。

5.3 鼠害防治

用绿亨鼠克高效灭鼠剂消灭鼠害,此药属生态、环保型灭鼠剂。

6 采收与加工

6.1 采收

采收分春、秋两季,但以春季采收为好。需在未发芽前采收。秋季采收应在10月20日以后。采收使用拖拉机带甘草起收机。每次采收2条垄,垄下起50cm。然后人工拣收,运回场地,待加工。

6.2 初加工

去掉泥土,切断芦头和侧根、须根、尾部,长度为40~50cm,打成小捆。将打成捆的甘草风干。具体方法是选择无污染、通风良好的库房用垫木打底,将甘草摆成横、竖两行,中间要有空隙,高1m,必须备有苫布。需干燥2~4个月。时间虽长,但费用低。

6.3 包装及贮藏

用打包机垫上麻袋片,芦头朝外摆放整齐,用铁线打成4道腰,每包重50kg。甘草贮藏库应注意通风、干燥、避光,最好有空调除湿设备。

联系电话:0432-6513069

标签:;  ;  ;  ;  ;  

乌拉尔甘草的规范化栽培_甘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