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困生”一片蓝天论文_魏雪琴

还“学困生”一片蓝天论文_魏雪琴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仙桥街道西关小学 271400

在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困生仍然受到学校、老师甚至家长的不公平看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努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信的健全人格,克服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仇视成绩优秀学生、仇视社会的不良心理。学困生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失败者的心态来参与学习的,由于基础太差,几乎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因而越来越丧失了学习信心。因此,受到尊重、渴望成功是学困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然而如何还学困生一片蓝天,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会学习、爱学、乐学呢?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的教育,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自信心。只要教师用赏识的目光去对待他们,把爱的情感投射到他们身上,他们的心理和行动都会有明显的改变。

一、走近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特别是学困生,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不仅决定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且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在教育学中,只有学困生体会到了教师的尊重和爱时,才会将认知系统与情感交流协调一致,顺利完成学习过程。

作为教师,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反思一下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是不是一直在歧视他们,从而和他们形成了紧张的师生关系。要知道,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与否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们教师要立即改变,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了解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生活中,要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耐心的等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带动其他学生也来关心、帮助学困生,使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成为促进他们学习的助推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帮助学困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大部分学困生因学习困难而丧失信心,因缺乏自信而厌学甚至辍学。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创造条件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出光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记得有一年,我刚接任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时,有一位基础差而又特别调皮的学困生王康。第一次单元过关考试,他竟然只做对了几个判断与选择题,并且他从来不做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和他谈心,问他:“你为什么不做作业?”“我不会做。”“你一直不做作业吗?”“是的。”“你想做吗?”“想做。”他点点头。“只要你想做,老师一定帮助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好。”从此以后,我每天上课时关注他,课余时再单独辅导。王康开始心不在焉的,在我不厌其烦的帮助下,慢慢地他变了,开始认真地听我讲解了,不会的地方会主动提问了。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大概是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郑重的表扬吧,我看到他的眼睛露出了喜悦,激动得脸都红了。从此,他变得爱学习了。特别是我教的数学,他的成绩也突飞猛进。这正是老师的爱心和耐心为他树立了自信,才使一个学困生逐步走向成功。

三、尊重理解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学困生在学校受到的多数是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讽刺,慢慢地他们就变得自卑、自甘落后。要改变他们,我觉得应该给他们尊重和理解,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课堂上,要关注他们的听课状态,发现他们听不进去的原因,多提问他们,摸清他们的学习水平;课余时间,能给他们一些单独的辅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不放弃;犯错时,不要轻易指责,而要多跟他们交流,耐心教育,使他们感受到关心和呵护。在维护他们自尊心的同时,我们要不断改进帮教方法,细心分析学困生的性格、学习基础,“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等多种教学模式加以辅导,使他们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步改变自己。

四、培养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对于学困生的学习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学困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我们要主动寻求激发学困生兴趣的方法。如:采用“星级”的评比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或是采用比赛、游戏、实验、讲故事等教学方法发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困生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去获得成功。

尊重、关心、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是转化他们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保护儿童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学困生往往有比别人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敏感别人对他们的尊重程度。我们要紧紧抓住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不要触伤他们的自尊心。要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诫,设身处地为学困生着想,想想他们所处的环境、内心的期望、落后的滋味;想想他们毕竟是求知的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这样,我们就能控制情绪,不随便对学困生“开炮”。要用微笑、表扬、呵护来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再叫 “学困生”。

总之,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学困生都是可以教化的。我很喜欢“只有让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让全体学生发展”这句话。教师就是教书育人,就让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还给学困生一片蓝天吧,也让他们昂着头自信地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论文作者:魏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  ;  ;  ;  ;  ;  ;  ;  

还“学困生”一片蓝天论文_魏雪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