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舞的家园论文_赵春红

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舞的家园论文_赵春红

赵春红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嘉华学校 110000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由完全地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任何的教学环节都有可能随机诞生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课堂教学因此彰显着多彩的魅力,也同时孕育着崭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由完全地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任何的教学环节都有可能随机诞生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课堂教学因此彰显着多彩的魅力,也同时孕育着崭新的教学理念。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呢?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往往会对一节课“精打细算”,摆正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提问要简明、扼要、清晰,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不应该急于提供线索,也不应该急于重述或解释提出的问题,应鼓励他们深思熟虑,并允许学生小组轻声讨论交流。耐心倾听学生的表达,减少思维干扰,不随意打断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精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可以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期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必须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例如一个教学片断:“求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是6厘米,宽和高都是3厘米。”教师让学生根据数据列式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算法一(3×6+3×3+6×3)×2、算法二3×6×2+3×3×2+6×3×2、算法三3×3×4+3×6×2……这时教师看到一个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同学,你还有什么问题?”这个同学回答: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算法是3×3×10。教师产生了疑问:“请问,你这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吗?”其他同学都觉得好笑。尽管如此,教师还是让这个同学说一下他的理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生拿起一个长方体学具,指着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3×6,我把它当作2个3×3,那么4个侧面就是8个3×3,再加上上下两个底面积2个3×3,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3×3,即:3×3×10。教室安静了片刻后,立即响起了掌声……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如果教师放弃了那双举起又放下的手,忽视了那张欲言又止的嘴,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没有预设的精彩和自发的掌声,学生智慧的光芒,创新的火花也许从此消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更要长着一双慧眼,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关注学生那灵动思想的产生。

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再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乘坐公交车时的情景。学生会说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还有可能是一群人蜂拥而上等,这时教师提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很自然地会提出:“下了多少人,又上了多少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这样不仅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会让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因为一群人蜂拥而上,就不会清楚上了多少人,下了多少人,因此要遵守“先下后上,前门上,后门下”的秩序。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是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例如,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让学生判断7/8、6/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地发现7/8和6/15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因为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所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

总之,活起来的小学数学课堂,将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是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论文作者:赵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6

标签:;  ;  ;  ;  ;  ;  ;  ;  

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舞的家园论文_赵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