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串珠”辞格论文

试说“串珠”辞格论文

试 说 “串 珠”辞 格

吴沁茗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摘 要: 本文在对排比、顶真辞格梳理的基础上,以文献为根据,提出“串珠”辞格说。串珠辞格与传统概念上的排比辞格与顶真辞格相互关联,在句法上与排比一致,在用词意义上与顶真相似,但存在特殊性,这是一种在排比基础上使上下句通过核心词句把意义串联起来,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辞格。

关键词: 串珠 排比 顶真 辞格

修辞格属于积极修辞的范畴,“语言体系中有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各类修辞手段,使用语言可以借助这些手段组成生动的话语。把相同类型的生动话语片段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抽象,得到各种具有一定特点的言语格式,这就是辞格”。在繁多的辞格中,排比与顶真是两个应用较广的传统辞格,两者各具特色,也各有联系。我们发现还有一类“言语格式”可以称之为辞格——串珠,它兼具排比与顶真两种辞格的某些特点,又有特殊的一面,试说如下。

一、排比与顶真的特点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指出:“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排比和对偶,颇有类似处,但也有分别。”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云:“排比,就是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整体。”此处明确指出排比辞格需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陈骙《文则》卷下庚条曰:“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状文势、广文义也。”陈骙认为排比中需要有数句都带有相同的字词。唐松波、黄建霖在《汉语修辞格大词典》中对排比的定义:“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以表达相关的内容。”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指出:“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辞格叫排比。”

以上几位学者的阐述向我们呈现出排比定义逐渐完善的过程,综合以上阐述本文将排比界定为: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辞格。

顶真是汉代兴起的一种文体,在古代又称顶真续麻或连珠。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道:“自扬雄综述碎文,肇为连珠,而班固、贾逛、傅毅之流,受诏继作。”此处的“连珠”亦是顶真。《辞源》指出:“顶真续麻,宋元时一种带游戏性的文体。‘真’,也作‘针’,后句首字用前句末字,也称连珠格。”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云:“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王希杰《汉语修辞学》曰:“顶针,又叫蝉联,就是邻近的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用前一句的结尾作下一句的开头。”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词典》对顶真的定义:“顶真(顶针联珠蝉联继踵链式结构)用前一句的结尾,作下一句的开头,使相邻两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环环相扣。”黄伯荣、廖旭东在《现代汉语》中指出:“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11○

综合上述各学者对顶真的阐述,顶真又作顶针、联珠、蝉联,是用前一句的结尾作后一句的起头,是前后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的一种修辞方法。

排比是我国传统的修辞手法,因其特定的修辞作用,使用较广,类型繁多。在此我们将从排比各个项目的结构成分对其进行分类,可将排比分为句内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三种类型。

电励磁磁通切换电动机中,励磁绕组通过的是直流电,电枢绕组中交变的电流方向决定了电动机中的磁通方向,励磁绕组可以采用与电枢绕组串联的方式(在电流较大,电压较低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并联的方式(在绕组匝数较多情况下)分别如图3(a)、图3(b)所示。串联方式中,励磁绕组也担负着滤波器的作用。

句内排比即句子内部成分所构成的排比,一般构成排比的项目是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构成的排比。例如:

(1)少欲、宽惠、行德,谓之仁。 (《韩非子·诡使》)

(9)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那简帖儿倒做了你的招状,他的勾头,我的公案。(《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3)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论语·学而》)

例(1)中“少欲、宽惠、行德”并列作主语,是为句内主语排比,例(2)中“你的招状、他的勾头、我的公案”三项在句中作宾语,构成了句内宾语排比,例(3)“温、良、恭、俭、让”在句中作状语,简要且全面地说明了“得之”的手段,五项并列构成典型的句内状语排比。

单句排比是以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单句构成的排比。其结构简短多集中为三句,表达能力较强。一般依据谓语词性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形容词性谓语排比、名词性谓语排比、动词性谓语排比等,例如:

(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6)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 (《墨子·尚同中》)

(7)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韩非子·八经》)

例(5)中的谓语是“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者状态,“惑、忧、惧”三个形容词作谓语,构成形容词性谓语句排比。例(6)中“一义、十义、百义”皆为名词,作跟在“一人、十人、百人”后的谓语,构成名词性谓语句排比。例(7)中“尽己之能、尽人之力、尽人之智”为动词性短语作谓语,构成动词性谓语排比。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8)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管子·牧民》)

本文课题组前期分别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酸溶液及其复合溶液浸泡煤样,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酸的复合溶液对煤样的破坏效果优于其他溶液,因此,本文以阜新长焰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酸(SDS/HCl)复合溶液对煤样进行浸泡,研究煤样表观形貌、矿物质成分、微观孔隙结构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煤样在有机/酸复合溶液化学作用下破坏的微观机制,并通过单轴压缩实验测定煤样力学特性,以验证煤样微观破坏机理。

例(8)中四个并列单句组成四层并列复句排比,围绕中心词“民”,以“能……之,则民为之……”相同结构展开排比。例(9)中以连用三次“虽”“而”两个转折词,构成转折复句排比。

我家就在207国道边,我从懂事开始,就记得不断有衣衫褴褛,皮肤黑黝的人上门乞讨。刚见到他们我总是吓得哇哇大哭,爷爷奶奶一边耐心哄我,一边牵着我的手递粥饭给乞讨的人,待他们食饱,再塞上几条番薯、玉米,然后难过无奈目地送他们走远。那些年,我家的自留山、自留地、屋边、田边连地缝都种满了番薯、木薯、芋头、玉米这些农作物。每天煮一大锅杂粮,这样是为了有乞讨的人来了,能随时给他们填肚子。爷爷奶奶还吩咐我们每晚喂鸡鸭都要夜点,喂前望望大路前方是否还有乞讨的人;还交待我们平时要留出几只蛋,以防乞讨的人来到没粥饭没杂粮,还能煮两只蛋给人充饥。一年到头,村里最迟喂鸡的是我们家,附近种最多农作物的也是我们家。

第二天,雨继续下,赛马会上人声鼎沸,渐渐渗透的寒冷令我的牙齿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打颤,当刚烤干的衣服再湿透时,赛马会结束了。我躲在拥挤的大卡车里,不知什么时候,雪花飘落在草原上。一路上车子在缓慢地摇晃,一位老大娘用藏袍裹着我,搓着我冰冷的手,偎依在她怀里的那种温暖逐渐沉淀到我的记忆里。

结合排比类型的举例分析,可以得出排比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上: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排比项。2.结构上:语句内部结构或内部成分相似或者相等。3.意义上:语义表达相似或相互关联。

顶真是传统辞格之一,《诗经》就已将顶真作为一种辞格进行使用:“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仅,公尸嘉告。其告维何?选豆静嘉。朋友悠摄,摄以威仪。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匾,永锡尔类。”(《大雅·既醉》)从西周至春秋中叶顶真诗开始萌芽,直至春秋时期顶真辞法运用渐趋成熟。顶真修辞根据其文本模式可以将其首先分为两大类:“双蝉”和“单蝉”。

“双蝉”,即一个词句同时蝉联两个项目的顶真。例如:

二是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行政执法体制,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河湖专项执法活动,加大督办整改力度,对水事违法案件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维护良好水事秩序。研究建立水利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不断提高水利法治建设规范化水平。

(1)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松低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桥边有树,树欲高;树荫有草,草欲青;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泉去有山,山谷深;山下有屋,屋欲方;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鹤舞有客,客不俗;客至有酒,酒欲不却;酒行有醉,醉欲不归。(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这里的前一句的末位词不仅与下一句第一词相同,还与下一个分句的第一词相同,相当于同时蝉联了两个项目,承接了上下句,构成了典型的“双蝉”。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王安石《忆金陵三首》)

(2)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非非,远之则莫知其是。(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这里“远之”、“近之”作为两个蝉联的语言单位,并未紧紧相连,中间有所间隔,呈现非单线直进的特点,这种便可认为是多线顶真。

“单线顶真”,即蝉联的语言单位前后蝉联连贯,中间无其他语言单位间隔,“单线顶真”可根据蝉联单位的大小进行分类,可分为“联珠”与“连环”两式。“连环”,即以章或段落为单位,可为章和章中间的一句蝉联,也可为段落之间中间的一句蝉联,前一章的末一句与后一章的前一句相同,从而形成前后蝉联、紧紧相扣的连环体格局。例如:

(3)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复句排比相较单句排比更复杂,复句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更严密,更多样,一般依据逻辑关系分类为并列复句排比、因果复句排比、递进复句排比、转折复句排比等。例如:

“单蝉”,即一个词句只蝉联一个项目的顶真。“单蝉”可再细分为“多线顶真”与“单线顶真”。“多线顶真”即蝉联的语言单位不连贯,中间有其他语言单位间隔,例如:

首诗末一句与次诗前一句,次诗末一句与末诗前一句都是一样的,章与章之间通过这些句子得以蝉联,上递下接。

结合上述顶真举例分析,可以得出顶真应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上:词句应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连锁相扣。(2)意义上:前后词句应有内在逻辑关系,意义相互关联。

“联珠”是顶真辞格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即以句为单位,后句的第一语词与前句的末位的语词相同,从而形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的形式。例如: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6)人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正言直行之士危,则人主孤而毋内;人主孤而毋内,则人臣党而成群。使人主孤而毋内、人臣党而成群者,此非人臣之罪也,人主之过也。(《管子·法法》)

其中表示Ojils选择刀具集在机床Mm上加工时第v把刀具的内含能,按切削时间对刀具总内含能在寿命周期内的分摊计算可得,如式(11)所示。

例(4)为句内句子成分的顶真,例(5)为词与词之间的顶真、例(6)为句子的顶真。

焦页42号平台是涪陵工区首次“井工厂”同步压裂施工,也是张相权参与的该工区规模最大、设备使用最多、施工工序最复杂的一次超大型施工作业。作为队长,张相权丝毫不敢马虎。那段时间,每天的施工运行都达到饱和状态,每个工具都得详细检查才入井,每个工序都得亲自确认才放心,最轻松的一天睡6小时,最晚的只有不到4小时。

由于市面上的Ag/AgCl电极只适用于常温水溶液体系,电解钛实验需要在高温熔盐体系中进行,所以需要自制适合钛电解熔盐体系的Ag/AgCl参比电极。

二、试说串珠辞格

除以上排比、顶真辞格单个用例,还有一种辞格形式是二者兼有的,如《后汉书(三)》中:“夫阴阳闭隔,则二气闭塞;二气闭塞,则人物不昌;人物不昌,则风雨不时;风雨不时,则水旱成灾。”此句中以“则”为递进词,四次递进构成复句递进排比,并且前一分句末尾与后一分句起始短语一致,前后相连,上递下接,是典型的联珠式顶真。此例既为排比句又为顶真句,二者兼而有之,我们将两种辞格兼有的形式称为辞格套用。相似例子如下:

(1)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荀子·正名》)

施肥是果树生长必不可少的环节,果树的生长状态也与施肥是否合理有密切关联。苹果树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配合少量的速效化肥。给苹果树施肥也要适合果树生长的各个阶段,分施基肥和追肥两个大的阶段。基肥一般在九月、十月为苹果树施洒,而追肥则是根据果树生长的不同期间分期进行。有两种施肥方式,一种是沟施,一种是铺施,通常情况下是用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成龄的苹果树可以采取全园抛洒肥料的方式给苹果树施肥,需要注意的是,施肥后切记要浇水将土壤沉实。采收完苹果之后,一般先在果树下施用农家肥,此后可以采用机械施肥的方式,农家肥为主,辅以有机生物肥。

(2)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管子·治国》)

(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以上用例皆为辞格套用,既为排比,也为顶真。

还有一个例子十分特殊,且看:“能成霸王者,必得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文子》)从句法上看,连用六个“……者,……也”构成复句排比,运用条件逻辑关系从“能成霸王者”推理到“比柔弱者也”,六个排比句环环相扣,紧密相连,道出成为君王真正需要的是以“仁政”治国处事的观点。但从用词上看与上述所举的排比与顶真兼有的辞格套用的例子有所区别,根据顶真的界定、分类及特点可以看出前后蝉联所用词、短语需基本统一、紧密连接,但此处所用词并不完全等同,“必得胜者也”与“能胜敌者”不完全一致,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词“胜”将其串联起来,达到意思的上递下接,同理“强者”、“用人力者”、“得人心者”、“自得者” 皆为该例句中承接上下句的核心词,将其内部意义像串珠一样一个珠子一个珠子通过核心词串联了起来,形成一种串联型句式。同类型相似的例子,且看:

对于高速航行状态下的气液两相冲压发动机, 其表面也会产生严重的气蚀现象并对发动机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采用Schnerr等[28]在2001 年提出的气蚀模型对发动机进行建模, 其主要控制方程如下:

(1)凡牧民者,欲民之正也。欲民之正,则微邪不可不禁也。……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管子·权修》)

思维型学习疑难也称组织型学习疑难,它是在信息的组织时出现的异常情况而产生的学习疑难.美国学者安东尼·格里高根据知觉的具体与抽象,规则的次序与随机将人类的思维分成了四种:具体而有序的思维、抽象而有序的思维、具体而随机的思维、抽象而随机的思维[25].这四种思维类型并无好坏之分,但它们之间的思维形式有所不同[26].不同的思维形式在一方面表现出一些优势的同时,往往在另一方面会表现出劣势,以致于出现一些思维障碍,从而产生思维型学习疑难.

(2)然则何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明之。何以知其兼而明之?以其兼而有之。何以知其兼而有之?以其兼而食之。(《墨子·天志上》)

以上用例与《文子》用例一样皆以虚词为中转和媒介,使得意义相联系的核心词句前后串联,例(1)以“……者,……也”将“国”、“乡”、“家”、“人”串联起来,前后递接。 例(2)以“……何以……何以”将“兼而明之”、“兼而有之”相互串联,意义紧密连接。上一句和下一句的核心词句相同,每一句的核心词句就像一串珠子一样紧密地连叠,内部的意义也串联紧密。只有符合核心词句意义相同且其间有虚词作为中转与媒介形式的句子,我们拟将此类句子的辞格称为串珠。

三、结语

古代修辞中“逻辑、句法、修辞”是相互统一的整体,既可单用排比、顶真,又可将两者套用使得逻辑更严密、句法结构更复杂,即使难以严格做到前后蝉联所用词、短语完全同一、紧密连接,也依旧可以通过相同的核心词句进行串联,使得意义依旧相互关联、串联紧密。从某种程度上说,串珠辞格是广义顶真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前文分析,前人讲的顶真大多为词和词的对应、句子和句子的对应,他们并未涉及核心词句的对应,“串珠”辞格的特殊性在于其在排比的基础上,使得上下句通过核心词句把意义串联起来,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我们拟称这种形式为“串珠”辞格,以期方家讨论。

注释:

①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19.

在补短板的同时,也要把发动群众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始终坚持“两个一切”,一个是一切为了群众,另一个是一切依靠群众。现在司法所面临的所有困难,应该用这两句话来寻找突破。依靠群众,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不管你这个所是一个人,是五个人,还是十个人,都不能离开发动群众,要充分把群众发动起来,共同治理社会,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共建、共治、共享”。在司法所建设当中,我们一定要把共治做到位。别说你人不够,就是有再充分的力量,光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没有发动群众、没有群众的支持,什么工作也做不好。

②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3,173.

③⑨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211,217.

④陈骙.文则[M].北京:中华书局,1985.

三十年,三十年可以做什么?初生的婴孩三十年已然而立,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代,三十年足以改变一切事物,或者人的一生……

⑤⑩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275,345.

⑥1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6,270.

⑦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等.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15:3382.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3]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词典[K].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4]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吴礼权.论顶真修辞文本的类别系统与顶真修辞文本的表达接受效果[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4).

标签:;  ;  ;  ;  ;  

试说“串珠”辞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