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新雨濯繁枝论文_吴英春

一泓新雨濯繁枝论文_吴英春

——新课标环境下语文教与学的思考

吴英春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就针对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以往教学中,学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习惯于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在教学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不爱回答问题,不会问问题,喜欢抬头低头这种“蝌蚪式”学习。这种接受性学习所带来的被动性、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严重制约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而新课标认为,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引导、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学生心灵中的天性冲动,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过程。那么,如何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呢?本文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新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有所裨益。

一、呼唤主体,自主发展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主流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接触的材料的兴趣,兴趣的来源是内在动力,而不是奖赏,竞争,等级之类的外目标。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要使学习者主动参加到学习中去,采用发现法学习是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另外,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经验。如新课标中鼓励教师运用电影、电视、录像、活动参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觉语文意识,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教育有教的功能和培养的功能,自主学习就是重视每个学生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并且把它开发诱导出来。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引领学生从语文学习角度运用综合知识自主发现探究问题。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有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学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要不断诱发他们求新,求变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即对知识的探究,自发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讲得不多,学生活动多,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交代任务后,让学生自己谈,自己讨论。没有压力,没有烦恼,没有堆积如山的资料,没有各式各样繁重的家庭作业。比如: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要上一堂“向错别字、不规范字宣战”活动课,教师在定出课题、时间、主持人后,还应交待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如让同学们广泛地搜集,找出错别字,不规范字的种类、形成的原因、造成危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可以让同学们以班级的名义给错别字,不规范字严重的单位写信,定调之后,就可以授权让学生自由发挥;课余怎样收集第一手材料,活动课的形式,程序等均可让主持人定夺。教师只是当好顾问、参谋,十分必要时才进行“干预”。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语文合作学习的关键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和群体的合作。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生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用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他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当然,合作学习也不能流于形式。首先,合作学习要求要明确。让学生在每次的合作中都能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合作?合作学习些什么?如何合作学习?让学生对学习目的有清醒的认识,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合作手段,已经成为新课改语文课的“标志性”活动。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注意把握,切忌为讨论而讨论,把讨论当成了点缀课堂的装饰品,或出现部分学生借讨论的机会闲聊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的情形。

其次,合作学习氛围要融洽。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态度上的互相尊重,在知识上的集思广益,在情感上彼此支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与尊重,宽容和理解。

第三,合作形式要多样。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兼顾组与组,教师与小组,小组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影响,开展多种互动的渠道。对讨论过程中好的思路或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与指导,让学生及时解决。这种在学习中的合作与共享,不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师也从中及时地得到了信息的反馈,又与学生进行了直接的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三、探究学习,提高素养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并加以完善的方向

我们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学校教育不应只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生活实际,获取应用性知识,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探究学习就是要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捕捉联系学生生活和现实的综合性问题,用敏锐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了解和利用所有可能的信息渠道,从而使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还是那种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的教学方式也许从短期效果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其实,学生往往还是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虽然语文有了新的教材,新的课程标准,但最重要的还是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会深深影响到教学内容,过程到头来会比内容更起作用。教师调整教学行为自觉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否真正有效实施。

另外,探究式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及组织管理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团结协作精神、专业学习兴趣及科学探究精神。

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我们将新课改这泓新雨濯去旧思维,旧模式的束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为语文课程改革积累宝贵经验。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725000)

论文作者:吴英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一泓新雨濯繁枝论文_吴英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