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燕行所见明代君主专制论文_罗婵

朝鲜燕行所见明代君主专制论文_罗婵

广西南宁二中 530000

从题干开始的追问: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时,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的一道选择题常常引起学生的疑问。由于题干的表述强调明中后期内阁首辅操纵朝政,D选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而正确的答案却是B。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何以能反衬明代“君主集权加强”?明代内阁首辅近似于前朝宰相,但他们是宰相吗?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理解明代内阁性质的关键。而仅凭教材的短短几段话,似乎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内阁制与君主专制的关系。

制度的理解可以借助亲历者提供细节的支撑,而“他者的目光”来自东部的朝鲜。朝鲜李朝尊奉大明衣冠正朔,每年都会派遣使者来华朝觐。远来的使者留下了浩瀚的燕行实录,记忆中既有中华秀美旖旎的山川河野,也有意蕴深远的名胜古迹。他们途经雄奇壮丽的天险边关,最终来到富丽堂皇的城郭宫阙。从平民百姓到九五至尊,皆在使臣的视野之中。不如就从他们在北京朝野的见闻说起。

一、西来的使臣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朝鲜使臣李民宬在朝阳门外的东岳庙焦急地等待万历皇帝的召见,而最终接待他的只有重病缠身、奄奄一息的礼部尚书冯琦。两年后使臣许筠的境遇相同,只好私下询问礼部官员:“常见内家(皇帝)否?”官员摇摇头:“皇上不出已十六年。”而在朝鲜使臣西来途中,一路上“城郭人民之盛,第宅牌楼之多,店舍市铺,环拥数十余里;往来车马,香街绮陌,酒楼青帘,朴地鳞次”。尚是一片国泰民安之象。明代皇帝怠政者层出不穷,却享有太平盛世二百多年,实是历史上所仅有。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皇帝的懈怠便构成一对认知上的冲突,纷繁世象的背后,究竟谁才是时局的掌控者?

洪武年间,明朝开国的文臣武将已遭朱元璋屠戮殆尽,连中书省和宰相制度也索性一并废除,由皇帝直接统御六部,兼任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并立下“不许立丞相”的祖训。凡夫肉身,成了集权者最后无法逾越的障碍。如此,一个飘忽而神秘的机构便应运而生,成为明代政治的中枢所在。

二、什么是“内阁”

内阁,顾名思义,为“内廷之职”,可视为皇帝的机要秘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汉代最早的“尚书”、“侍中”(后演变为尚书省),曹魏出现的“中书”等内朝亲信(后演变为中书省)。明代内阁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此时大学士仅仅是“备顾问,无与机务,不得平章国事。”第二,明成祖朱棣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入职宫内文渊阁,有了固定的办公地点,“内阁”出现,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决策,此后内阁地位日益提高。第三,至明宣宗、英宗时内阁具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翻云覆雨,几乎操纵六部。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究竟能否等同于前朝的“宰相”呢?不妨稍作对比:

1.从性质上说:

明代内阁始终只是秘书机关,其职位本身仅五品,地位不崇,不足以号令百官。阁臣权力来自于皇帝,六部只需听命于皇帝,而不需听命于内阁。翻阅明代官修典章《大明会典》,我们可以发现明代官方制度中没有内阁,内阁只是翰林院下设的附属机构。

2.从职权上说:

内阁职权的界限,终究只在以“票拟”为代表的建议权,而没有最终的决策权。票拟是否被采用,还需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由于明代皇帝多怠政,“批红权”逐渐转归司礼监。内阁权力再大,也需依凭内朝宦官。万历年间张居正“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冯保)为之左右也”。明代也因此成为宦官专政最为惨烈的时代。简而言之,明代皇帝治国理政以内阁与司礼监为左膀右臂。司礼监的“批红权”制约内阁的“票拟权”。

3.阁臣的命运:

从表面上看,明朝中后期内阁大学士确有权倾一时之势。而实质上有明一代内阁权力从未超越“票拟”。明代中后期,“权臣”善终者寥寥无几,非正常死亡的几率极大。而严嵩的结局同样凄凉:“世宗即命逮(严世蕃)而讯之,即服腰斩。世蕃及诸子籍没。……嵩无所归,依于僧寺以糊口,竟饿死。”可见,明代内阁大臣无宰相之名,无宰相之位,无宰相之责,亦无宰相之权。责打笞杖、生死荣辱,一决于皇帝。

三、明代政治制度的价值取向

历史上政治制度设计的目的不外乎三种:维护公平与正义(行政正义);保障稳定与安全(行政安全);推动发展与进步(行政效率)。三者未必一致,有时甚至相互冲突。三者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选择,体现出制度设计者的政治智慧。黄宗羲评价:“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太祖朱元璋的选择似乎已为明代政治制度奠定了发展的方向:行政安全优先。确实,明代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君主幼弱或荒淫废政的情况,但皇位始终岿然不动。在走马灯一般的阁臣更迭中,幕后的傀儡师发出一丝天真唯我的笑颜。

参考文献

[1]《燕行录全集》.卷13,14。

[2]《朝天航海录》。

[3]孙承泽 《内阁》.《春明梦余录》,卷二三。

[4]《张居正传》.《明史》,卷三百六。

[5]《明夷待访录》。

论文作者:罗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朝鲜燕行所见明代君主专制论文_罗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