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多措并举还黄坦坑青山绿水论文_刘芬芬

文成县环境保护局 浙江温州 325300

摘要:根据近六年来的监测资料,分析了黄坦坑入库口(珊溪水库的入库支流之一)六年来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黄坦坑综合整治的开展,黄坦坑水质明显改善。

关键词:黄坦坑;整治;水质;改善;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arly six years of monitoring data,the paper analyzes the warehousing Huang Tan pit mouth(shanxi reservoir storage is one of the tributaries)of water quality change for six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Huang Tan pit,Huang Tan pit water qua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Keywords:Huangtan pit;renovate;improve water;quality;

前言:黄坦坑,发源于文成县黄坦镇王宅上源底,流经王宅、雅梅、黄垟、东龙,并有四条支流西华坑、前坑、王宅坑、水尾坑,流入珊溪水库,最后注入飞云江。黄坦镇紧邻县城、背靠飞云湖,位于文成县西南部,辖6个社区、45个行政村;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2013年大规模畜禽养殖整治前,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以生猪养殖为主,2013年文成县政府打响了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攻坚战,至2014年底,文成县畜禽养殖总量削减至0.85万头;本文对黄坦坑入库(珊溪水库)口近三年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坦坑水质逐渐好转,继而分析了黄坦坑综合整治的经验。

1 黄坦坑水质分析

2012年、2013年、2014、2015、2016、2017年黄坦坑下游的监测数据列表如下。

表1 黄坦坑下游水质监测数据表

由上表可知,2012年黄坦坑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劣Ⅴ类,定标项目为总磷。2013年黄坦坑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定标项目为总磷,2014年、2015年、2017年黄坦坑水质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2016年黄坦坑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定标项目为总磷。

2 黄坦坑综合整治经验

2.1加强组织领导,配备最强的治水组织机构

文成县成立了“五水共治”建设美丽山水田园智城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县委县政府五位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由分管副县长任第一主任,成立工业污水治理、水利防洪排涝建设、农村污水治理专项组及城市内涝和城镇污水治理专项组、水乡文化建设专项组,由三位分管副县长牵头负责。

2.2 从源头上扼制污染源

黄坦镇是典型的农业镇,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以生猪养殖为主,但污染治理相对滞后,使黄坦坑的水质不容乐观。

2012年开始,全县以铁的决心,以超常规的力度,举全县之力集中攻坚,硬是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五年的整治任务,共拆除养殖场2711家、栏舍面积66万多平方米,全县生猪当量从近20.4万头削减到1.03万头,并建立“常态式”监管。建立月巡查情况和处理情况登记制度,落实专人专项开展巡查监管。同时,出台巡查队伍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巡查队伍及工作人员的作战能力,对工作落实不力、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等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2.3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2.3.1建设黄坦镇污水处理厂

文成县黄坦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11年4月开始施工,2012年8月投入试运行。该污水处理厂位于黄坦坑边的沙垟村,工程总投资7623.37万元,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5000吨/天。污水处理厂工程总用地21713.3 m2,其中污水处理厂用地11900 m2。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A2/0生化+深度处理系统工艺,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2.3.2加快二级支管网建设

黄坦镇除黄坦坑主流之外,还有8条支流的地表水流径到黄坦坑,这8条流域涉及到共宅、云峰、周岙、前巷等多个行政村600多户居民,常住人口占黄坦镇建成区70%左右。黄坦镇在完成镇污水处理厂总管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各支流的管网建设,同时进一步对黄坦镇二级污水支管网的设计和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加强接户污水收集率,做到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2.3.3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坚持“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将整治村分为“可纳入污水处理厂范围的村庄、国家生态县建设示范点、美丽乡村创建点、库周中心村、人口集聚较密的村庄、其它偏远村庄”六大类,实行统一规划、分类实施、重点治理。

2.3.4做好农业污染治理和生态河道综合治理

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减量技术应用、沼液消纳利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稻田养鱼等技术。

2.4注重结合抓垃圾整治。

2.4.1开展清理黄坦坑河道行动。黄坦坑是黄坦镇汇入珊溪库区主要河道之一,治理长度3公里,治理面积7万平方米,涉及黄坦镇新楼村、前巷村、沙垟村等三个村,2013年4月份以来开展河道垃圾大清理,针对黄坦坑流域内污水排放口、垃圾、河道淤积、违障建筑物、乱堆乱放杂物等情况开展治理。同时将3公里河道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在黄坦坑流域(包含支流)内推行“六位一体”河道长效管理“河长制”。制定“六位一体”河道长效管理“村规民约”,将保洁责任落实到社区、村,及时打捞清运各类垃圾,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杂草)、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保洁要求。

2.4.2加强城镇区域保洁。垃圾不入河,首先要加强城镇区域保洁,黄坦镇实行扫管分离,推行网格化管理,主要路段确保18小时以上保洁,普通路段确保12小时以上保洁。

2.4.3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加快生态公厕建设,认真抓好改厕项目的实施。

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越来越重视,相信黄坦坑的水将更清。

论文作者:刘芬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文成县多措并举还黄坦坑青山绿水论文_刘芬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