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听幻想曲:索尼_索尼论文

随身听幻想曲:索尼_索尼论文

随身听畅想曲:索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畅想曲论文,索尼论文,随身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索尼公司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走向国际化的象征。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索尼公司的资金只有19万日元,是一个小企业。经过30年的时间,年销售额超过了6000亿日元,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被称为“索尼的神话”。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方面更为显著。现在,包括出口和海外生产在内,约70%是面向海外的。可以说,在日本企业中,它是推进国际化方面走在最前列的一家企业。

在开展国际化的同时,索尼公司在国内建立了许多合办的企业和分公司,形成了一个称之为卡特尔式的企业大军。它的事业范围是极其广泛的。索尼总公司不仅包括电子工业领域,而且还发展到化妆品以及生命保险等许多领域。它的经营真可谓“四通八达”、“神通广大”。不容忽视的是,索尼公司具有较高的信誉。顾客对索尼商品怀有很深的信赖感,这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名不虚传的。这是支撑“索尼的神话”的强大力量。

索尼的国际化战略

在日本,索尼是向跨国发展的企业中最先进的厂家之一。索尼公司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有着高超的“技术力量”,能生产出附加值高的商品,具有能够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和实现国际化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公司还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活动,实现自己的向国际化企业飞跃发展的战略。

索尼公司实现国际化的第一个特色是,开拓海外市场的创造精神。

索尼公司最初向国际市场提供的商品是半导体收音机。日本最初的半导体收音机,在美国市场上受到高度的评价。在60年代,建立了独资企业——“索尼·美国”。把这种附加值高的商品,做到生产和销售一元化。当时,在国外以自己的力量销售自行制造的产品的日本企业,只有索尼公司一家。因而可以说,索尼公司是开发海外市场的先驱。

第二个特色是,首先将新产品在美国市场上进行销售,有了成效之后,再引进到日本市场上来销售。

索尼公司以优势的高级商品信誉为背景,在市场成熟度较高的美国市场上获得成功之后,再将产品销售到日本及其他国家。这一种销售商品的方式占绝大多数。这样,能充分发挥索尼公司在美国强有力的销售能力,同时,造就索尼的品牌。

索尼的多边化战略 细胞分裂型的企业体制

索尼这个企业,传统的做法是分离组织并使之独立,作为另外的公司单独生存。这样做,可以说是细胞分裂型的体制。

1961年,在东京银座建起了索尼公司大楼,作为管理公司,成立了索尼企业。1962年,索尼服务公司、索尼仓库、索尼化学工业公司等企业相继成立。从1965年以来,还建立了索尼音响工厂、索尼精密机械公司、索尼半导体公司等企业。现在,在日本国内与索尼有直接关联的分公司就超过50个。

根据日本分离事业成立独立分公司的原则,明确责任和权限,进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可以防止由于组织过于庞大而带来的僵化和官僚主义现象。并且经常使得组织富有活力,灵活地起用人才,进而使效率不断提高。同时,由于都成为独立公司,使更多的人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索尼公司多边化的特征

(1)索尼公司与海外的第一流企业结合在一起,以此为中心开展活动。这是由于在海外的索尼企业信誉很高的缘故,是与过去盛田昭夫会长在海外积极开展活动分不开的。从根本上看,索尼公司的努力目标是发展为国际企业。

(2)索尼公司以人才为中心开展活动。诸如进入化妆品,生命保险等领域,多数已离开索尼本行业。也就是说,因人制宜,以人才公开为中心开展活动。这是基本的出发点,只要经营秘诀生效,时机适宜,财源充足,人才条件也同时具备,那么在各个领域中,在任何时候,均可得到发展。

(3)体制区别于复合企业。美国型的复合企业是对资金和经营能力不足的企业进行收买后形成的。索尼公司的多边化,是自己进行播种,并经过长时期的培养而形成的体制。既是创业又是挑战,像这样典型的多边化,需要具备精力旺盛的企业家人才。如前所述,索尼公司经过常年努力已经培养了很多符合这类要求的人才。

新时代的企业发展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扩大市场,企业才能成长。但是,在经济低速增长时期,为使企业能持续发展,开发新的行业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克服新的行业的风险,仍然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有用的人才,而索尼公司细胞分裂的多边化对策是具备这些条件,也适合于新时代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另外,80年代是老年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为防止企业内部老年化,维持企业的活力,企业必须具备吸引年轻人才的魅力。由于索尼公司采取细胞分裂方式,掌握经营秘诀的人才是能够创造出新的事业的。这样就能不断吸收年轻的人才到重要岗位。索尼总公司,或者CBS索尼,索尼企业等所培养的人才,在新的子公司或“孙子”公司,都能找到适应他们能力的岗位,有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机会。如果企业发展的规模固定不变的话,在经济低速增长的时期,“索尼的神话”的复活并不是不可能的。

索尼的印象战略 企业的印象之王

索尼公司的基本理论和信念是开展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从而开辟新的市场。

索尼公司是战后才发展起来的,它依据自己的理论和信念,通过实践,确实飞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了。1978年索尼公司的利润减少20%,记者报道说神话已经破灭。但是,在1979年索尼公司又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一下子索尼公司的神话又复活了。

一般消费者认为索尼公司的信誉很高。据日经广告研究所、日本经济新闻社规划调查部关于“企业信誉调查NO.5-3电气机器”的调查,对于索尼公司的评价是一流企业。从企业的认识程度、接触广告程度、购买股票的意向、就业想法等所有项目调查都符合一流企业的标准。另外,作为具体企业的信誉调查,共设22个项目。其中,“技术好的企业”、“研究开发力旺盛的企业”、“热心开发新产品的企业”、“海外有竞争力的企业”、“有信誉的企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等12个项目中,索尼均获第一名。

“技术的索尼”和“世界的索尼”

索尼公司的印象是大家所承认的,是“技术的索尼”、“世界的索尼”。

已故的大宅壮一在评论索尼公司时说,索尼公司在当初所起到的作用是同“豚鼠的作用”一样的。在战后日本的电子工业中、规模很小的索尼公司担负了技术革新的任务。1950年生产了录音机,1954年生产了半导体收音机,1962年生产了小型电视机,1968年生产了彩色电视机(单电子枪式的显像管),还开发了高密度录像方法等划时代的新商品,供应市场。80年代开发了以立体音响录像产业为核心的数字式手表等先进技术。

另外,索尼公司很早就开始重视海外市场,全力以赴,积极扩大出口。半导体收音机、录音机等都是首先进入美国市场的。即索尼公司在海外比在日本国内有名,用索尼商标开拓自己的市场。1962年10月,在纽约5号街开设索尼商品展览会,挂上日本国旗。当时在美国,由DDB公司作了联邦德国小型大众车的广告而引人注目。索尼公司依靠它制作了小型电视机的广告。广告丰富多采,引人入胜,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获得很大成功。如“放在肚子上面的电视”、“边看电视边钓鱼”等。

创造索尼商品的魅力

索尼公司以商品规划的优秀而驰名,并以商品设计的新颖而有名。1978年11月,为了开发新的商品(为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质量),成立宣传中心。该中心统辖了过去分散在各事业部的设计室,作为面向市场的宣传本身优势的设计集团,为追求索尼商品的魅力而作出了努力。

1979年7月,向市场销售携带的(用电池)的立体声录音机,牌子叫“行人”(Walkman)。这是根据索尼青年研究室(1972年成立的索尼集团的市场调查部门)研究出来的成果而获得成功,博得群众的信赖。舞厅、剧院一下子购买了60万台,适应了年轻人的习俗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向海外出口时命名为“控制”,1981年时,和国内一样,以“行人”牌子出售。把商品名称变为普通名词,这一点受到群众的好评,在海外也引起了像世界有名的指挥家卡拉扬等音乐家们的好感。还作为超越单纯的年轻人的风格的、具有生活情趣的变革型商品,受到好评。“行人”并不包括新技术,是在构思方面决定胜负的商品。但是,这可以说是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极少有的典型事例。

标签:;  ;  ;  ;  ;  

随身听幻想曲:索尼_索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