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 黎德妆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 黎德妆

【摘要】:课堂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到的独特见解,引发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思考。宽松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学会解决问题,敢于创新,这些都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关键词:宽松的课堂、敢于质疑、创新思维能力

我在教学《梅花魂》时居然有学生问:外祖父最珍爱的是《墨梅图》,照理送给我墨梅图就足以表达祖父的心意了,现在又送梅花手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学生能提出这么个有价值的问题着实让我欣慰。

又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我提问: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经过一轮讨论后,大多同学都说是因为思念家乡。而有一位同学回答说:“是因为在家乡母亲收到的桂花还可以赠给乡亲们,这是与人分享的快乐,而杭州的桂花无法给与母亲这种快乐,所以母亲认为家乡的桂花更香。”这一答案无疑让我感到吃惊:想不到这位同学能注意到这个细节,答案没有跟风,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独立思考的结果。我心里暗自欣喜:我多年来的培养有成效了。接着我提问:“你能用简短的话概括母亲的这句话吗?”这次又有一位同学说出了我没料想到的答案。他说:“桂花是家乡的香。”我问他是从哪里得到的启发?他回答说:“是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得到的启发。”可见:学生有了创造性的思维。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总结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见解:

一、宽松的课堂环境是课堂有效性的土壤。

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才能褪去学生对课本、对老师、对学生的恐惧的心理障碍。当学生完全卸下对学习的心理防备后,才能全身心的积极地投入到对知识探求,吸收,进而达到创新的学习实践中,并释放出创新性质疑的勇气,课堂的有效性就得以体现。相反过于严肃的课堂人令学生有话不敢言,课堂气氛就显得呆板乏味,这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何谓宽松,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用平等的角度去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堂外也需要让学生们感觉到老师不仅是一名良师,更是一名益友。无论在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使用和谐的,朋友之间说话的口吻,用类似征求式的说话方式引导学生们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尊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学生敢于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敢于向老师质疑的氛围。

2、要帮助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课堂关系,在课堂上多采用有助于学生之间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竞赛,培养交流互动合作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空间,这样宽松的课堂环境就得以形成,就能为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老师的进一步教育方法的施行事半功倍。

二、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是课堂有效性的体现。

(一)质疑能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剂

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可以训练学生大胆质疑能力,学生懂得质疑,课堂的有效性得以体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就是敢于质疑才创立了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相关”的学说,才纠正了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我们培养学生不是简单的复制老师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能在老师传授的知识上跳得更高。那么在小学的教育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老师,可以适当适量的创造机会,鼓励并引导学生们发现老师课堂教学时的错误。从而引导他们竖立这样的意识:老师说的不一定没错,权威专家也会有错的,我们不能过于迷信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比如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在一些需要加强教育的地方,采取比如板书时“故意”写错字,朗读时读错音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更正错误。对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性,也锻炼了学生质疑权威和提出问题的胆量和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举多得。长久实践定能见成交。如:前面提到的在教学《梅花魂》时学生能提出这么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长期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结果,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就事半功倍,所以说质疑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剂。

(二)学会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目的。

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敢于质疑了,还要培养他们自己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这方面的课堂训练上,我除了常规的使用老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外,还与上面提到的分组模式结合起来。单个学生的思考能力有限,而且先进生和后进生的学力有差距,单个提问的模式无法兼顾广大学生的能力,不利于后进生的培养。因此用小组作为单位,更有利于先进生分享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整体性的学生思考能力的水平,辅以小组回答代表轮换的机制,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的机会,以此促进小组交流的学习效率。而当不同小组之间的回答意见不同时,我并不先急着利用老师的权威一锤定音,而是先让他们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必要时进行小型的临时的辩论会,让学生们的思考过程尽量无保留地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最后我再利用学生思辨过程中的矛盾点切入,引导学生们向最为合理的结论靠拢。条件更为成熟时,就让小组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回答,用问答竞赛游戏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对“问”与“答”的质量的民主评判中,让提出问题的和回答问题的学生不仅能得到来自老师的鼓励,更能得到来自同龄人的肯定,也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就不必多费唇舌了,课堂效果就更得以体现。

(三)创新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升华

创新始于质疑,成于实践,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解答实践能力,无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营造出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更可事半功倍。长此下去,学生就可以逐步养成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好习惯,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学生有了创新思维能力,无疑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升华。

回到开头的那个实践案例,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了创新性的解答,正是以上几点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的一个成果的体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充分地考虑到让学生质疑,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以便学生逐步形成“生疑”、“答疑”的能力,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供肥沃的土壤。也正是我把质疑贯穿到每一个教学课堂中,潜移默化学生才会产生这么独到的见解,才会在众说纷纭的答案中蹦出这么个精彩的答案。

总之,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学会解决问题,敢于创新,这些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1]韩晓雪. 金风未动蝉先觉——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机智[J]. 新课程·中学, 2014(10):107

[2]张玲.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实践能力 .金锄头文库.2019.

论文作者: 黎德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 黎德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