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镇痛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论文_王建强

(湘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湘乡 411400)

摘要:目的 探讨和对比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镇痛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拟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予以对照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则采取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镇痛。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镇痛麻醉应用于肩关节粘连松解术中的效果显著,且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具备推广优势。

关键词:丙泊酚;复合臂丛镇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肩周炎

肩周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亦可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常指发生于盂肱关节附近组织的病变,包括关节囊、滑液囊、韧带及肩部内外两层肌肉,临床症状表现为压痛、怕冷、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一般多发于50岁左右体力劳动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其极有可能影响到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活动[1-2]。在临床中,肩关节粘连松解术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以往常于经典臂丛神经组织下手法松解,但值得注意的是,臂丛神经阻滞本身易产生阻滞不全而影响手法松解疗效[3]。基于此,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肩关节粘连松解术的患者实施了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镇痛,拟为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更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拟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的60例患者,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肩周炎;(2)肩关节活动受限;(3)影像学及化验检查无异常发现等。且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术前两周未使用过镇痛药及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等。将符合上述标准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包括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50.95±5.11)岁;对照组包括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2.30±5.48)岁。经比较,两组患者配对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于麻醉前禁食6h,禁水4h。予以对照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即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与横突平面交叉点处取40mL的0.25%利多卡因注入患者神经鞘,以落空感为宜。15min左右进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术者分别握住患者的肩部与肘关节处,小幅度屈伸患者肩肘进行松解。而后分别握住患者的手臂及腋下,适度用力上提外拉患者手臂,以防患者出现骨折等不良情况。将内热式针灸治疗仪连接,对针体进行加热,控制皮肤温度在40℃,20分钟后将针体拔出,并予以压迫止血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冷敷30分钟,并进行适度的躯体伸展。此术式一次一周,三次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镇痛。予以患者40mL的0.25%利多卡因治疗后,根据患者实际体重进行丙泊酚的静脉注射,具体用量为2mg/kg。待睫毛反射结束后进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取?2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表现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3.讨论

目前,肩周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近年出现发病率逐渐攀升,发病年龄逐渐降低的现象[4]。患者患病后,工作、生活均受到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采用的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是目前治疗常用的有效办法,通过对骨膜的刺激,和神经末梢、交感神经节的传导作用,降低交感神经节的紧张度,提高其兴奋度,以促进骨循环和骨减压[5]。

临床上,对于术式麻醉镇痛药物的选择,通常需要具备使用方便、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疼痛抑制较强等特点,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在临床上普遍被使用。通过对GABA受体的激活,以起到抑制神经的效果,达到抑制疼痛、催眠镇静的效果。本研究中,实验组使用丙泊酚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提高了术式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术后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肩周炎患者采取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镇痛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过程,优化治疗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程明,王跃.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1):105-106.

[2]梁志鹏,蒋劲,熊东林,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12):913-915.

[3]周肆华,欧阳伟,杨军,等.臂丛麻醉下不同次数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对比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80-181.

[4]孟秀峰,罗艳萍.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用在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5(11):1539-1541.

[5]蔡启雄,刘付丽.丙泊酚联合外旋法、手牵足蹬法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杂志,2015(3):524-526.

论文作者:王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镇痛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论文_王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