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论文_覃泽明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论文_覃泽明

覃泽明 广西岑溪市水汶镇三村中心小学 543204

【摘要】德育无痕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它让被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切身体验,自觉自悟。这种德育理念所带来的“润物无声”的教育成效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也体现了班主任较高的智慧和素质。

【关键词】德育;无痕;宽容;表率感化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032-01

1理解宽容,是德育的前提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是需要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宽容他们的不当行为。懂得“宽容之法”的班主任,拥有较好的人道主义情怀,自然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很多时候,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往往对他们的成长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缺点,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德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完善自己。对待学生的过错,班主任要不急不躁,要有宽容的心态,不横加指责、不随意批评,给他们自我改正的机会。

2桃李不言,发挥表率作用

班主任在工作中有了明确的德育教育动机,但有时要将这个动机刻意隐藏起来,通过一些看似无意识的方式体现出来。班主任所创造的无意识教育情况越好,教育的层次就越高,收到的效果就越好。常言道:“身教大于言传”,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德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无痕就是强调感同身受,它是思想与意志的碰撞,潜移默化地传递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表率比有声的语言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它可以熏陶学生的感情,从内心产生巨大的震撼,推动他们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能够严于律己,适当地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通过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我们的智慧和艺术去实施无声胜有声的德育行为,所收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德育无痕的魅力。

3和风细雨,触动心灵的力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无痕也是这样的境界。班主任的教育如同丝丝缕缕的春雨,悄悄地融进了地里,滋润着禾苗,学生就好像这接受雨露滋润的禾苗,在慢慢地茁壮成长。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心理、行为的偏差,这些学生往往学业不好,品德行为表现也差,是班主任工作中相当棘手的问题。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得法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不要一味的去责备和歧视他们,而是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用爱心、耐心、恒心,宽容平等地对待他们,去影响感化他们,在无痕的德育中引导他们,带领他们去感受成长的青春。

4学习氛围的构建

班级是学生们学习各类知识的重要场所,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班主任应当正确的认知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价值以及效用,明确思想品德教育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利用各类方式开展思想政治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通过学习氛围的构建来不断的强化学生们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加大对德育教育内容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除此之外,班主任们还要应当实时的开展集体荣誉感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质量。

5用爱教育

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教学活动,其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的开展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学工作,用爱去浇灌学生,真诚的对待学生,和学生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关心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在行动上暖化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们都能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喜爱和照料,通过沟通的形式来培养师生之间的友好情感,让老师们都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当学生们遇到了学习困难时,要及时的帮助学生,不能独自将学生们置于困难之中,快速的处理好学生的各类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6因材施教

学生们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其自身的爱好素质各不相同,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老师们必须要深入的了解学生们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精准的把控好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找出学生们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并鼓励学生,帮助后进生,找出后进生们的闪光点,把愿望和德育方式完整的融合在一起,不能伤害到学生们的自尊心,完成德育教学的工作任务。实时的引导学生,疏通学生们的思想问题,用事实来和学生们讲道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辨别是非曲直,提高学生们辨别能力。为他们指明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进行鼓励还是帮助他们克服缺点、错误,都必须使他们明晰做人的道理,真正从思想上武装起来,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结语:通过一系列生动真实的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比枯燥空洞的讲道理更有实效,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栾丽燕.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2]小学班主任是“婆婆嘴”[J].赵维相,李榜素.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

[3]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J].单体秀.教育现代化.2018(08)

[4]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刘晨曦.文学教育(下).2018(05).

论文作者:覃泽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论文_覃泽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