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曝”字的读音及释义论文

论“曝”字的读音及释义论文

论“曝”字的读音及释义

韩竹林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本文以比较和实证的方式对“曝”字的读音和释义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认为在现代汉语中“曝”字的读音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去声读(pù),另一种是去声读(bào)。而且不同的读音表示的释义也有所不同,所以本文根据“曝”和“暴”两个字形音义的比较对现代汉语的审音以及现代一些辞书的相关释义提出了修订建议。

关键词: 曝;暴;读音;释义

一、问题的提出

“曝”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一个常用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pù)和(bào)两种读音,这些无异议。但是在现行的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辞书释义中,注释者对“曝”字的读音释义解释的并不是很到位,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错用这个字的读音,这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对于“曝”字的读音,在《辞源》、《中华大字典》、《辞海》等辞书当中的注释都是曝(p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或电视台中人们都经常读作(bào)。所以曝光的“曝”是读作(bào)还是读作(pù),这就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个字的读音不同,释义也就不同,就会导致这个字在某个词组或者句子中的理解也就完全不同。虽然这个问题在一些文章中已经涉及,但还是有讨论的必要。本文主要是通过比较曝和暴这两个字来讨论“曝”字的读音及释义问题,这就对以后的辞书注音和释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曝”字的读音及发展过程

“曝”字本来只有一个读音(pù),但随着汉字的广泛使用,现在又有了(bào)这个读音。人们经常会把曝光的“曝”读成(bào),是因为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1958年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记录的是:曝(一)pù 一曝十寒(二)bào曝光(摄影术语)。如今,曝光也经常指的是隐秘的事情显露出来被人们所知道和了解,这个意义也是从摄影的术语中引申出来的,所以人们经常把曝光的“曝”读成(bào)。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人会把“曝光”读作(pù guāng),所以曝光的“曝”是读作(bào)更为合适还是读作(pù)更为恰当呢?

现在“暴光”和“曝光”一词都被《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所以曝和暴之间在语音方面有一定的联系。“暴”是“曝”的本字,同样有两个读音,分别是(bào)和(pù),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鼎。小篆字形,是双手持农具在阳光下晒米。在《说文解字》中记录,“暴”是会意字,从日从出,从収从米,本义为双手捧米在太阳下晒。有人根据战国时期的竹简文字认为像双手举草木之类的在太阳下晒,“米”字是后加的。隶变后中间部分省去合并为“共”,下面的“米”字讹变为“氺”。此字本义为晒,读(pù)即一暴十寒的“暴”。因为隶变以后形义关系不明确,又给暴加日字旁为“曝”,所以“暴”和“曝”是本字和后起字的关系。虽然形体同一,但音和义一直以来都不一样,所以才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混淆,这就主要表现在暴露义的读音上。

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激发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应当作为教学引导的前提。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对于学习一定要带着积极的探究兴趣来自主认知,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并且将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这样才可以取得好的学习成就。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课堂就是缺少了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才直接导致教学成绩不显著。所以,我们作为新时代物理学科的引导者、倡导者,要汲取以往的教训。

在《中华大字典》、《辞源》、《同音字典》等辞书当中注释的暴露的“暴”为(pù)。但在现代实际语言生活中这个字的读音逐渐向(bào)靠拢,最后在60年代初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中审定暴露的“暴”读为(bào),并且承认了暴露一词中“暴”读为(bào)的规范地位。暴露之所以由 (pù lù)转读为 (bào lù)可能是因为曝晒之(pù)与暴烈之(bào)古读音相似,为读音的转换提供了基础,而且现在曝晒义多写作“曝”,“暴”除了在“暴露”一词外都读作(bào),并且现在的暴露大多指秘密、问题等显露出来,与古代常用的意义不同。

“暴”字读音的这一变化也影响到了“曝”字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曝”主要解释为曝晒,只是“曝光”指的是使感光材料暴露在光线下使之感光。既然暴露的“暴”由(pù)改读为(bào),那么曝光的“曝”自然也该由(pù)改读为(bào)。之所以现在的人会混淆这两个读音是因为在60年代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当中并没有审“曝光”一词,而且在《现代汉语词典》当中,1973年的试用版本、1978年第1版、1983年第2版都只给“曝光”注了一个音为(pù guāng),直到1996年修订第3版才注释成了(bào guāng)。所以旧版的词典当中不可能收入“曝光”这类现代科技的词语,自然也就不可能收入曝读为(bào)这一读音。但是在1985年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有把曝注释为(bào)这一读音的记载。所以我建议应该在现行的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辞书当中把曝光一词中的“曝”的读音注释为(bào)。

三、“曝”字的释义及发展过程

相对于“曝”的读音来说,曝的释义比较简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还是会把“曝”和“暴”这两个字混淆并且用错,要想了解这两个字的用法就必须区分开这两个字的不同和释义,首先看“暴”和“曝”这两个字的用法和释义。

(一 )暴 (bào)

(2)表糟蹋、损害。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礼记》

(2)表急骤、猛烈。飘风(暴风)暴雨为民害。《管子·小问》

(1)表显露、暴露。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本文的方法不以先验知识为前提,对各种类型的图像均具有良好的平移运动伪影消除效果。该思路对目前存在的旋转运动伪影处理技术起到补充作用,将两者结合后可以校正所以类型的刚体运动伪影。本文算法在由平行束重建扩展到扇束和三维锥束重建时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1.作动词

535 干扰素调节因子 8 抑制辅助性 T 淋巴细胞 17 分化在白塞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林晨红,管剑龙

(3)表欺凌。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庄子·盗跖》

接受供卵或供精是唯一的病因学治疗方法。种植前基因诊断(PGD)可以诊断非整倍体和染色体易位。有研究显示对非整倍体的筛查可以降低流产率[10]。对于目前无法进行PGD的有遗传缺陷的RSA患者,可选择供者的配子接受辅助生育技术治疗。

2.作形容词

(4)表徒手搏。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

(2)表急剧地。

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会导致玉米兴玉101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逐渐减少,同时也会对净光合速率与净同化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PEPcase与RuBPCase活性逐渐降低。与此同时,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在增加会导致叶肉细胞膜结构出现破裂或损坏的情况,细胞内的叶绿体数量也会逐渐减少。通常情况下叶绿体的结构属于梭形,但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加对玉米兴玉101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导致叶绿体的形状变为椭圆形,最终导致叶绿体膜结构出现不完整的情况。除此之外,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加导致玉米兴玉101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最终会导致玉米成熟期被延长,整体光合作用下降导致玉米的产量降低。

(3)表脾气过分急躁。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综上所述,阿卡波糖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提高视力,控制血糖,改善眼底微循环。

3.作副词

(1)表突然、猝然。今暴得大名,不祥。《史记·项羽本纪》

(1)表凶恶、残暴。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二 )暴 (pù)

(1)表示为晒。暴,日干也。曝,俗。《广韵》

(2)表暴露、显露。是以蓼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三 )曝 (pù)

(1)表示为晒。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满井游记》

(2)表示为暴露。如:曝尸(暴露尸骸);曝扬(暴露传扬)

(四 )曝 (bào)

(1)曝光:摄影感光材料的感光。

氢气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089 9 g/L,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主要用作还原剂。三氧化钼熔点为795 ℃,沸点为1 155 ℃,在800~1 000 ℃蒸气中主要以聚合分子(MoO3)3的形式存在,温度高于600 ℃显著升华,与气态水结合生成MoO3 (H2O)3[1],适当增加一段还原氢气中的气态水含量,能有效促进三氧化钼挥发[2]。

(2)曝露:露在外头,无所隐蔽。曝露于原野之中。

(3)曝晒:暴露在阳光下晒。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暴”的用法及释义比“曝”字的相对较多,“暴”可以做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但是“曝”只能做动词。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常常容易把这两个字弄错或者颠倒。在日常生活中,暴读作(bào)的时候比较常用,而曝大部分都读作(pù),只有在曝光一词中才读作(bào)。“暴”比较常用的是表示晒、显露,但是它还有别的意思比如有突然发生的意思,而且侧重于强调来势又急又猛,还有表示凶恶和侵害的意思。“曝”解释为晒、显露,还有曝光的意思。并且曝的释义大多都是经过暴的释义引申出来的。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曝”和“暴”实例的比较和解析,我们可以认为曝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读作(pù),另一个是读作(bào)。虽然对于曝的注音,各字典、词典很不统一,尤其是曝光一词,到底是读作(pù guāng)还是(bào guāng)更是混淆不清,但是通过比较分析还是认为读作(bào guāng)更为合适。因为曝光的意思是:一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二是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事)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这就更符合读音为曝(bào)的时候的解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一些具有权威性的字典或词典没有重视对这方面的语言事实,因而留下了明显的瑕疵,所以有必要对“曝”字的读音和释义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之不断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郭义.关于“曝光”的“曝”的读音[M].黑龙江出版社,2000.

[3]陆费逵,欧阳溥存,等.中华大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15.

作者简介: 韩竹林(1993.8-),女,汉族,山西长治人,职务:2017级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标签:;  ;  ;  ;  ;  

论“曝”字的读音及释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